前言
一夜爆红对于明星演员而言,是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只会适得其反。
从“穷得穿军大衣”的农民到“一夜爆红”的明星,朱之文的故事让无数人相信“草根也能逆袭”。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然而,朱之文一夜成名的背后,并非“幸运”,而是一场“噩梦”,他用挣到的钱回馈乡邻,结果等来的却是无尽的骚扰与侵犯。
如今,国家出手判决,闹事者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
从乡邻到人形提款机
成名之前,朱之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住在一个叫朱楼村的地方,全家一年到头忙活,收入不过五千块钱左右,生活虽然清贫,但日子是平静的。
他凭借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和那身标志性的军大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庄稼汉,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草根明星”,收入也今非昔比。
![]()
他想用最传统、最朴素的方式来回馈这片土地,村里过去都是泥泞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走,他便自掏腰包,为村子修建了一条平坦的水泥路。
他以为这是在维系乡情,是力所能及的善意,逢年过节,他还会给村里的乡亲们发上200块钱的红包,图个热闹和喜庆。
![]()
但这些善意,却在一些人眼中发生了扭曲,有人开始抱怨,嫌他修的路太短了,没修到自己家门口,还有人嘟囔,觉得他给的红包钱太少,根本不够看。
更离谱的是,有人公然提出,朱之文既然这么有钱,就应该给村里每家每户都买辆小轿车,再发上一万块钱现金。
![]()
渐渐地,他不再是那个会唱歌的邻居“老朱”,而变成了一个会走路的、予取予求的财富符号,这种身份的错位,在借钱风波中达到了顶峰。
出于同村的情谊,他觉得能帮就帮,截至2015年,他曾透露一年之内就借出去了将近一百万,然而,这些钱仿佛石沉大海。
![]()
一些借了钱的村民甚至公开叫嚣,压根就没打算还,他们的逻辑简单粗暴:“他钱那么多,花也花不完,帮我们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当朱之文终于意识到这是个无底洞,决定不再往外借钱时,换来的却是指责和谩骂,说他“忘恩负义”,红了就忘了本,那一刻,他与乡邻之间旧有的那套人情规则,已然彻底崩塌。
![]()
家门失守
社会关系的失守,很快就蔓延到了物理空间,朱之文的“家”,这个本应是抵御外界风雨的最后堡垒,却被强行改造成了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免费景点”。
他的家门口,一年到头都像个热闹的菜市场,挤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拍摄者,他们举着手机,将镜头对准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
他的生活,被迫变成了一场永不落幕的真人秀,吃饭、扫地、和家人说句话,都成了别人短视频里的素材,私人空间和公共领域的界限,在这里被彻底抹除。
他仿佛住进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全景监狱”,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
![]()
无声的围困,最终在2020年演变成了暴力的闯入,那天,两个男子因为他家大门紧闭,无法进去拍摄,竟然一怒之下,用脚狠狠地踹开了他家的大门。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侵犯隐私了,而是对一个家庭安全和尊严的直接挑衅与威胁,事后,所有人都以为朱之文会选择报警,让踹门者付出代价,然而,他却做出了一个让外界哗然的决定——原谅。
![]()
他把对方的行为,理解为是粉丝一时冲动的举动,他或许天真地以为,自己的退让和宽容,能够换来一丝安宁。
但事实证明,他想错了,当家门被人用暴力践踏时,单方面的善意根本无法修复被破坏的秩序,反而被一些人视作软弱可欺的信号。
![]()
拿起法律的武器
最隐蔽,也最致命的攻击,发生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空间,如果说现实中的骚扰是钝刀子割肉,那么网络上的暴力,则是企图对他进行一场彻底的“人格谋杀”。
起初,只是一些关于他在北京有豪宅、交了上亿税款之类的离谱传闻,对于这些,他大多选择容忍和沉默。
但从2020年开始,情况急转直下,某个网络账号开始持续性、系统性地对他发动攻击,这不再是简单的造谣,而是升级为直接的人格侮辱。
攻击者恶意拼接他和他家人的不雅图片与视频,手段极其下作,这场网络暴力,其目的就是要彻底摧毁他作为公众人物乃至一个普通人的所有尊严。
![]()
一张流传甚广的图片,将朱之文的头像恶意P到了一个身穿囚服、双膝下跪的卡通形象上,图片上还配有“打倒大衣哥”之类的侮辱性文字。
这种攻击的恶毒之处在于,它试图完全剥夺朱之文对自己身份的定义权,将他扭曲成一个可供网民肆意泄愤和消费的丑陋符号。
![]()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场攻击毫无底线,甚至株连家人,网暴的矛头不仅对准了他,还对准了他的家人,就连他年幼的孙辈,也未能幸免,成了恶意攻击的对象。
这彻底触碰了一个作为丈夫、父亲和爷爷的底线,他终于意识到,无休止的忍让并不能换来风平浪静,只会让施暴者更加猖狂。
![]()
2024年,朱之文正式对网暴者提起了诉讼,他要用法律,为自己的数字身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经过多轮审理,法院于11月1日作出了判决,被告人孙某某因犯侮辱罪、诽谤罪,最终被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六个月。
![]()
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朱之文表示满意,但这仅仅只是开始,他还将继续起诉另一名网暴者,他的应对方式,已经从过去的一味忍让,转变为积极捍卫。
从乡邻关系,到家庭住宅,再到网络名誉,他的世界被流量和恶意步步蚕食。
![]()
这场“大衣哥案”的宣判,其意义远不止一个农民的维权成功。
它用一个沉重的案例向全社会发出警示: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捍卫个人边界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必要的抗争。
![]()
结语
网络,从来都不是法外之地,当人情、道德和善意都已失效,法律就是保护我们社会边界、物理边界和数字边界不被肆意践踏的最后,也是最坚固的防线。
朱之文的选择,为所有在喧嚣时代中渴望安宁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代价高昂,但无比清晰的答案:面对无底线的恶意,沉默不是金,反击才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