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夹在中俄两大国中间,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外交的策略小心而谨慎。过去几十年,它一直搞一种叫“第三邻国”的政策,就是不想太依赖中俄,得找些远处的伙伴来平衡。
比如美国、日本、韩国,还有欧盟的一些国家,都被它拉进来当“第三邻国”。这政策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目的挺简单,就是多条腿走路,避免被中俄掐住脖子。
蒙古国总人口才300多万,国土大但资源分布不均,经济上靠出口矿产和畜牧,出口大头都去中俄了。所以,蒙古国想着通过这些“第三邻国”搞点投资、技术,来发展自己。
![]()
但最近几年,尤其是2024到2025这段时间,蒙古国好像有点变卦。不是说完全扔掉“第三邻国”,但重心明显往中俄偏了。
举个例子,2024年8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去乌兰巴托访问,跟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开记者会,谈了经济和教育合作,但没碰国防敏感话题。
这就看出蒙古国在跟美国保持联系的同时,不想惹麻烦。
![]()
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蒙,跟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见面,重点聊经济,尽管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有逮捕令,但蒙古国没执行,优先自家安全利益。
这事闹得西方不高兴,但蒙古国通过外交渠道稳住了局面,说是遵守国际法的同时,得顾自家。
为什么会这样转呢?现实摆在那。蒙古国贸易对中俄依赖太重,2024年,中国买了蒙古国65%的出口货,俄罗斯供了90%的汽油和70%的电力。
![]()
年轻蒙古人调查显示,对中俄看法正面,对西方追求战略自主的劲头小了。2025年9月,在天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蒙古国退出观察员地位,没转成新伙伴,而是说重点搞中俄蒙三边合作。
蒙古国外交部把这叫“追求实际三边成果”。总统呼日勒苏赫强调,把蒙古的“草原之路”计划跟中国“一带一路”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这不就等于在说,“第三邻国”政策现在更多是嘴上说说,实际干活还得靠中俄。
![]()
再看经济层面,蒙古国2024年跟中国贸易额到186.2亿美元,涨了10.1%,创纪录。蒙古出口煤炭矿产,中国给制造业支持。
2025年三边峰会,把中蒙俄经济走廊延长到2031年,加了33个基础设施项目。比如什维赫伦-策克和杭吉-满都铁路,连接蒙古南戈壁煤炭区和中国钢铁中心。
还有中央铁路走廊跟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对接。
![]()
嘎顺苏海特-甘其毛都线路升级,目标把矿产出口对公路依赖降50%。
另外,“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签了备忘录,长3000公里,年输气500亿立方米,俄罗斯和中国出大头钱,蒙古提供土地劳动力,预计30年过境费超100亿美元,创1万个岗位,还给蒙古廉价天然气,帮它减煤炭发电依赖,支持气候目标。
虽然蒙古只管自家段,风险有定价纠纷,但这项目深化了经济绑缚。
![]()
早在2001年,蒙古国就提过“区域化发展构想”,想解决资源全挤在首都乌兰巴托的问题。乌兰巴托人口140多万,占全国近一半,第二大城额尔登特才9万人,其他地方小城镇。
经济活动北部扎堆,南部边境落后。构想核心是推均衡布局,兴边境城市。2024年,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华,多次提这个构想,说要跟中俄蒙经济走廊接上。
为什么重启?因为南部跟中国接壤,边贸能带活城市。
![]()
扎门乌德有贸易基础,建跨境经济合作区,就能吸投资、人口。中方经验和市场大,对蒙古是关键。另外,蒙古内陆国,陆路交通命根子。
铁路宽轨跟中国标准轨不一样,得对接。升级铁路,便利资源流,沿线城镇富起来。这些事,“第三邻国”帮不上忙,也不想帮。
2025年6月,奥云额尔登总理下台,,新总理候选人赞丹沙塔尔出线,蒙古联合政府谢幕。2024年人民党胜选,邀民主党人文党联合,推煤炭铁路、水电站、铀矿稀土项目,但只维持不到一年。
![]()
5月14日,中蒙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铁路开工,这是近70年第二条中蒙跨境铁路,中方段2027年建好。蒙古段从嘎顺苏海图口岸连南戈壁省站。
2月14日,中方会见奥云额尔登,签跨境铁路协议。蒙古政府2024-2028行动计划,把甘-嘎等3对口岸铁路列首位。改善交通,蒙古融入区域,提升竞争力。
中蒙俄经济走廊进展也快。2025年9月2日,三方在北京进行峰会,推合作深。蒙古承诺上合反恐演习,不设外国军事基地。
![]()
软实力上,中国孔子学院从2015年5所到2025年15所,训贸易语言;俄罗斯学生奖学金翻倍,盖工程能源专业,蒙古学生在中俄上万,在美欧才2000多。
国内,蒙古把三边合作跟“亿棵树”环保结合,2026年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大会。
这些事标志蒙古从多元化转务实平衡。过去“第三邻国”帮入国际组织,但安全保障不够抵疏离中俄损失。现在,通过三边机制注活力,贸易增长。
![]()
2024年,蒙古跟欧亚经济联盟签三年贸易协议草案,扩市场。整体,转向没放弃“第三邻国”,但优先级调了。2025年,蒙古还跟东南亚续伙伴,贸易多元化,但核心在中俄。
蒙古国的政策调整,在中俄影响下,会彻底改长期策略吗?重启旧构想求中国对接,藏啥机遇?区域格局会变?蒙古政局动荡,2025年6月后,奥允额尔登下台,引对民主担忧。
但蒙古仍扩“第三邻国”合作,到2023年底,跟联合国193成员国建交。法蒙关系上,蒙古2023-2025“访蒙年”,给34国免签,法国通过阿海珐集团在蒙古外交有位。
![]()
蒙古拥抱“民主灯塔”角色,在“第三邻国”指引下,与边境外国家交往。2023中期,蒙古跟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核能合作。
蒙古外交首要任务是发展中俄友好,并把“第三邻国”入构想,跟美日欧盟印度韩国土耳其关系。2004年,蒙古入上合观察员,但现在调整。
经济合作提质,中蒙俄走廊建十年,务实合作深。为区域繁荣注劲。内蒙古作为节点,检察服务全方位,2023年起,统外通蒙古俄罗斯20口岸10沿边检察院,融“一带一路”,参走廊建设。
![]()
这些进展显示,蒙古国在现实压力下,外交更接地气。不再空谈远水,得抓近渴。重启2001构想,向中国伸橄榄枝,就是这思路。
未来,蒙古会继续平衡,但中俄权重加大。毕竟,地理改不了,经济链断不开。这调整,对蒙古是生存之道,对地区是稳定信号。
![]()
参考资料:
1、文少卿:蒙古国的“茶杯风暴”,会影响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吗? 观察者网 2025-10-28
2、中国北边这邻居,不会轻易被日美欧带偏 上观新闻2022-05-0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