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的一天,正在山西侯马的“五七干校”进行劳动的王心刚、田华等演员,突然接到通知,让他们赶紧收拾行装,回八一厂报到。
![]()
但至于回去究竟干什么?通知上一句话也没说,王心刚和田华他们,也没有多问。因为他们作为军人,都已习惯了服从命令。所以立即打点好行李,回到了厂里。
这时王心刚和田华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激动的。
因为基本上从1966年夏天开始,他们的演艺事业就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那时,厂里正紧锣密鼓地计划将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创作的话剧《南海长城》搬上银幕,王心刚出演男主角区英才,刘尚娴出演女民兵甜女,田华也曾是女主角阿螺的候选演员。
![]()
可是这部电影拍着拍着,就中途搁浅了。原因是上面的“女首长”不满意这次创作,于是把即将杀青的电影,打入了“冷宫”。
然后随着一场运动的到来,八一厂演员剧团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先是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冲进了厂里,四处张贴“砸烂文艺黑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字报”。随后许多颇具影响力的演员,都作为“三名三高”人物,成为重点批斗对象。当时厂里一下子冒出了好多个“战斗队”,每个“战斗队”都有要保护的人,也有想针对的目标,异常混乱。
![]()
王心刚在未完成的重拍版电影《万水千山》中的造型
1969年春节之后,厂里宣布部分干部到山西侯马的“五七干校”进行劳动,王心刚、田华、高保成、张良、师伟等演员,都在内。
但过了几个月,他们中有很多人就陆续离开了。张良、邢吉田、王孝忠等演员被开除出厂,复员还乡。王心刚、田华等则被召回厂,另有工作安排。
![]()
张良和邢吉田在电影《哥俩好》中
等他们回到厂里,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有新的拍摄任务,而是为一些“内参片”进行译制和配音的工作。
他们首先为一部名为《翠堤春晓》的好莱坞影片,担任了配音。后来又配了很多电影,有美国好莱坞的,也有前苏联的,当然更多的,是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的一些电影。但遗憾的是,这些由八一厂著名演员担任配音的影片,我们始终无缘欣赏。
![]()
而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时间到了1970年,王心刚、田华和刘尚娴,又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而且这项工作,比为“内参片”配音更为重要,那就是进入八一厂的样板戏《红灯记》剧组,担任演员。
![]()
可能有很多网友会问,样板戏《红灯记》剧组的主演,不都是中国京剧团的钱浩梁(当时已改名为浩亮)、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等演员吗?跟王心刚、田华和刘尚娴,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这也是这三位演员接到任务时所疑惑的问题。
原来,早在1968年的夏秋之交,北影厂就已经成立了第一个样板戏筹拍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摄制组,并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于是在全国四大电影厂就掀起了一股“抢拍”样板戏的热潮。
![]()
《沙家浜》和《奇袭白虎团》由长影厂拍摄,上影厂拍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北影厂拍《智取威虎山》、《龙江颂》,然后和上影厂联合拍摄《海港》。而八一厂呢,则领到了拍摄现代京剧《红灯记》的任务。
![]()
但当时“女首长”对八一厂的创作力量并不十分满意,认为在艺术创作上缺乏经验,所以从北影厂请来了成荫担任导演。而八一厂上上下下都对这次拍摄十分重视,所有要求都一律满足,只为将《红灯记》拍成一部精品佳作。
![]()
某一天,厂里就把王心刚、田华和刘尚娴找去谈话,让他们进入《红灯记》剧组去报到。
三位演员都很纳闷,《红灯记》剧组的演员,“女首长”不是都已经定好了吗?这可不是能轻易改变的。再说他们仨人都不会唱京剧啊?难道是要拍故事片版的《红灯记》?
三个人到了剧组,问过成荫才知道,原来找他们来,不是让他们来当主演的,而是为几位选定好的主演,当替身的。
![]()
王心刚帅气扮相
因为《红灯记》拍摄周期非常长,各方面的要求也很高,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和精益求精。可是剧组的几位主演,当时可是“宝贝疙瘩”,是重点“呵护”的对象。所以为了不让他们太辛苦,于是厂里就决定先为他们找个替身,为他们试妆、试光、试服装造型,以及走机位,和录音等。一切都按照实拍时的要求来进行,但真正到了实拍的时候,就换上原来的主演来出镜。
![]()
话说这三位演员,在1966年之前,那可都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明星啊。其中田华和王心刚,还是“22大明星”之一,在电影中,都绝对是“男一号”、“女一号”的人选。而刘尚娴虽说年轻了一些,但因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出演王芳一角,那也是红极一时。
![]()
刘尚娴在电影《英雄儿女》中扮演王芳
可这时,他们却要为别的演员当“替身”。这事要搁现在,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所以,尽管三个人的心里多少都有些“五味杂陈”,但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不想干也得干,并且还一定得干好。
据说这三位演员,都是根据样板戏剧组的三位主演的外形条件,所确定的人选。
王心刚替钱浩梁试妆和走位。尽管在身形上,两人有一定的区别,但王心刚长得帅啊,又是“女首长”最欣赏的“正派小生”,所以“李玉和”的造型,自然非他莫属。
![]()
田华的脸型,与扮演李奶奶的高玉倩,有几分相似,于是她就成了高玉倩的“替身”。
![]()
刘尚娴呢,年轻漂亮,于是就定她,来替刘长瑜担任“李铁梅”的前期试戏工作。
![]()
王心刚和刘尚娴的化妆还稍好一点,无需太费力,便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对于田华来说,却多少有些“苦不堪言”。
当时田华也不过才42岁。在此之前她在电影中所扮演的,大多都是“花旦”形象,如《白毛女》中的喜儿、《花好月圆》中的范灵芝、《江山多娇》中的岳仙、《碧海丹心》中的金小妹、《夺印》中的胡素芳等,年龄最大的,也不过是《秘密图纸》中的石云。这时突然让她试老年妆,她一时有点转不过弯来。
![]()
田华在电影《秘密图纸》中的造型
再说她皮肤本来就很光滑,但为了试出“老太太”的效果,化妆师只好将厚厚的一层乳胶,涂到她的脸上,再使劲挤压,直到挤出皱纹来,就连嘴角两边的法令纹,也挤得又深又厚。
当试妆效果出来,田华都有些不认识自己了。她心里很别扭,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因为这是多么珍贵的一次机会啊,别的演员想“替”,还“替不了呢。
![]()
他们不仅要试妆,而且还得负责试戏,要像京剧演员那样做动作和唱戏。可田华他们不会啊,就只能学,一直试到正式拍摄,他们三个,才算圆满完成了这次任务。
1971年1月27日春节档,现代京剧《红灯记》作为首批“样板戏电影”与观众见面,立即引起巨大反响。在电影中扮演李玉和的钱浩梁、扮演李奶奶的高玉倩,和扮演李铁梅的刘长瑜等,都因此一夜爆红。然而看着他们在银幕上光彩照人的形象,又有谁知道在他们的身后,八一厂的几位电影明星——王心刚、田华和刘尚娴,为这部电影所做出的贡献呢?
![]()
这段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也让我们对王心刚、田华、刘尚娴这三位老演员的崇高艺德,有了更多的认识。
那时的明星,不论是多大的“腕儿”,都不会居功自傲,反而更加谦虚谨慎,一切听从组织安排,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谈条件,不图名利。这真是与现在的那些所谓“明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不过,话说回来,通过这个小插曲,也不禁令我们产生了一个奇妙的遐想,那就是如果真的让王心刚、田华和刘尚娴,来演一部故事片版的《红灯记》,会不会同样不同凡响呢?我想如果真是这样,也一定会引起轰动吧?各位觉得,是不是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