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摄影报道
11月5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隆昌专场举行。会场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义友现场演奏陶笛,非遗匠人罗先贵专注地展示拉坯技艺。旁边的展桌上,展示着不久前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国际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亮相的隆昌陶工艺品。
![]()
亮相巴黎卢浮宫“国际文化遗产博览会”的隆昌陶工艺品
“前山矿石后山炭,中间泥土做陶罐”。这句民谣,诉说了隆昌玻陶的渊源。作为隆昌的传统特色产业,玻陶产业如何在传承与创新双轮驱动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布会上,隆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肖峰给出了答案。
历经岁月雕琢的隆昌玻陶产业发展佳绩颇多,比如:产业规模西部首屈一指,玻璃酒瓶占据了全国13%的市场份额,高端酒瓶市场占有率更是全国领先,达到45%,众多名酒企业都是隆昌酒瓶的客户;陶缸产量全国夺冠,每四个酒坛中就有一个烙着“隆昌造”的印记。
虽然成绩耀眼,但是隆昌深知传统产业不能止步于“靠土吃饭”,必须走好“淬炼”之路,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突破,实现产业跃升。
隆昌的陶缸被誉为“会呼吸的陶缸”,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坚守这一份匠心,当地建立了隆窑遗产博物馆,开发出各种陶制艺术摆件,让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隆昌的文化底蕴。这里还成为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体验。
在智改数转的浪潮下,隆昌玻陶产业积极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窑炉从“凭经验烧火”到“数字控温”,再到全面实现窑炉“煤改电”“气改电”,每一步都彰显着玻陶产业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追求。正如隆昌碧檀陶瓷的老工匠范贤德师傅所说:“做了一辈子的坛坛罐罐,现在用机械化、智能化的操作,不仅效率大大提升,更让我们的好东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
现场展示隆昌陶工艺
科技创新是隆昌玻陶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隆昌与浙江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共建研发中心,重点开展泥料配方优化、白酒催化效应提升等10项技术攻关,成功拿下44项实用新型专利。目前,隆昌玻陶产业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6个,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此外,借川渝合作之力,隆昌与毗邻的荣昌区签订“玻陶联姻”合作协议,整合用好两地企业强大的集群效应,通过原料共享、技术互通、市场共拓,实现优势互补、延链补链,有效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共同建设“中国西部玻陶产业之都”。
肖峰总结道,未来,隆昌将继续坚守匠心、拥抱创新,让“隆昌造”走向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