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东航冷不丁发了个会员公告——他们终于也推出了“终身白金卡”。
(此处删了很多废话)
![]()
东航这次的规则是:
入会满20年+获得5张“成就白金”卡券=“终身白金”会员资格。
注意这里的“获得”不是“使用”,也不是“兑换抵扣”,只要你曾被系统发放过“成就白金”,即可计入。不论你有没有激活、有没有用掉、有没有过期——都算。
我本以为20+5,是个很简单的加法。但仔细研究完,才发现这真不是件容易事。(真的复杂,且听我慢慢解释)
先说“20”:很多人以为是从2003年开始算,其实不是,现在的东方万里行会员体系要追溯到1998年开始的“东航金燕俱乐部”,也就说从1998年至今,目前最长的会籍不过27年,由此可见这个“20”必须是那些把东航当作“主航司”飞了二十年的真·老粉准备的。不过这也从根本上解释了什么是“会员”的忠诚度:
“一年不算爱,一生才属长情。”
然后再说这个“5”。
5次“成就白金”不是指你曾经在过去20年里5次达到过白金会籍。
“成就白金”你不能主动申请,也不是你每年成为白金就会发一张,而是要先经历一个隐藏机制:你得先拿到“回望白金勋章”。
那什么又是“回望白金勋章”?
这是东航设计的一套“回头看你这三年飞得稳不稳”的评价系统。
每个“回望周期”都是连续三年(2017年开始),只要你这三年内在东航实际承运的航班上消费金额达到相应标准,就能获得这个周期的“回望白金勋章”。
比如看第一期的规则:
![]()
如果你在一个周期内,连续12个月消费金额15万,可能达不到当年的“白金卡”定级标准,但可以获得一个“回望白金”的勋章。且具体金额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但是!你在周期内拿到了白金卡,不等于你的消费金额达标,也就是说一年白金卡不等于“回望白金”勋章。
说白了,就是看你“过去三年是不是还一直在飞、还在认真掏钱坐东航”。
这些勋章,系统每年年初集中发放一次,是自动判断的,不用你申请。
目前已经发过的回望周期有这些:
2017-2019(已发)
2019-2021(已发)
2020-2022(已发)
2021–2023(已发)
2022–2024(已发)
2023–2025(进行中,2026年1月发)
2024–2026(统计中,2027年1月发)
所以如果你过去几年在东航买了很多机票,那么你可能早就已经拿到目前最多五枚的“回望白金勋章”了。
拿到勋章之后呢?
东航设置了一个算法:成就白金次数 = 回望白金勋章数量 - 1。
比如你有3枚回望勋章,就能获得2张成就白金卡券。
如果你想拿满5张“成就白金”,那么你得至少有6个回望周期达标。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时间跨度非常长的忠诚度累计——不是你哪一年猛冲一下、刷够几个航段就能搞定的,而是真正陪东航飞了十几年、几十年,付出了真金白银的人,才能攒够这5张。
“成就白金”卡券能干嘛?
这个卡券本质上是一张“快速升级白金卡”的一次性凭证。如果你当前不是白金,只要你点击使用这张券,就能立刻成为白金会员,会员年限从当天起算。
不过需要注意:
成就白金卡券必须在领取后180天内使用,否则会过期作废。
而且,成就白金升上去的白金与普通白金卡的唯一区别就是没有3间酒店或者模拟机,其他权益都有,包括升舱券。
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获得的张数,才是申请“终身白金”的门槛,不是你用了几张。只要你有过一次,就算一次,作废了也算。
综上,在2026年1月10号,东航第六次发放“回望白金勋章”时候,才有旅客能获得第五次的“成就白金”,才会产生第一批终身白金卡。
其实提到“终白”,大多数旅客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国航。
国航“终白”这个概念提出的早,又完善了从“终身白金 → 卓越终白 → 年度卓越终白”的成长链条,才算把这个原本像“修仙”一样的过程,拉回到了制度化运营的轨道上。
国航最早推出“终白”时,模式相对单一——累计飞够国航实际承运的100万里程就可能申报。但随着常旅客圈“飞得久、飞得稳”的人越来越多,那个曾经被视为“顶尖”的门槛,稀缺性正在消解。
于是,他们再往上叠加了“卓越终白”“年度卓越终白”等段位——
听起来荣耀感依旧,但现实是——
你不只是要飞得多、飞得稳,更要“还在跑”还在保持,才能进入那最后那条更高的轨道。
所以这几年,不少飞友吐槽:“终白是修成正果,年度卓白像期末考试,每年都得来一次。”
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设计这套机制的产品经理,低估了旅客飞行的极限——
当年以为很少人能达到,结果越来越多的常旅客“撞线”,官方只好不断往上加台阶。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东航这次在推出“终白”时,给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20+5”门槛。
这两个条件说不上“门槛高不可攀”,但至少也设下了一个“天花板”。
冲白金简单,想冲到终白,你只能经受起时间的考验。
我觉得对于东航来说,这不是一张“营销卡”,是对二十年如一日的老朋友的褒奖。
![]()
我们看权益表格就会发现,东航这次“终白”的定位很清晰:
不是比“白金”更奢华,而是更永久、更稳定。
首先,航空服务类礼遇这块,“终白”完整继承了“成就白金”全部待遇,又在几个关键点上做到了解除限制:
比如本人的无限张数免费升舱券。
说实话,我一张白金卡也未曾有过,也并没有太多国际、国内航班的升舱需求,但不用想也知道这个礼遇对于那些每年天南海北出差或环游世界的人该是多么的舒坦。
在这套体系里,“成就白金”像是一次次阶段性高峰,而“终白”就是你翻越五座高峰后获得的纪念勋章。
它不是你登顶珠峰那一刻的耀眼,而是你在回头望时,那一座座雪峰仍在。
你要说东航这波到底诚不诚意?我觉“诚意”这俩字不够广义。
因为她并没有空头许诺什么“高奢终身享受”,也没有搞那些限量虚名、营销花招,反而是老老实实给你列了个表,告诉你:
你只要一直在,我们就一直记得你。
我知道很多旅客都觉得东航的门槛设置得太高—
二十年会龄加上六个“回望周期”才能换来五张“成就白金”?
普通人哪飞得出这组合拳?
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明白:这张终白的存在,从来就不是为了人人可得。
终身白金的本质,是对“忠诚度”最稳、最深、最长远的客户的一种标记。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忠诚”比“活跃”更难得,持续买单比偶尔刷航段更重要。
在这个促销泛滥、里程跳转、平台比价的时代里,能把一家航司当主航司飞满二十年、本人亲自花钱飞出六轮勋章的人,注定就是极少数。
这也是东航在设置“终白”门槛时刻意保持克制的原因——
它并不希望这张卡成为羊毛党的目标,更不希望某种“批量冲级”的路径伤害它本来想感谢的那批人。
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短期拉新可以靠票价优惠,但长期留人,最终拼的还是“情绪认同”和“身份绑定”。
而“终白”,就是那个身份——
不是工具,不是权益包,而是一份互认的长期关系。
所以东航的“终白”,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是常旅客体系里的“养老保险”,是那些始终愿意留在东航航班上的那群人,终于等来的一份更深入的认同。
东航自己写的这句话很好:
“在追梦的道路上共同成长,勇敢前行。”
你飞过的每一段航程、积攒的每一点里程,其实都是你留给东航的年轮。而现在,东航突然回头望了你一眼,说:
“谢谢你陪我走过万里山河,接下来我将伴你飞向岁月长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