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丨32道关卡,守护一盘回锅肉
![]()
《四川农村日报》
(2025年11月05日第01版:要闻 )
回锅肉、蒜泥白肉、咸烧白……四川人的餐桌上,猪肉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当家菜”。作为肉食消费的重头,猪肉的品质安全至关重要。
从屠宰场到市场,一块猪肉要闯过多少道“关卡”?消费者又该如何判断买到的猪肉是否安全?日前,记者走进成都邛崃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实地探访猪肉上市全过程。
14项检疫+18道检验
确保没有一块问题猪肉流向市场
10月31日下午4点,一辆川A牌照的生猪运输车缓缓停靠在位于邛崃市的四川金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忠食品”)屠宰场后门。生猪验收员胥莎快步上前,将手机递给已在车厢猪群里等候的驾驶员,并叮嘱他给每头猪的耳标逐一拍照,以便稍后上传至“四川智慧动监”系统。
“生猪的运输日期、种类、数量、耳标,还有货主信息、运输目的地,这6项内容与申报信息全部一致才能放行入场。”尽管胥莎每天要查验约1700头生猪,工作量不小,但眼下已是当天最后一批待入场的生猪,她的语气透着一丝轻松。
![]()
生猪入场查验需完成“六符合”。
这是猪肉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一环。
作为成都规模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金忠食品预计2025年屠宰生猪65万头,平均每日向市场供应冷鲜肉、熟食制品等各类猪肉产品约200吨,其中冷鲜肉在成都市场的占有率约10%。其产品通过农贸、商超、线上平台、自营门店及校政企等多种渠道,满足近200万成都市民的猪肉消费需求。
“从生猪入场到猪肉产品出场,一共有14项疫病检疫和18道检验工序。”金忠食品质量技术部负责人陈学准介绍,检测项目覆盖了瘦肉精、非洲猪瘟、猪丹毒、兽药残留及水分含量等关键指标,“除国标规定的必检项外,我们还会根据客户要求增设额外检测项。”他补充道。
![]()
金忠食品的生猪屠宰线。受访者供图
在屠宰车间内,记者看到,除了各个环节高效运转的屠宰线,还设有数个功能分明的检验区,分别负责头蹄、内脏、胴体等检验。
“ 屠宰与检疫同步进行。检验人员会在屠宰线上对同一批次的头蹄、体表、内脏及胴体逐一检查。”陈学准告诉记者,既要排除染疫、药残超标等情况,也要对淤血、水肿等异常部位做局部修割,提升食用品质、便于后续加工。
异常生猪产品如何处理?“将交由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从源头阻断问题产品流入市场。”陈学准透露,2024年屠宰的58万头生猪中,有1221头因死亡、疫病或药残超标等问题被检出并作无害化处理。
![]()
生猪洁净分割车间。
“肉证一码通”全市覆盖
消费者扫码即可全流程追溯
同日下午5时许,一批完成了24小时排酸的白条肉从冷藏间运送至月台。工作人员熟练地为每一扇猪肉加盖印章,随后依次将其转运至即将发车的冷链车车厢内。仔细观察猪身,可见清晰的蓝色印迹:上方为“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下方则为“动物检疫合格验讫印章”。
![]()
白条肉上的验讫印章。
“两证两章”是保障肉产品安全的核心标识体系,也是消费者快速确认肉品合规性的依据。“看见它,就说明这是允许出厂上市的安全合格产品。”该工作人员指着两章中间的二维码介绍,“这就是成都‘肉证一码通’,不仅能扫码查看‘两证两章’,还能对猪肉进行全流程溯源。”
记者扫码后看到,溯源信息显示该批次生猪来自南充市西充县某养殖场,屠宰方为金忠食品,销售方则为成都市双流区某农产品批发市场。
2022年,成都市启动“肉证一码通”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实现猪肉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2024年11月1日起,生猪产品“肉证一码通”管理制度在全市23个区(市)县全面施行。截至今年6月底,该系统已经覆盖成都35家屠宰场、所有批发市场以及学校食堂等重点用肉单位供应渠道,猪肉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未发现“问题猪”屠宰现象和假冒开证行为。
![]()
冷鲜肉加工线上的猪肉气调保鲜产品。受访者供图
作为成都地区最早探索生猪产品全流程追溯技术,并率先实施“肉证一码通”制度的企业,金忠食品率先将白条、副产及大分割品等全线产品纳入该追溯体系。随着消费升级与健康饮食意识的增强,采用气调冷藏保鲜技术的猪肉产品需求显著上升,金忠食品该类产品的日供应量已从去年的2至3万盒增至目前的4万盒。
“我们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将气调产品也纳入‘肉证一码通’系统中。”陈学准透露,相关技术论证已于近期完成,预计本月即可全面上线。记者了解到,除“两证两章”及溯源信息外,企业还将提供检测指标解读、部位肉烹饪建议等增值内容,以增强产品透明度与消费体验。
来源丨四川农村日报、川观新闻
编辑丨季逸菲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