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阿姨今年54岁,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给自己煮上一颗鸡蛋搭配一碗杂粮粥。她常听邻居大妈说:“鸡蛋是公认的营养黄金,一天一颗,身体棒!”可上周体检时,医生在看完她的化验单后却皱了皱眉,说胆固醇偏高,要注意饮食,尤其是鸡蛋要适量。
林阿姨很困惑:鸡蛋不是补身体的吗?怎么吃多了反而出问题?她在心里反复问自己:究竟“一天一颗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在给心血管埋下隐患?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同样疑问,答案,或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简单。
![]()
其实,关于鸡蛋与健康的关系,科学界争议已久。一些研究强调鸡蛋提供高蛋白,堪比“天然维生素丸”;但也有医生提醒,过量摄入胆固醇可能增加心脑血管风险。鸡蛋到底该不该每天吃?你或许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不是谁都适合”!
特别是有2类人,更要留心鸡蛋摄入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鸡蛋是营养佳品还是健康隐患,以及那些不容忽视的细节。
在养生圈,鸡蛋常被誉为“营养完全食品”。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显示: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12.58克、维生素A 210微克,且人体吸收率高达97%。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指出,鸡蛋蛋白质量极高,有助于日常修复和免疫力提升。
但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样不容小觑。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186毫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人每日胆固醇摄入不超过300毫克。
![]()
若一天一个鸡蛋,再加上传统饮食里的肉类、奶制品,实际摄入量容易“超标”。这里正是被许多中老年人忽视的健康隐患。
2019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项针对2.9万成年人的随访研究发现,每天多摄1颗鸡蛋,总死亡风险增加6%;而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呈正相关。虽然近期不少专家“为鸡蛋正名”,强调“适量摄入”对大多数人无碍,但其中的细节你真的都掌握了吗?
![]()
适量吃鸡蛋,对绝大部分健康人来说,具有诸多益处。高优质蛋白可以提高饱腹感、帮助肌肉修复;卵磷脂有助于改善记忆、保护肝脏。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老年人每周摄入4~7颗鸡蛋,认知能力比极少吃鸡蛋的同龄人高出13%,免疫力指标提升9.6%。
但如果本身患有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连续大量摄入鸡蛋,心血管事件风险会显著上升。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曾指出,高危人群如果每日鸡蛋摄入超过1个,心梗和中风发生率会提升12.4%~18.7%。
![]()
胆固醇过量,还可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和有家族心脑血管病史者,更需警惕鸡蛋的“隐形负担”。
有不少人还有个误解: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就可以规避这些风险。其实,蛋黄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叶黄素及胆碱,仅吃蛋清会错失很多营养;但蛋黄的确是胆固醇的主要来源。这也是为什么个体化饮食建议格外重要。
不是人人“一天一个鸡蛋”都适宜。医生提醒,以下2类人群应适当减少鸡蛋摄入,并注意烹调方式: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脂患者
这类人群体内胆固醇代谢能力本就较差。建议每周鸡蛋摄入不超过3枚,尤其要减少蛋黄的比例。用“水煮蛋、蒸蛋”为主,避免用油炸、煎等方式增加额外脂肪负担。
![]()
研究证实,糖尿病人摄入过多鸡蛋,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加剧。建议每周1-2枚为佳,且应与低脂、低盐的其他食物搭配。
除此之外,健康的成年人其实大可不必谈“蛋”色变。选择安全来源的鸡蛋,适量且搭配蔬菜、全谷物食物,有助于平衡膳食营养结构。营养学会最新共识认为,只要不超过每日300毫克胆固醇,鸡蛋可作为优质蛋白的重要供给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