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反讯传至,李光弼正卧病榻。
>郭子仪力荐:“能代我者,惟光弼耳。”
>他扶疾出征,太原城下,以羸弱之卒数千,抗史思明十万精兵。
>敌筑土山临城,箭如飞蝗。
>他令掘地道至山下,突然拉垮土山,数百叛军坠入深坑。
>又造巨型抛石机,一发射毙二十余人,城中丧事用石皆征为军用。
>叛军惊呼:“人言李光弼严格,今观用兵,何其神也!”
>六十日血战,歼敌七万,太原巍然不倒。
![]()
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范阳起兵的消息像一场暴风雪,席卷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长安震恐,洛阳危殆,帝国的根基在铁蹄下颤抖。
太原节度使府内,药气弥漫。李光弼斜倚在榻上,额上覆着湿巾,双颊因高热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剧烈的咳嗽不时撕扯着他的胸膛,让他本就刚毅的面容更添几分棱角分明的厉色。他是契丹人,却为大唐将,血脉里流淌着草原的悍勇,骨子里刻着军律的严苛。
“陛下诏令……”传旨中官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尖锐。
亲兵部将面露忧色,欲言又止。李光弼却猛地抬手,止住了他的话。他撑起身子,湿巾滑落,露出一双深陷却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那里面没有病痛,只有冰封的火焰。
“更衣,擂鼓,升帐。”
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意。
他能得到这个机会,源于郭子仪在御前的力荐:“能代臣统军平乱者,非光弼不可!” 这份信任,此刻是压在他病躯上的千钧重担,也是刺入他脊梁的一根硬骨,逼他必须站起来。
当他顶盔贯甲,出现在校场点将台上时,台下数千士卒看到的,是一个身形依旧挺拔,面色却苍白如雪的统帅。寒风卷动他的将旗,猎猎作响。他没有慷慨陈词,只是用那双冷电般的眼睛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字字砸在每个人心上:
“我,李光弼,不善言辞,亦无厚赏。” 他顿了顿,咳嗽声再次涌上,被他强行压下,喉头滚动,咽下的仿佛是铁砂,“唯军法二字,与诸君共守。今日起,令行禁止,退者斩,违者斩,怠慢军机者——斩!”
![]()
没有热血沸腾,只有一股森然的寒气从每个士兵的脚底升起,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杆。
他带着这数千原本羸弱、此刻却被他的严酷凝聚起来的士卒,疾驰进入太原坚城。几乎在他刚踏入城门的同时,北地枭雄史思明,亲率十万精锐叛军,如黑云压城,将太原围得水泄不通。
城下,叛军的叫骂声日夜不绝;城头,唐军士卒握紧了手中的兵刃,看向他们的主帅。
李光弼站在垛口后,望着城外连绵的营帐和如林的刀戟,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敌众我寡,悬殊如天堑。他召来城中工匠与低级军官,不分昼夜地在节度使府中密议,地上铺满了勾画潦草的城防图和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器械草图。
史思明欲速战速决,驱使士卒运土筑山,数座高高的土山逐渐逼近城墙,叛军弓弩手立于其上,箭矢如飞蝗般覆盖城头,守军抬不起头。
众将皆忧。李光弼却亲临一线,指着城下土山,下令:“自城内掘地道,通向山下。”
于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在地下展开。太原守军日夜不停地挖掘,泥土被悄悄运走。数日后,当叛军再次在土山上耀武扬威时,李光弼亲执鼓槌,奋力一击。
咚!
鼓声即是号令。隐藏在地道中的唐军猛地抽拉支撑巨木,史思明苦心经营的土山底部瞬间塌陷,山上数百名精锐弓弩手惊呼着坠入深坑,被预先埋伏的唐军乱枪戳死,或被泥土活埋。惨叫声响彻城外,一时间,叛军士气大挫。
史思明暴跳如雷,又驱赶兵士制造了大量“飞楼”(攻城木幔),以巨木蒙上湿牛皮,抵挡矢石,缓缓向城墙推进。
李光弼则不慌不忙,亮出了他准备的另一件利器——巨型抛石机。他下令拆毁城中官署的廊柱门板以为构件,甚至征用百姓家中的石臼、石磨,乃至丧事用的碑石作为炮弹。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他的命令简洁而冷酷。
当叛军的“飞楼”簇拥着攻城车逼近护城河时,唐军阵中,绞盘吱呀作响,数十架巨型抛石机同时怒吼!磨盘大的石块呼啸着划破天空,带着死亡的尖啸砸入叛军阵中。一声巨响,木屑纷飞,牛皮破碎,一架“飞楼”被直接命中,轰然解体,躲藏其下的二十余名叛军顷刻间化为肉泥。
更有巨石落入密集队形中,擦着即伤,碰着即亡,断臂残肢四处飞溅。叛军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远程打击,惊骇万分,攻势为之一滞。有人绝望地呐喊:“人皆言李侍御(李光弼官职)治军严苛,今观其用兵,何其神鬼莫测!”
![]()
围城六十日,城外尸积如山,血流漂杵。史思明用尽百般手段,挖地道、垒土山、造云梯、断粮道,甚至策动城内内应,却总被李光弼一一识破,并以更狠、更绝、更出人意料的方式反击。太原城如同暴风雨中的礁石,岿然不动,而史思明的十万大军,竟在这座孤城之下,被硬生生磨去七万锐气,最终力竭溃退。
城围既解,当部将们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甚至是一丝对主帅近乎残忍的严苛所产生的敬畏,前来禀报战果时,他们看见李光弼依旧穿着那身染着血污和尘土的铠甲,独自立在城楼最高处。
寒风拂动他花白的鬓发,他扶着冰冷的垛口,远眺叛军溃退的烟尘,许久,未曾一动。没有人知道,这位以铁腕和奇谋守住帝国北门的名将,此刻是在追忆麾下战死的亡魂,还是在思虑这片他誓死捍卫的、并非故土的大唐山河。
良久,他才缓缓转过身,走下城楼,对迎上来的参军只说了三个字:
“报捷,长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