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已于2025年11月5日在上海开幕。跨国药企礼来(Eli Lilly)再次亮相,其展台主题“礼创新程,无限未来”以及从“8”到“∞”的设计灵感,清晰地投射出这家百年药企在中国的长期承诺。
![]()
透过礼来展台,可以看到其清晰的战略重点:即用其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重磅管线,精准切入中国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并通过“全产业链本土化”的深度布局,牢牢绑定未来。
“王牌”管线精准卡位
礼来此次展示的核心,是其已在全球市场掀起波澜的“王牌”产品。
在心血管代谢领域,替尔泊肽注射液(Tirzepatide)无疑是焦点。这款药物已在中国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长期体重管理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使其精准覆盖了中国庞大的糖尿病与肥胖症人群。
而在神经科学这一“无人区”,礼来手握阿尔茨海默病(AD)突破性疗法多奈单抗注射液(Donanemab)。这款药物充分体现了“进博速度”——去年在进博会亮相后一个多月便在华获批。
此外,礼来还带来了即将在中国获批的乳腺癌领域口服SERD药物Imlunestrant,以及炎症性肠病(IBD)治疗药物Mirikizumab。这两款产品尚未在中国获批,它们的“首次亮相”意在为后续的市场准入和商业化预热。
重塑认知:从公共议题到医疗市场
与产品相呼应的,是礼来精心打造的两大互动体验区,其目标是重塑公众对两大疾病的认知,而这背后是巨大的市场潜力。
- 阿尔茨海默病(AD):针对“健康老龄化”,礼来设立“记忆咖啡馆”并展出公益艺术品《被搅乱的时间》。其背景是,中国现有AD及其他痴呆症患者近1700万。礼来的动作旨在唤起公众对AD早期症状的认知,推动“早诊早治”,这无疑是为其AD药物Donanemab铺平道路。
![]()
- 肥胖症:为响应“体重管理年”,礼来推出“身体抵抗解码展”。该展览的核心是破除“减重失败源于意志薄弱”的偏见,强调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背后存在“代谢适应”等复杂的生理机制。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已达50.7%,将肥胖“医疗化”,是释放替尔泊肽等减重药物市场潜力的关键一步。
如果说重磅产品是“子弹”,那么礼在中国的全链条布局就是“枪炮库”。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Deheran)直言,进博会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礼来将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加码”二字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资和战略布局上:
- 生产端:2024年10月,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专用于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规模。
- 研发端:2024年10月,在北京成立中国医学创新中心,旨在提升临床试验效率。
- 孵化端:继2025年3月运营北京创新孵化器(礼来首次在美国以外设立孵化平台)后,礼来在本次进博会上宣布成立上海创新孵化器。
从研发、临床、生产到商业化,礼来迄今在华累计投资已超200亿元人民币。通过这一系列“组合拳”,礼来正从单纯的产品引进方,转变为深度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本土化共建者,其目标是确保其创新药物能在中国市场“快速落地”并“长久扎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