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人文系,一支师生双创团队凭借协同之力,成功研发 “智由行” 人体可穿戴智能外骨骼运动机器人,在消费级外骨骼领域开辟新空间,成为职业院校 “教学相长、产教融合” 的生动样本。 项目负责人王晓聪导师是团队 “领航者”。他深耕创新创业教育多年,曾指导 “微充氧艺术”“新乡村智慧养殖项目” 斩获广东省 “众创杯” 创业创新大赛企业组优胜奖。在 “智由行” 项目中,他统筹技术研发方向、团队管理与资源对接,从市场需求调研到核心技术选型全程把控,始终坚守 “科技普惠” 初心,推动外骨骼技术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消费场景。
![]()
项目实施与运营负责人张婷,在机械设计与项目运营领域经验颇丰。她曾带领团队完成《贴标机送标机构离合组件设计》项目,获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优胜奖。在 “智由行” 研发中,她主导产品生产对接、景区试点运营与设备维护:不仅与碳纤维材料厂商敲定供应链细节,还在黄山景区搭建租赁点位、培训运维人员,以严谨执行力推动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市场产品,试点期间设备故障率控制在 5% 以内。
![]()
学生团队则是项目 “生力军”,以青春智慧注入创新活力。人文系学生会主席朱映霖,曾获 “轻创杯” 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他深入登山景区与户外社群,通过问卷调研、现场访谈,精准捕捉用户 “怕笨重、怕昂贵、怕不灵活” 的三大顾虑,为产品轻量化设计、3000 元级定价及景区租赁模式的确定提供关键依据。 人文系副主席陈奕君同样参与过校内双创竞赛,擅长营销策划与财务预算。她牵头搭建线上线下销售体系:线上在天猫、京东开设官方旗舰店,联合户外 KOL 打造 “轻量化登山” 话题;线下推动产品进驻迪卡侬等运动器材门店,设计体验式营销方案。同时,她通过财务模型测算优化成本结构,让产品在控制定价的同时保持盈利空间。 人文素养系学生湛浩然持有 “轻创杯” 创业创新大赛三等奖,曾担任机构体育教师,对运动场景下人体舒适度与安全性有独特理解。在产品迭代中,他提出 “优化膝下绑带材质”“增加防滑块设计” 等建议,经测试,这些改进使穿戴舒适度提升 40%,防跌倒性能进一步增强。 “我们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一起为解决问题想办法。” 王晓聪表示。正是这种师生协同、各展所长的模式,让 “智由行” 项目从创意萌芽到产品落地仅用 18 个月,成为职教双创领域的优秀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