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广东省医学会、深圳市医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广东省医学会第十五次创伤学/第十三次创伤骨科学学术会议/深圳骨科联合学术年会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学术会议”在深圳市举办。大会汇集了国内骨科领域的领军专家与知名学者,通过主会场与六大分会场的多维交流和深度对话,全面呈现了从精准微创到智能创新的前沿成果,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骨科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主会场:高屋建瓴,共启学术华章
![]()
中国工程院唐佩福院士、中国工程院姜保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广东省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营、广东省精准医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深圳市医学会会长罗晓琼、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党委书记温光洁、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学主任委员余斌教授、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章莹教授、深圳市医学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晖教授等人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副院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干细胞及再生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魏富鑫教授主持。
![]()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致辞
![]()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致辞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线上致辞
![]()
广东省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营致辞
![]()
广东省精准医应用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致辞
![]()
深圳市医学会会长罗晓琼致辞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学主任委员余斌教授致辞
![]()
顺德和祐医院、广东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章莹教授致辞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医学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晖教授致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党委书记温光洁教授致辞
![]()
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副院长、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干细胞及再生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魏富鑫教授主持开幕式
院士论坛:洞见未来,智汇骨科新方向
院士论坛作为大会亮点之一,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曾晖教授和顺德和祐医院章莹教授联袂主持。这一环节汇聚了国内顶尖院士专家,从不同维度分享骨科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前瞻思考。
唐佩福院士以《启航未来——骨科科技创新的前沿与实践》为题,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算法、手术机器人以及骨科再生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强调了这些技术如何从传统方法中汲取灵感,同时又在创新中不断突破,为骨科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唐院士的演讲不仅展示了技术的进步,也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深刻见解。
![]()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
姜保国院士以《中国严重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及发展》为题,剖析了我国现有体系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流程,为构建高效、协同的创伤救治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
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
张英泽院士虽线上参会,其报告《不能停止学习,不要看轻自己》仍引发强烈共鸣。他鼓励与会者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并从物理分析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了医疗技术的重大进步和国际报告,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进步来优化临床实践。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线上)
主题发言一:临床实战,传承智慧与经验
主会场备受瞩目的“主题发言一”环节,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寇玉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樊仕才教授与陈雄生教授三人联袂主持。多位讲者带来临床“硬核”分享,将前沿技术与实战经验深度融合,引发了与会同仁的广泛共鸣。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侯志勇教授带来《骨筋膜室综合征新解》的精彩报告。他直击这一临床急症的诊断与治疗难点,不仅从病因和病例发展规律入手进行系统剖析,更重点分享了骨筋膜室内压力监测等关键仪器的使用心得与技巧,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立即上手的实用解决方案。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侯志勇教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教授以《髋前入路在髋部重建中的应用》为题,为与会者带来一场高水平的手术演示教学。他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手术病例,抽丝剥茧般地讲解了该入路方式的技术要点、适应症选择与术中决策的底层逻辑。其分享的宝贵经验为复杂髋部重建手术提供了清晰而安全的技术路径。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教授
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在线分享了《多发创伤救治的积水潭经验》,将积淀多年的救治体系和管理流程和盘托出,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标准化流程和多学科协作来抓住可干预的关键环节。凭借震撼人心的病例分享,蒋协远教授有力印证了这套体系在提升救治成功率上的巨大价值。
![]()
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教授(线上)
讨论环节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寇玉辉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王德利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闵少雄教授作为嘉宾,围绕报告内容,就技术细节的优化与临床流程的标准化等议题,与讲者展开深度对话和思想碰撞。犀利的提问与精辟的点评,将现场学术氛围推向高潮。
主题发言二:智慧赋能,重塑骨科精准未来
“主题发言二” 环节由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厚清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周文钰教授、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梁锦峰教授共同主持。议题聚焦智能科技与骨科精准治疗的深度融合,现场思想交锋激烈,前瞻观点频出。
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峰教授以《骨肿瘤智能规划与精准实施策略》为题,描绘了一幅AI赋能骨科的未来图景。此外,他还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强大的计算机算力与人工智能算法转化为临床利器,应用于骨肿瘤的术前规划与手术实施,为实现毫米级的精准切除与重建提供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
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巍峰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钢教授对《髋臼骨折的两柱三壁分型初探》进行了系统阐述。他不仅回顾了髋臼骨折治疗的进展与现存挑战,更重点解析了其提出的新分型系统如何更精准地描述骨折结构,为复杂髋臼骨折的诊断与治疗策略选择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和通用语言。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钢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李春宝教授在线分享了《基于智能手术导航的髋关节镜下盂唇缝合精准置钉技术研究》。结合详实的病例过程分析,他向与会者生动演示了如何将智能导航技术无缝嵌入经典的髋关节镜手术中,实现盂唇缝合置钉的“指哪打哪”,大大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李春宝教授(线上)
在讨论环节,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欧阳侃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孙炜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文翠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张世权教授四位嘉宾,分别从关节、脊柱、肿瘤等不同亚专业视角出发,就智能技术的临床落地、分型的普适性以及导航技术的优劣展开跨领域交流,激荡出诸多创新思路。
大会总结:凝聚共识,擎画发展新蓝图
闭幕式上,魏富鑫教授代表组委会向所有与会专家、同仁及支持单位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大会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主会场的前沿报告与热烈讨论,更得益于各分会场的深度聚焦与精彩纷呈。从创伤骨科的技术精进,到脊柱外科的智能革新;从关节运动医学的精准探索,到足踝手外科的显微匠心;从骨肿瘤领域的MDT多学科协作,到颅脑创伤重症管理的进展……每一个分会场都成为了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宝贵平台,共同勾勒出骨科领域创新与发展的宏大图景。
盛会落幕,征程再启!
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在热烈而充实的交流中圆满闭幕。大会汇聚智慧、激发创新,充分展现了我国骨科领域在精准化、智能化方向上的蓬勃活力。一众院士领衔顶尖专家学者,通过主会场与六大分会场的深度对话,全面总结了从精准微创到智能创新的一系列前沿成果,涵盖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运动医学、足踝手外科、骨肿瘤MDT、颅脑创伤重症等领域,实现了多学科、深层次的交流互动,为骨科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感谢所有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感谢主持嘉宾的精彩引导,也感谢每一位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学术之路无止境,让我们携手并进,将会议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与科研探索的助推器,引领骨科医学迈向更高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