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恭喜黄冈,成功将“营商环境”升级了“营商火葬场”!

0
分享至




(重获自由的曾元华。图片来源:网易号《法治边角料》)

在一个缺乏独立司法力量制衡的地方,你的“招商英雄”身份,不过是权贵利益链条上的一块“肥肉”。当他们想吃你的时候,总能找到一把“法律”的刀。

撰文|燕十三

出品|有戏

一个港商,一个响应“返乡投资”号召,一个为革命老区引进世界五百强沃尔玛,创造了上千就业岗位和上亿税收的“招商引资明星”。他的人生,本该是地方政府宣传册上最醒目的成功案例。

结果呢?

他被地方司法体系“连续追杀”,历经884天超长羁押,最终获判一年有期徒刑——罪名是“扰乱法庭秩序罪”。至于此前公诉机关指控的“挪用资金”、“虚假诉讼”、“诬告陷害”三项重罪,被一审法院大手一挥,“均不成立”。

这剧情,魔幻得让人冷汗直冒。

(关联报道)

在黄冈的土地上,你引进沃尔玛是功,交税过亿是德,可到头来,你发现你做的所有正经生意,都抵不过一个“得罪人”的副作用。

曾元华的港商身份和“扰乱法庭秩序”的判决,像两块刻在黄冈司法史上的黑色幽默碑文:你为我们做了天大的好事,我们最后也总能找到一个由头把你关进去——哪怕只是因为你脾气不好。

重获自由的曾元华本想“息诉服判”,说白了就是“认栽了,别再搞我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受害者心态,经历了两年半的“蒙冤受屈”之后,能爬出那个深渊已是万幸,谁还有兴趣在泥沼里继续滚?然而,地方司法机关,显然对这种“见好就收”毫无兴趣。

1、一个“不成立”的判决,

为何能引来检察院的“抗诉”和法院的“命令”?

蕲春县法院一审判决,无疑是案件中的一道微光。它“打掉”了检察院三项关键指控,认定核心的“挪用资金”事实不清,证据矛盾。这个判决有多可贵?用曾元华的话来说,是“显得尤为可贵”。

“可贵”二字,用得辛辣且到位。它透露的潜台词是:在一个本该公正的司法体系里,一个依法裁判的判决,竟然成了需要被珍惜的稀有物。

可这微光很快就被遮蔽了。

首先是检察院的抗诉,将案件重新投入漩涡。这可以理解,毕竟公诉方被“打脸”了。但随后的发展,就让人觉得这剧本是往《官场现形记》上靠了。

黄冈中院审判监督庭,一个本职工作是审查“已生效判决的申诉”的部门,突然对“尚未终审的二审案件”发出了“必须改判有罪”的“命令”。理由是:“湖北省高院已驳回挪用资金罪申诉”。

这是何等的荒诞与豪横!

一个尚未盖章定论的二审案件,居然被“未审先判”。审判监督庭直接插手二审合议庭,这哪里是“监督”,这分明是“遥控指挥”。

他们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审判独立,但我们例外”。《人民法院组织法》在黄冈中院的审判监督庭面前,变成了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废纸。

他们的逻辑更是妙不可言:

因为高院驳回了一个“旧案”申诉,所以这个“新案”也必须改判有罪。新证据、一审法院的明确认定、“一事不再理”的基本原则,在“上级意见”面前,都得立正、站好、让路。

这已经不是司法,这分明是体制内的“路径依赖”。

一旦某个结论被高院批示过,哪怕基于的事实基础已经烂透了,也要坚持到底,直到它彻底腐烂发臭。审判监督庭扮演的,不是法律守护者,而是地方既有结论的“擦屁股专业户”。

他们不是在维护法律,而是在维护“面子”,维护“上级”的“权威”,哪怕是以践踏“法治”为代价。

2、一套精心设计的“共犯失踪术”

案件的另一个核心荒诞点,在于对“共犯”的系统性遗漏。如果曾元华真的构成了“挪用资金罪”,那么那些亲手操作转账、合计转出2800多万元资金的出纳们,理应是“共同犯罪人”。

结果呢?安然无恙,全身而退。

为什么?曾元华的推测很直接:

“或许是他们在关键环节‘帮助’了指控曾元华。”

这简直就是一出黑色喜剧。三个经手超过两千万巨款的出纳,在法庭上被巧妙地定位成了“工具人”,是“曾元华安排的财务人员”。但正是这些“工具人”的证言,却充满了“前后矛盾”与“反复横跳”。

一会儿说“只听曾元华指令”,一会儿又被其他证人推翻,说“必须双重审批”。一会儿录音承认“付款必须两个人同意”,一会儿在公安补侦时又“否认认识李胜华”。

更离谱的是,张雅丽的供述在2019年、2022年、2025年“反复横跳”,但2018年的微信记录,却清清楚楚地显示她定期向李胜华请款、汇报账存。

面对这种逻辑漏洞百出的证言,办案机关的选择是:“整体回避”。他们只引用指向曾元华“有罪”的部分,而对相互冲突的证言、对显示“双重审批”的证据、对李胜华亲自批复资金的微信记录,视若无睹。

这种“定向收集证据”的目标只有一个:

将曾元华钉死在耻辱柱上。

那三位出纳,摇身一变成了“污点证人”——甚至连“污点”都不算,他们是“被保护的证人”,用不追究的“赦免状”,换取对港商的“致命一击”。

在“虚假诉讼”的指控中,这种“共犯失踪术”被再次使用。制造虚假数据、虚增电费的直接执行人,没有被追究;“安排诉讼”的曾元华,反而成了唯一的罪人。

“公信力”这三个字,在这种刻意的不公面前,像冰雪一样消融。一个司法体系,如果只追究“安排者”,而放过“执行者”,那它的审判,永远都不可能还原真相,只会是“权力的定制品”。

3、“大家都是红安人,你配合一点”

港商的连环厄运,追根溯源,只因得罪了“红安人”李胜华家族。

曾元华举报李胜华家族涉嫌职务侵占、贷款诈骗,线索送到红安公安,换来的是“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李胜华涉嫌挪用515万元,公安只查他“单一账户流水”;涉案上千万元的贷款诈骗案,公安只追究一个“私刻公章罪”,对主犯的合同诈骗和骗贷行为“不予立案”。

这简直是一部教科书式的“蓄意包庇指南”。

一个地方的公权力,竟然可以如此明目张胆地为特定利益集团“保驾护航”,将“共同犯罪”进行“外科手术式切割”,只为保护“自己人”。

与“放过李胜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曾元华的“程序违法大全”:

“先办案、后立案”:在正式立案前半年就开始大规模收集证据。

“违法查封”:查封与案情毫无关联的私人房产,查封清单上“没有任何见证人签名”。

“伪造证据”:委托没有司法鉴定资质的事务所出具关键报告,将所有资金导向“挪用”。

“妨害作证”:证人被“连续审讯近24小时”、“以孩子送福利院相威胁”、“被迫按公安要求修改口供”,甚至被跟踪、拦截、威胁,不准配合法院调查。

最经典的,莫过于红安县警员对曾元华员工的那句“温情”劝告:“你知道我们要搞谁,不会搞你,大家都是红安人,你配合一点。”

这句话,信息量极大。

它像一句冷冷的判词,道破了地方司法的核心秘密:

“我们要搞谁”:案件不是为了“查明真相”,而是为了“搞定一个人”。这个“谁”,目标明确,就是港商曾元华。

“不会搞你”:只要你配合“搞人”,你就安全。这是公权力对证人的赤裸裸的威逼利诱,用“安全”换取“伪证”。

“大家都是红安人”:这是“地方利益共同体”的终极密码。一个外来的港商,即便带着资本和沃尔玛,也终究不是“自己人”。而李胜华家族,才是这个“红安人”圈子里的核心成员,需要被保护。

这句话,将一个司法案件的本质,从“法律与事实的较量”,彻底拉低到了“地方人与外地人的权力角斗”。它暴露出地方公安与李胜华家族之间,早已形成了一个“包庇犯罪——构陷举报人——持续迫害”的黑色闭环。

4、黄冈中院,是“仲裁者”还是“卷入者”?

曾元华对“公正”二字的信任,在黄冈司法机关的表现面前,早已粉碎一地。

“重复追诉”早已触碰“一事不再理”的法治底线,却被地方检察院以“遗漏”为名,再次对同一笔资金发起指控。这哪是查案,这分明是“刑罚骚扰”,是“马拉松式的司法折磨”。

而黄冈中院审判监督庭的强势介入,更是让法院的角色从“仲裁者”彻底沦为了“卷入者”。一个内部部门的“命令”,直接暴露了法院“预设立场”。

在这样的语境下,审判已经失去了独立性。

它已成为地方权力斗争的“收尾环节”。

曾元华指出,黄冈的司法系统“已沦为地方利益集团的‘私人武器’,用来打击举报人、保护涉案权贵”,并点名了多位当地政法系统的高层。

这些指控,如果属实,那么黄冈的营商环境,就不是简单的“差”,而是“火葬场级别”的。

一个港商,一个招商引资的“功臣”,都能被地方的权力集团如此“追杀”,那么普通的外来投资者,在面对地方权贵时,还有什么“安全感”可言?

国家层面一再强调“保护民营经济”,强调“改善营商环境”。可地方司法机关的所作所为,却是在公然唱反调。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潜在的投资者:你的资本可以来,但你的安全感和合法权益,随时可能被地方的“自己人”收割。

曾元华要求“整体回避,异地审理”,这是一种绝望之后的理性呼吁。他知道,在黄冈这块土地上,当政法系统的高层都被卷入其中,当“大家都是红安人”的潜规则凌驾于法律之上时,他已经不可能获得公正的裁决。

最高法有明确规定:一旦存在重大利益冲突,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应当异地管辖。

然而,黄冈中院至今仍在“难产”,二审判决遥遥无期,审限一再延期。“公安还在补充侦查”,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讽刺:

一审法院已经认定三项罪名不成立,黄冈中院的审判监督庭发出了“必须改判有罪”的命令,此时的“补充侦查”,目的何在?不就是为了“补足”那些一审法院认为“事实不清、证据矛盾”的“罪证”,以配合那个“必须改判有罪”的内部命令吗?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司法案件。

这是地方权力任性、司法沦陷、营商环境崩塌的活体样本。

曾元华的遭遇,警示所有怀揣理想与资本的投资者:

在一个缺乏独立司法力量制衡的地方,你的“招商英雄”身份,不过是权贵利益链条上的一块“肥肉”。当他们想吃你的时候,总能找到一把“法律”的刀。

而那句“大家都是红安人,你配合一点”,才是这个故事里最冷峻、最真实的台词。

我们不知道曾元华最终能否逃脱这场“司法追杀”,但我们知道,如果黄冈中院继续审理,那么它正在审判的,绝不仅仅是曾元华一个人,而是地方司法的最后一点公信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直播12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孙颖莎对王晓彤,王楚钦战黄镇廷

央视直播12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孙颖莎对王晓彤,王楚钦战黄镇廷

乒乓球球
2025-11-12 00:50:14
广西1市发布领导任前公示

广西1市发布领导任前公示

鲁中晨报
2025-11-11 09:07:07
1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33个基点

11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33个基点

证券时报
2025-11-12 09:43:02
扎心了,11 亿网民中 7.3 亿人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扎心了,11 亿网民中 7.3 亿人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小院之观
2025-11-02 16:53:51
最新出炉!“蟹王”重1斤2两,“蟹后”重9两!上海大闸蟹首夺“蟹后”!

最新出炉!“蟹王”重1斤2两,“蟹后”重9两!上海大闸蟹首夺“蟹后”!

上观新闻
2025-11-11 16:14:07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1979年打越南,邓小平提前放出口风没人相信,为何唯独李光耀深信

南书房
2025-10-24 16:01:25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生涯首次恶犯!库里防守时疑垫脚,勇士大比分落后是原因

生涯首次恶犯!库里防守时疑垫脚,勇士大比分落后是原因

湖人侃球师
2025-11-12 10:19:32
“征服”一个女人,不要送礼物,不要打电话,这样做就可以了

“征服”一个女人,不要送礼物,不要打电话,这样做就可以了

小影的娱乐
2025-11-12 10:07:52
泫雅澳门台上突晕!一个月倒12次,粉丝崩溃:她真的太拼了!

泫雅澳门台上突晕!一个月倒12次,粉丝崩溃:她真的太拼了!

橙星文娱
2025-11-12 10:32:36
苦肉计!四川爆冷输球,钱白花了,胡金秋、孙铭徽演戏,周琦背锅

苦肉计!四川爆冷输球,钱白花了,胡金秋、孙铭徽演戏,周琦背锅

格斗联盟
2025-11-11 19:11:00
郭宇欣回应一条裙子穿了三次:没想到会上热搜

郭宇欣回应一条裙子穿了三次:没想到会上热搜

韩小娱
2025-11-12 10:02:54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23:07:28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许我耀眼庆功,赵露思皮包骨,温峥嵘皮松肉垮,副总裁现身排面足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1 17:08:48
好厉害的裙子不该露的地方全遮住了

好厉害的裙子不该露的地方全遮住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1 13:30:17
我们处于多大的泡沫中?

我们处于多大的泡沫中?

边际财经实验室
2025-11-12 09:18:35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社保最后五年有多关键?直接决定你退休金领2000还是5000!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7 10:52:22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没文化就别拍剧,央视《隐锋》剧情太离谱,网友:编剧多读点书吧

没文化就别拍剧,央视《隐锋》剧情太离谱,网友:编剧多读点书吧

冷紫葉
2025-11-11 15:42:02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2025-11-12 11:28:49
有戏 incentive-icons
有戏
国内前调查记者。
33文章数 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头条要闻

坎贝尔:中国有备而来 每次回应给美国造成了精准伤害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手机
亲子
艺术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手机要闻

被行业严重忽略,小米17系列热卖的另一个意义

亲子要闻

周末加班,多孩压力,母亲焦虑:出路在哪?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