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山河枕中卖国泄密是什么罪行#?#历代律法中的漏泄大事罪#】#跟着山河枕学法#近日,古装大剧《山河枕》热播,该剧讲述了大将军之女楚瑜(@宋茜 饰)因家族蒙冤,以卫家长嫂身份与卫家幼子卫韫(@丁禹兮 饰)共同追查七万将士战死真相,二人历经生死考验,共同抵御外敌,深入调查真相,携手守护大好山河的故事。剧集开篇,楚瑜的父亲死于敌国一种特殊兵器八角弩,而这种弩的设计竟然与本国卫府新出的弓弩极为相似,但这设计图纸在本国尚未公开,结果却被敌国先行掌握。楚瑜发誓要借卫府的力量找出卖国贼。女主角所要追查的“出卖国家机密”行为,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确实是一个极其严重、被严惩不贷的罪行。虽然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成文的“保密法”或“国家机密”这样系统的概念,但历朝历代都有通过律法、诏令等形式,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泄密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残酷的惩罚。在古代律法中,最直接对应的罪名是“漏泄大事”或“漏泄机事”。根据中国现存最完整、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法典《唐律疏议》规定:“诸漏泄大事应密者,绞。非大事应密者,徒一年半;漏泄于蕃国使者,加一等。”这里的“大事”指的就是国家机密,如军事计划、重要人事任免、战略部署等。泄露者处以绞刑(死刑)。即使不是顶级机密,但属于应当保密的信息,也要判刑一年半。而如果泄露给“蕃国”(即外国或敌对政权,正如剧中的敌国),则罪加一等,惩罚会更重。宋代法典《宋刑统》基本继承了唐律的精神,对泄密罪的处罚同样严厉。宋代军事科技发达(如神臂弓、火药配方),对军工技术的保护尤为重视。到了明代的《大明律》,规定则更为细致。“若近侍官员漏泄机密重事于人者,斩。常事,杖一百,罢职不叙。”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员泄露机密,直接处斩;泄露一般事务,则杖打一百,并永久开除公职。明朝的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监察百官,防止内外勾结、泄露机密。而清代《大清律例》则沿袭明律,并加以补充。对于通敌卖国、泄露军情者,基本都处以极刑。(作者 刘丹 视频 范琳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