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王永胜
极目新闻通讯员 陈钦
11月4日,纪念余叔岩诞辰135周年暨京剧“三余”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罗田县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杂志社与罗田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特邀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理论研究者、文化学者以及余氏后裔等约13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传承。活动期间,国家大剧院还将在罗田县人民会场献上两场精彩演出——“余派老生折子戏专场”与“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让大别山地区的广大戏迷在家门口尽享国粹艺术盛宴。
![]()
黄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初敏在致辞中说,黄冈素有“四戏同源”的美誉,名满天下。黄冈市全力推动戏曲艺术生产,着力培养艺术人才、加强院团建设、深化交流合作。罗田县积极投身戏曲艺术传承发展,与国家京剧院开展深度合作,开创了“国家院团+文化基地”的创新模式。罗田邀请艺术大师传艺授课,着力培养本土艺术人才;打造“名家故里、国粹寻根”文化研学线路,推动艺术传承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定期主办高水准艺术展演,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家级艺术盛宴。
“作为‘三余’桑梓地,罗田文脉悠长。”罗田县委副书记张志刚介绍,从余三胜创“花腔”于皮黄,到余叔岩将老生艺术推向高峰,罗田的山水基因早已融入京剧血液。近年来,罗田将传承“三余”文脉作为核心工程,通过“搭天线、建载体、育土壤、融产业”四大举措,让京剧艺术在故乡沃土上生生不息。
活动期间,艺术实践节目精彩纷呈。国家京剧院在罗田县人民会场奉上了两场高水平的专场演出。11月4日的“余派老生折子戏专场”,由凌珂、蓝天、李博等名家精彩演绎了《搜狐救孤》《坐宫》《将相和》等经典剧目,展现了余派唱腔的韵味与魅力。11月5日的“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则以“流派纷呈”“经典独演”“名剧名段”三个篇章,令观众沉醉。在学术研讨环节,专家学者围绕“余叔岩史料挖掘与表演体系研究”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为余派艺术的守正创新提供了宝贵理论支撑。
活动特别安排“凌珂湖北罗田京剧公益行”,走进九资河镇中心小学,与孩子们进行戏曲互动,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赴九资河镇七娘山村参加“朝圣体验活动”,嘉宾们参观余三胜故居、余三胜纪念馆、三胜广场等地,实地感受“三余”(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一脉深厚的家族艺术渊源与地域文化底蕴,完成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寻根之旅。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