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董明珠一句“绝不用海归”点燃了互联网。
可谁能想到,短短三个月后,一场审判竟让这句“冒犯”的话,显得如此有先见之明!
一个头顶北大光环、手握华为命脉的技术总监,被证实带人窃取了公司核心机密。他为何要背弃信任?又怎么落到这步田地?
![]()
这事儿,像极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只不过主角换成了头顶光环的天才。
张琨,这个名字曾是多少人仰望的存在,北大本科、中科院硕士,手里还攥着美国两所大学的双料硕士学位。
在高通工作时,他拿过含金量极高的最佳技术奖,相当于行业里的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
2011年,华为作为伯乐,几乎是举着火炬迎接他,直接给到技术体系的21级,那是金字塔尖的位置。
更厉害的是,华为把价值九个亿的短距互联芯片项目,全权交到了他的手上,这份信任,千金难买。
可就在华为被美国制裁、最难熬的时候,他心里的那点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他觉得,与其在华为打工,不如自己单干,把华为的核心技术变成自己的提款机!
![]()
这颗心,早就飞向了别处。
2021年2月,他从华为离职,一个月后,“尊湃通讯”在南京悄悄成立,做的业务,直接对标华为的核心产品。
他甚至连名字都想好了,尊湃,听起来既尊贵,又澎湃,野心可见一斑。
只是,他忘了,从古至今,所有背信弃义的人,最终的结局,都早已写定。
![]()
那夜的南京,茶香与算计交织。
张琨在茶馆里,把未来公司许诺得天花乱坠,高薪、期权、股份,只要愿意跟他走,都能吃上肉。
他心里清楚,这时候离开华为,就是在给最需要帮助的家人背后补上一刀。
![]()
可他还是做了,毫不犹豫地做了。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这个曾被国家寄予厚望的天才,早就悄悄退出了中国国籍,成了一名美国人!
这个秘密,他一直藏着掖着,就连最信任他的华为,也被蒙在鼓里。
他拉拢的第一个核心同伙,是刘某,一个同样聪明的“叛逆者”。
![]()
刘某当年考入北大,却因沉迷游戏被劝退,退学复读后,竟考上了清华,这种人生经历,注定了他不甘于平庸。
面对张琨画的大饼,刘某在犹豫之外,更多的是兴奋,他本来就自视甚高,对华为的待遇不甚满意。
于是,一个“高管小团体”迅速形成,他们开始对华为团队“整编制挖角”,两年不到,尊湃的第一年,海思前员工占比就高达60%。
![]()
为了不被发现,他们甚至用上了化名,周某化名“胡某”,顾某某改叫“杜某某”,在尊湃里过起了双面人生。
这种种行为,早已不是简单的离职创业,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对老东家的“围猎”。
![]()
他们的偷窃手段,看上去高大上,其实粗糙得可笑,简直是在侮辱“天才”这两个字。
有人白天在华为写正式项目,晚上就跑到尊湃接着写,两边的代码,甚至混着用。
有人直接用手机拍屏,把几百页的机密图纸一张张带走,还有人,竟用手抄,把关键代码一页页抄下来。
![]()
为了不让资料被识别,他们还把华为的内部技术,伪装成开源项目发到网上,再下载回来改个注释,就敢说是“自主研发”!
靠着这些偷来的“成果”,尊湃的产品线一下子做起来了,资本闻讯而来,高榕资本、小米等纷纷砸钱。
公司成立才两年,估值就飙到了十亿元,张琨更是公开表示,自己团队的研发效率比华为快30%!
![]()
在行业里,一颗高端芯片从立项到产品,至少要三四年,可尊湃两年就搞定了,这速度,简直反常到令人发指。
华为的技术专家们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买来尊湃的芯片做反向解析,结果让人脊背发凉。
四十个关键技术点里,有超过九成,和华为的商业秘密高度一致,连代码里华为特有的标识都没清理干净!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多年心血的公然掠夺!
![]()
2023年12月,上海警方的行动,快、准、狠,一举查封了尊湃在上海和南京的办公室,七台存着侵权资料的服务器当场被扣。
尊湃账户里的九千多万元,也被直接冻结,这家被资本追捧的“明星公司”,瞬间露出了全部问题。
今年7月28日,这场拖了几年的芯片大案,终于迎来了一审判决。
![]()
主犯张琨被判六年,罚金三百万,出狱后五年内,禁止从事芯片行业,其余十三个人,一个都没跑掉。
这个判决,破了好几个第一次,第一次用“密点重合率”来判定技术窃取,第一次把侵权公司直接判解散,处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这个案子,让很多人想起了董明珠当初那番话,当时大家骂她“以偏概全”,可现在看来,她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
这警示我们,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我们不能只敞开怀抱,更要筑牢一道安全的防火墙。
这道墙,既是制度上的,严格背景审查,特别是核心人员的国籍与忠诚度考察;更是文化上的,强化身份认同与价值归属。
当一个人脚踩两只船时,风浪一来,他最先推开的,一定是曾载他渡河的那一艘船。
科学家有祖国,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是国家在科技战中,赢得未来的根本保障。
![]()
光环本是荣光,心若迷失,便会碎成刺向自己的刀,张琨的悲剧,是个人选择,更是时代警示。
未来的人才竞争,将是能力与忠诚的双重较量,构建人才安全的防火墙,已是刻不容缓的国家战略。
对于身边的高薪岗位,你会更看重机会,还是会先考察对方的忠诚度?这值得每个人深思。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