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桥”见新变化⑥|宝藏乡村藏不住了!石水口村:有产业、有颜值、更有温度!

0
分享至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桥头镇始终锚定“三年见成效”的目标,立足村(社区)资源禀赋与群众需求,探索出一条“空间提质、文化赋能、民生暖心”的特色路径,让一个个村(社区)实现从“旧貌”到“新颜”的蝶变,从“民生痛点”到“幸福亮点”的跨越。桥头镇融媒体中心推出“‘桥’见新变化——‘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系列报道,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持续将“百千万工程”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巍然岭南,百年古韵薪火相传;机遇当前,振兴大业全面启航。东莞市桥头镇石水口村,自南宋绍兴年间立村以来,八百年风雨兼程,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高质量发展潮头。辖区面积8.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00余人,外来人口约2万人。这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东深路、桥光大道、莲湖路贯穿全境,双高速枢纽约在咫尺,通达四方;这里产业根基雄厚,坐拥银湖、银河、银海等六大现代化工业园区,2024年村集体总收入突破9328万元,经济动能强劲;这里治理效能卓越,先后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东莞市“文明村”“卫生村”,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标杆形象。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擘画的头号工程,更是各地实现自我革新、补齐短板、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石水口村以二次创业的昂扬斗志,紧握时代机遇,聚焦产业升级与环境蜕变,全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在经济转型、绿美建设、村貌提升、土地整治、党建引领以及交通廊道综合治理等方面实现系统性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湾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2年至今,石水口村累计投入资金超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物业升级、环境整治与房屋风貌提升,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人居环境全方位跃升。目前,全村已集聚市场主体52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3家,集体厂房建筑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振兴图景日益清晰。

抓产业,拼经济,开启二次振兴新局面

产业兴村,工业强村,是石水口村迈向振兴的核心引擎,更是实现从乡村到城市精彩蝶变的坚实支撑。2024至2026年,石水口村计划总投资2.29亿元,系统布局“百千万工程”19个关键项目,涵盖禾石路口现代化工业园区建设(预计投入2.12亿元)以及东深路沿线约350亩“工改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以“百千万工程”为战略牵引,石水口村正全面加快“工改工”与现代化园区建设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实现全面升级。


▲晨曦智能家居用品项目

聚焦“工改工”,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一是加快推进晨曦智能家居用品项目建设。该项目由东莞市晨信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额3.5亿元,占地面积35189.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788.30平方米。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以上,年税收约2600万元。二是推动东深路沿线地块“工改工”改造。该地块位于东深路旁,规划用地约10万平方米,由土地持有方与相关单位联合推进改造。项目完成后,将显著增强村集体经济增收能力。

建设现代化园区,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地。禾石路口现代化工业园区项目占地面积约2.76万平方米,规划容积率3.0,总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2.12亿元。园区拟建3栋高标准厂房,每栋5层、单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厂房总规模7.5万平方米;同时还将配套建设一栋8000平方米宿舍楼,并设置篮球场、羽毛球场等生活设施,致力引进科技型、高效益的优质企业。

推进旧物业升级,释放产业空间新潜力。石水口村计划投入450万元,对桥头财盛批发部实施全面改造。该项目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通过空间优化与功能提升,实现老旧物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展产业承载能力,为全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新资源、新空间。

抓整治,促环境,打造城市化美丽乡村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石水口村坚决贯彻镇委、镇政府决策部署,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绿美生态提升、道路硬底化改造、排渠系统升级、“四小园”与星级公厕建设、农房风貌统一管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打造了一批融合生态观赏与文化内涵的乡村景观,全域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系统性重塑。


绘就绿美乡村新图景,构筑生态宜居空间。石水口村以“六个一”绿美工程为抓手,系统推进乡村风貌整体提升。打造标识性绿美村口。以党建广场为核心,设置具有本村特色的村牌,周边栽种四季花卉,实现村口区域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建设公共休闲绿地。对石水口广场、新村游园、南片古戏台及西片老人馆周边实施改造,铺设沥青路面,增植绿化草皮;升级篮球场与球场设施,并合理增设停车场,提升游客便利性。营造绿美办公环境。村委会所在区域绿树成荫,利用林下空间建设生态停车位,方便村民办事停放。提升商铺区绿色风貌。银湖工业区东深路段铺设沥青路面,两侧种植草皮与茶花,设置植草砖停车位,服务企业及商铺员工车辆停放。美化巷道居住空间。在校园路居民区门前种植造型灌木,院内补种龙眼、桂花等树木,提升巷道绿化品质。整治河塘生态景观。对村内7处荷塘完成清淤及绿岛建设,种植水生植物并建立定期管护机制,此外,2024年7月统一种植荷花,重现水满荷美的乡村景致。

推进“三线”全域整治,筑牢安全整洁环境。石水口村着力构建安全、整洁、有序的乡村空间。系统部署整治工作。制定《石水口村“三线”长效整治工作方案》,投入176.58万元,重点对北斗路、西门巷、西片二路等路段实施改造,预埋线管约1350米,全面实现弱电线路下地。统一规范线路布设。全村范围开展线缆归整,严格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全面规范通信杆与箱体设置,提升空间秩序感和安全水平。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常态化巡查制度,及时清理通信设施上的“牛皮癣”,实时上报并协同运营商处理技术问题,持续巩固整治成效,确保乡村空间整洁安全。

强化农房风貌管控,塑造统一协调乡村意象。科学规划风貌设计。石水口村委托专业团队因地制宜编制风貌设计方案,并制定农房设计通用图集,通过民主程序确定统一样式,要求新建与改造农房按规范样式实施。持续推进农房改造。积极推动存量农房外立面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一批房屋风貌优化。健全全流程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原则,强化从审批、建设到验收各环节监管,联合镇主管部门开展常态化农房安全与风貌巡查,确保整体风貌和谐统一。


优化停车管理体系,提升交通治理效能。石水口村多措并举优化停车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交通治理效能与村民出行体验。一是完善交通标识系统。全面更新并规范路面标线,包括黄线、斑马线、停车位及消防通道等标识,提升道路交通指引清晰度与安全性;二是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组织专人开展日常巡查,对违规停放车辆发放规范停车提示,引导村民有序停车,维护道路畅通;三是增加停车设施供给。在各片区喜庆堂周边、石水口公园及主要路段新增停车位,并于石水口公园、西片老人馆各新建一处停车场,累计新增193个车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洁净优美家园。石水口村系统推进洁化、绿化、美化工程,致力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环境。一是规范垃圾分类管理。科学布局全村垃圾分类点,设置多个投放点位,实现无臭化处理、便捷化投放和全过程分类跟踪。二是全面治理“六乱”现象。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重点整治乱摆卖、乱搭建、乱堆放、乱张贴、乱拉挂、乱扔吐等行为,提升村容秩序和公共环境质量。三是实施全域品质提升。推进主干道沿线综合改造,涵盖环卫保洁、建筑外立面、城市家具、户外广告和道路绿化等多要素提升;盘活闲置土地建设口袋公园和“四小园”,在荷塘区域增设景观栈道,将西片老人馆原有猪槽区改造为生态停车场,同步实施路面沥青化改造。建立健全照明设施维护机制,及时修复损坏或遮挡的灯具,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便利。


▲石水口村儿童公园

倡导美丽庭院家风,共建儿童友好乡村。石水口村积极推进美丽庭院与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弘扬文明家风,营造共建共享的乡村氛围。选树美丽庭院示范典型。目前已评选出5户“美丽庭院”示范家庭,发挥榜样带动作用,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庭院美化,提升居住品质。建设儿童友好公共空间。依托石水口村儿童公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因地制宜增设设施、优化环境,打造安全、趣味、宜人的儿童活动场所。组建美丽庭院导师团队。整合基层妇联干部、女性党员及园艺、收纳等专业人才,开展花卉种植、垃圾分类等专题讲座和入户指导,助力家庭美化庭院、改善生活环境。开展家风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巾帼普法乡村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优良家风,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目前已累计开展3场专题活动,计划11月邀请驻村律师开展一场公益性法律咨询服务。

强引领,抓共建,

以党建赋能孝道文化筑造和谐家园

近年来,石水口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阵地,积极应对村内长者群体规模大、养老服务需求多元的现状,以“党建+民生服务”机制为引擎,创新推出“守护爱合伙人”行动计划。通过纵向整合公共服务、人社等12个部门政策资源,横向联动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阵地资源,系统推出43项精准为老服务清单,构建“宣传科普—风险筛查—早期干预—转介就医”全流程闭环服务体系,切实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享,全面建设彰显孝道温情与人文关怀的和谐家园。


▲石水口村老人节活动

党建铸魂,建强专业服务队伍。石水口村党组织牵头携手桥头医院,整合医疗顾问、社工、党员及党委志愿者等力量,组建52人专业化服务队伍。通过开展系列党建与专业双融培训,持续提升队伍政治素养与服务能力。依托党组织推进的初步筛查成果,服务团队对高风险长者进行精准复筛,并在专业指导下为每位对象定制“一人一策”个性化干预方案,有效延缓认知功能衰退,显著提升服务实效。

党员示范,优化实体阵地功能。在党群服务中心专设认知障碍训练角,建立党员志愿者每日轮值制度,完善认知障碍友好环境展示、科普体验、干预康复和家庭支持等服务功能。通过配备益智道具和专业辅具,设计“图形匹配”“数字迷宫”等趣味项目,开展手指操、脑力运动会等活动,以寓教于乐形式锻炼长者认知与协调能力。该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打破传统服务时空限制,在“家门口”为长者提供常态化认知训练,有效提升认知活跃度。

党群联动,创新温情服务机制。创新打造以“专业社工+党员志愿者”为核心的“邻家儿女”关爱模式,落实“每周一敲门、每月一陪伴、每季一排查”机制。依托“社工指导+家属协助”双轨督促制度,组织家属陪同参与训练,助力长者养成规律习惯。从日常关怀到深度陪伴,从安全排查到情感慰藉,党员与社工深度协同,既发挥专业优势,又以志愿热情延伸服务触角,让“老有所依”成为可感的幸福体验,让每位长者的幸福晚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立足新起点,扬帆新征程。石水口村将坚决贯彻市、镇工作部署,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巩固提升现有成效,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先乡村。下一步,全村将重点推进招商引资、品牌建设、乡贤聚力与群众参与四大行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本土特色、汇聚人才资源、激发内生动力。同时,扎实推进六大基础设施工程,包括道路升级、生态停车场及休闲小园建设等,总投资逾678万元,切实提升村容村貌与功能品质。

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石水口村将继续秉持奋进姿态和务实作风,全力奔赴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桥”见新变化——“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系列报道:

图文:《世界财经》杂志

编辑:刘颖(实习)

编审:香雅怡

出品:桥头镇融媒体中心

新闻回顾

01

‍‍‍‍‍‍‍

02

‍‍‍‍‍‍‍

03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悦读桥头 incentive-icons
悦读桥头
桥头人自己的信息平台
11348文章数 27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