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11月4日台媒爆料,一条全新铁路在西非正式投入运营,西芒杜铁矿将在今年实现出口,然而这样的状况也引来外媒的担忧:中国从未拥有过如此程度的海运铁矿定价权!
西非几内亚,一列载着铁矿的重型列车隆隆驶出山谷,轰鸣声划破沉寂,也震动了全球资源版图。
这个沉睡了半个世纪的超级矿山,西芒杜,终于开张了。
谁都知道,铁矿石是钢铁的命根子,而钢铁是现代工业的骨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却长期在铁矿石这块“命门”上受制于人,如今,局面要变了。
西芒杜铁矿,不是一般的矿,它的储量高达44亿吨,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开发的优质铁矿”。
矿石品位高达66%以上,远高于澳大利亚主流铁矿的61%,什么意思?就是含铁量高、杂质少,炼起钢来又省钱又环保。
更重要的是,它足够大,一期设计年产1.2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供给近5%,这可不是小数目,足以撼动全球三大矿商,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几十年形成的垄断地位。
澳大利亚和巴西的矿老板们也嗅到了危险的味道,矿还没全面投产,市场就开始做出反应。
一些分析机构预测,等西芒杜全面上线,铁矿石的价格可能将从当前的每吨100美元上下,跌到85美元左右,这对中国来说,就是稳稳的利好。
这一次,中国不是去“买矿石”,而是“控矿源”,西芒杜矿区分南北两块,中国企业在两边都有实打实的股份。
北区由中方主导,“赢联盟”掌握控股权;南区则是中铝和力拓合作开发,中国也占有重要席位,这种布局不是简单投资,而是从资源源头就参与控制,真正做到了“从矿山到港口,一条龙”。
更妙的是,铁矿只是开头,铁路才是关键,中国企业修了一条670公里的重载铁路,把矿山和港口紧紧连在一起,这条铁路不仅解决了矿石运输难题,还打通了几内亚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钢铁丝绸之路”。
这套“资源+基建+运营”的打法,是中国在非洲推广多年的合作模式,目标很明确:你有资源,我有技术和基建,合作双赢,谁也不吃亏。
西芒杜的开采,不只是资源问题,更是定价权的争夺,中国几十年来都是铁矿石的最大买家,却被迫听命于三大矿商,价格说涨就涨,毫无还手之力。
但现在,风向变了,就在今年10月,必和必拓松口,表示愿意接受中国提出的30%铁矿石人民币结算,这不是小事,这是美元主导权的一次松动。
数据显示,2023年时,全球铁矿石人民币结算比例只有5%。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五倍,达到25%。
这背后,是中国“集中采购、统一议价”的新策略,矿产资源集团统一出面谈判,让市场不再是“卖方说了算”。
9月,中国暂停了与必和必拓的美元采购交易,澳方立刻表态愿意“重新谈判”,足见中国在铁矿交易中的话语权已经今非昔比。
中国在西芒杜的布局,某种程度上正是全球资源博弈的缩影,美国彭博社之所以发出警告,是因为它看到了中国正在掌握一个关键点:供应链的主动权。
在铁矿石上拿到定价权,不只是经济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突破,过去,全球资源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别人定的,中国只能跟着玩,现在,中国开始有能力制定规则,至少在铁矿石市场,已经开始说话算数。
这让部分西方国家感到“焦虑”,他们担心,中国如果在铁矿石上掌控更多主动,未来在其他关键资源如铜、锂、稀土上也会复制这种模式,到那时,谁主沉浮,还真不好说。
但对于非洲国家来说,这反而是一个机会,过去几十年,很多资源国“矿富民穷”,资源被掠夺、环境被破坏,老百姓却没占到什么便宜。
中国的合作模式强调基建带动发展,讲的是“共赢”,这跟以往的“拿矿走人”模式截然不同。
在几内亚,当地政府已经在规划利用铁路带动沿线农业、制造业发展,这不只是“挖矿”,而是“起家”,而中国的角色,不再是买家,而是合伙人。
西芒杜的铁矿,挖出的不仅是资源,更是格局,过去,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却被价格牵着鼻子走。
今天,中国不仅在买,更在挖、在修、在运、在谈,从“花钱”变成“掌舵”,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身。
全球铁矿江湖,一直是三大矿商说了算,而如今,中国这招“以矿破局”,既打破垄断,又倒逼规则重写,如果说过去我们是被动应对高价,那么现在,就是主动布局未来。
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不只是资源的复活,更是中国战略的一次“亮剑”,正如那列驶出山谷的列车一样,时代的齿轮已然转动,谁跟得上脚步,谁就能掌握未来。
这,就是新格局的开始。
信息来源:美媒:中国从未拥有过这般程度的海运铁矿石定价权,将开始掌控局面——观察者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