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三季度)》(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理财市场呈现出鲜明的“收益降、规模增”格局:单季理财收益1792亿元环比微降,新发开放式理财业绩基准跌至2.08%,但全市场存续规模攀升至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2%;投资者数量突破1.39亿人,同比增幅12.70%。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高利率存款集中到期的双重催化下,“存款搬家”效应进一步显现,成为推动理财市场规模扩张的核心动力。
收益端持续承压:
单季收益环比微降,业绩基准降至2.08%
理财收益下行趋势在2025年三季度进一步明确。《报告》披露,2025年三季度理财产品单季为投资者创造收益1792亿元,较二季度的1863亿元,环比下降3.81%;前三季度累计收益5689亿元,虽规模可观,但季度间增长节奏逐步放缓。
尽管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未直接公布三季度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但结合此前数据可清晰看出下行轨迹。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而普益标准最新统计显示,三季度新发开放式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已降至2.08%,较上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不过,相较于存款、货币基金等同类资产,理财的相对优势仍较为突出。融360数据显示,2025年9月,固收类理财近1年收益率2.42%,较3年期定期存款实际利率高出约72个基点;现金管理类理财7日年化收益率1.33%。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收益下降的感受更为直接。青岛市民刘先生2024年购买的一款一年期固收类理财,年化收益为2.35%,今年三季度到期后,同款产品的年化业绩基准已降至2.03%。“虽然收益降了,但对比存款还是划算的。”刘先生表示。
规模与投资者双增:
32万亿规模创新高,1.39亿人涌入理财市场
与收益下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理财市场规模与投资者队伍的同步增长。《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理财产品4.39万只,较去年同期的3.99万只增加4000只,同比增幅10.01%;存续规模达到32.1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36万亿元增加2.77万亿元,同比增长9.42%,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分机构类型来看,理财公司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29.28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91.13%,较去年同期提升2.35个百分点;银行机构存续理财规模为2.85万亿元,占比8.87%。
投资者数量的增长更为迅猛。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9亿个,较去年同期的1.23亿个增加1600万个,同比增长12.70%。
“三季度以来,来咨询理财的客户明显多了起来,尤其是中老年人,很多都是带着到期存款单来的。”某国有大行青岛分行的一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她的很多客户都是在存款到期后,对比了存款利率和理财收益后,果断选择了转投理财。“理财产品虽然收益也在降,但相对存款仍有一定优势,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固收类占比超97%,理财公司成核心载体
在规模增长的同时,理财市场产品结构也在持续优化,“稳健”成为市场关键词。《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31.2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14%,较去年同期增加0.05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83万亿元,占比2.58%,较去年同期增加0.03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占比分别为0.22%和0.06%。
“现在客户选产品,首先看的就是风险等级,R2级及以下的固收类产品最受欢迎。”上述某国有大行青岛分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她所在网点三季度销售的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占比超9%,其中“固收+”产品被咨询的最多。“这类产品以债券等固收资产为基础,少量配置股票、基金等权益资产,风险相对较低,收益又比纯固收产品高一点,刚好契合客户'求稳又想多赚一点'的需求。”
“从机构结构看,理财公司理财产品规模占比较上半年进一步提升,显示各大银行持续推动理财子公司业务整合。”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整体来看,理财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理财公司已成为理财业务的绝对主体。
行业展望:
低利率环境或将持续,稳健型产品仍是主流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表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宽松的背景下,低利率环境或将持续,理财收益仍可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存款搬家”效应仍将持续,理财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对于投资者而言,应理性看待理财收益的下降,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不要盲目追逐高收益产品。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流动性需求,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做好资产配置。
上述某国有大行青岛分行理财经理建议普通投资者可采取“核心-卫星”配置策略,将大部分资金配置于R2级及以下的固收类产品,作为核心资产;少量资金配置于混合类产品或权益类产品,作为卫星资产,博取更高收益。同时,应注意分散投资,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投资于单一产品或单一机构。
她还提醒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不应只关注业绩基准,还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投资范围、风险等级、运作模式等信息。对于开放式产品,要关注其流动性安排,确保在需要资金时能够及时赎回;对于封闭式产品,要根据自己的资金使用计划选择合适的期限,避免提前赎回带来的收益损失。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姚文嵩)
![]()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