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俄罗斯媒体《军事观察》发了条消息,直接点破俄乌战场的一个关键局,乌克兰军队在红军城,也就是乌克兰说的波克罗夫斯克,败局基本定了。
城里大概9000名乌军被围住,想突围难度特别大,包围圈的“袋口”已经缩得很小,最近的地方就1公里多,俄军还在袋口附近布雷,摆明了要把这股乌军彻底吃掉,而且俄军还在往红军城方向推进。
![]()
9000 乌军陷入 “死亡包围圈”
这座顿涅茨克东部的重要城市,不仅控制着通往顿巴斯前线的两条铁路和公路干线,更是乌军在顿涅茨克方向的后勤枢纽和煤炭工业重地,自 2024 年俄军攻占恰索夫亚尔后,它就成了乌东战线最后的 “心脏”。
被围的乌军主要来自第 7 集团军下属的 4 个突击旅,包括第 155 空突旅、第 25 空突旅、第 79 机械旅和第 68 机械旅,这些部队曾是乌军东线防御的核心力量,如今却集体陷入困境。
![]()
其中第 25 旅深陷季米特洛夫东南部郊区,处于包围圈最底部,距离可能的缺口最远,几乎没有撤退机会;第 79 旅在季米特洛夫城区边打边撤,试图向西南方向靠拢;第 155 旅在铁路线北侧尝试与第 79 旅残兵汇合,只有第 68 旅因位于红军城西北部,靠近包围圈缺口位置,处境相对稍好。
俄军合围的形成与战场压制
俄军此次合围速度异常迅猛,中央军区部队从南、北两翼同步推进,仅用数日就切断了乌军在红军城至米尔诺赫拉德方向的补给走廊。
![]()
目前俄军已控制红军城六成区域,并占领沃尔昌斯克 70% 的城区,北部罗金西克镇陷落后,南北对进的俄军仅剩不到一公里的合拢空间。
为加固包围圈,俄军不仅在袋口区域密集布雷,还完全控制了乌军唯一的出城公路,使其处于俄方火力覆盖之下,空中补给通道更被俄防空系统彻底封锁。
在兵力部署上,俄军向该地区增派约 11000 人,使集结总兵力达到 29000 人,同时配备 100 辆坦克、260 辆装甲战车和 160 门火炮,形成 6 倍于被围乌军的兵力优势。
![]()
俄军每日发射上千架无人机和数十枚导弹,持续压制乌军防御工事,此前还击溃了一支紧急增援的乌克兰情报局特种部队,摧毁其乘坐的 “黑鹰” 直升机,机上 11 名人员全部被击毙。
俄罗斯国防部 11 月 1 日公布的视频显示,被围乌军已开始投降,士兵维亚切斯拉夫・克雷文科和斯坦尼斯拉夫・特卡琴科在供词中讲述了被围期间的艰苦条件,这从侧面印证了包围态势的真实性。
![]()
突围尝试失败与高层的无奈
面对绝境,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西尔斯基亲自抵达第 7 集团军指挥所作战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反击行动,试图解救被围部队。
按照他的命令,乌军在赫里希涅地区集结了所有二线力量,包括国民警卫队的警卫团、警察营、工程兵及其他辅助部队,连续发起多次反攻。
但这些增援行动均被俄军迅速挫败,乌军根本无法突破俄军的外围防线。
![]()
乌克兰武装部队 “东方” 集群通信部发言人格里戈里・沙波瓦尔上尉公开表示,没有援军能够进入红军城西部接应被困部队,若想突围,被围乌军只能自行决定是否分散行动,穿过田野和人工林寻找生机。
外界注意到,西尔斯基亲临前线的核心任务,实则是指导在赫里希涅地区构筑新防线,这意味着乌克兰军方高层已基本放弃 “红军城 - 季米特洛夫” 双子城的防御,被围的 9000 名乌军成为事实上的 “弃子”。
泽连斯基虽在 10 月 27 日的视频讲话中称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御结果关乎整个乌军体系安危,却始终未能兑现增援承诺,仅强调 “不会放弃任何一寸领土”。
![]()
前防长的公开呼吁
就在战场局势愈发危急之际,乌克兰前国防部长阿纳托利・格里岑科通过社交媒体发出公开呼吁,直言红军城的防御已无翻盘可能,若被围乌军继续抵抗而非选择投降,不仅会造成无谓伤亡,更可能引发东线防线的全线溃败。
他在声明中提到,乌军夏季反攻失败后兵源短缺问题持续恶化,顿涅茨克方向乌军中外籍雇佣兵占比已高达六成,本国士兵疲惫不堪,根本无力组织有效救援。
![]()
格里岑科的呼吁并非空穴来风,目前被围乌军的困境已全面显现:122 毫米炮弹等关键弹药实行定量供应,每门炮日均配发量不超过 20 发,部分阵地甚至出现弹药耗尽的情况;食品和饮用水储备仅能维持 3 至 5 天,伤员因缺乏药品和医疗设备无法得到有效救治;通讯设备多被俄军无人机摧毁,各部队间难以协同行动。
更严峻的是,欧洲军援在 2025 年下半年下降逾四成,乌军防空导弹和重炮弹药全面告急,只能依赖少量无人机和美制火箭提供支援,根本无法对抗俄军的火力压制。
![]()
战局背后的防线崩塌风险
红军城的围困战已成为俄乌冲突第四年的关键转折点,这座城市的失守意味着乌军在顿巴斯的供给线将被彻底掐断,俄军更可借此打开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的北向通道,为后续攻势扫清障碍。
目前乌军东线防线的脆弱性已暴露无遗,东部防御部队普遍缺员,部分部队兵力不足满编状态的 60%,18-25 岁适龄男性参军率较 2023 年下降 40%,且日均炮弹发射量仅为俄军的十五分之一。
![]()
俄军在巩固红军城包围圈的同时,还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多个方向同步推进,在哈尔科夫州沃夫昌斯克北郊,俄军通过 AI 声纹分析技术捕捉乌军军工车间设备噪音,引导热成像制导炮弹实施定点打击;扎波罗热方向攻克卢西夫斯克阵地后,直接将乌军南部补给线暴露在火力威胁下。
这些行动相互配合,不断压缩乌军的防御空间,也让格里岑科 “全线溃败” 的担忧有了现实依据。
![]()
总结
红军城的包围圈里,每一处枪声都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奈。9000 名被围乌军的命运牵动着战场走向,前防长的呼吁更折射出冲突背后的兵力耗竭与补给困境。
这座乌东 “心脏” 的争夺,不仅是军事据点的攻防,更是资源与意志的较量,而普通士兵在其中沦为冲突延续的牺牲品。
从巴赫穆特到阿夫迪夫卡,再到如今的红军城,反复的拉锯战留下的是破碎的城市与离散的家庭。战争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唯有早日回到谈判桌前,才能让生命不再被炮火吞噬,让和平重新照亮这片土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