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在2025年的年度演讲《进化的力量》中,以“大迁徙”为核心,为众多在“生态位干旱化”中寻求突破的企业提供了方向。“生态位干旱化”这个描述非常生动,近年来,通信行业不断内卷,同质化竞争严重,增长远不及前几年,但国资委下达的目标可是逐年增加,因此可谓压力极大。运营商也都在不断突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抱着听听看的想法,花了四个小时,还是吸收到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帮助。其中谈到“品类大迁徙”“价值大迁徙”“模式大迁徙”“出海大迁徙”“智能大迁徙”“人口大迁徙”,其中不乏都有通信企业的身影。作为一个通信行业资深从业者和观察者,我想,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通信企业如何开启迁徙。
01重新定义业务
![]()
图源AI
当前,数据已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通信行业作为数据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必须加速数字化转型,需要从传统的管道服务商向数字化服务提供商转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服务。作为企业自身,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从单纯的网络建设向内容服务、应用服务、云服务等多元化业务拓展,实现从“卖产品”向“卖能力”的转变。
虽然转身一直在做,但奔跑的大象想掉头,还是相当难,通信企业要想真正转身成功,必须真正进行一次内部“停下笔”的讨论,思考在自身的网络中,哪些是正在“干旱”的“旧水草”,而哪些是用户正在抱怨的“新问题”。
比如,品类大迁徙——从提供标准化管道,转向满足用户场景化数字需求。
停下笔
重新思考基础通信服务的价值。
换卷子
关注家庭安防、远程办公、云游戏等新场景的网络需求。
答新题
推出定制化的场景套餐(如低时延游戏套餐、高清云办公专线)。
再比如价值大迁徙——从提供功能连接,转向创造情绪价值与“心价比”。
该省省
提供性价比极高的基础套餐。
该花花
打造能带来掌控感(如灵活定制套餐)、小满足(如会员日福利)的增值服务。
我想,这种重新定义的核心是“换脑子”——从“管道运营商”的固化身份,转向“数字化生态赋能者”的新身份。这要求管理层具备长期主义和生态共生的思维,从根本上告别零和博弈的内卷。
02盘点核心资产
![]()
图源AI
通信企业其实有很大的核心资产,包括用户资源、数据资源、触点资源等等,这些他们似乎也早已意识到了,但事实上,这些资源迄今为止只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工具,并没有将它们真正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如何盘点核心资产?我的建议是,可以试着召开一场能力盘点会,抛开“通信运营商”的身份,列出你的核心能力清单,例如:覆盖广泛的线下服务团队、庞大的用户连接数据、稳定的云计算资源、遍布全国的基站设施等。试着去思考,这些能力能否像京都纹付的染色技术一样,服务更多的其他的行业。
比如,模式大迁徙——从依赖通信业务本身,回归到核心能力原点并向外赋能。
能力盘点
识别网络运维、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核心能力。
市场扫描
将能力赋能给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垂直行业。
再比如,出海大迁徙——避开认知盲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由中国人制造”的转变。
避开“故乡的地图”
深入理解当地网络标准、资费习惯和法规(如数据本地化)。
避免“焦土式竞争”
不以低价掠夺市场,而是通过技术和品质竞争。
这是企业赖以迁徙的“核心装备”,关键是“练内功”。要将大数据、AI、云计算不仅视为服务,更视为优化自身运营、赋能客户的核心能力。将节能减排从成本中心转变为竞争力来源,打造 “绿色网络” 这一新品牌。同时,构建能够持续孵化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组织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03探索跨界合作
![]()
图源AI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有大量的事情可做,大量的空间可挖。你的网络切片能力可能是他们实现柔性制造的关键,你的边缘计算节点可能是他们实现无人巡检的基础——但远不止如此。不要等着别人来找你,不要等着行业的数字化政策,主动与垂直行业(如工业制造、农业、医疗)的伙伴交流,了解他们在数字化过程中的真实痛点。
最聪明的生长是共生。通信企业需要打破传统的封闭思维,与互联网公司、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等建立广泛的生态合作,共同创造价值。通信行业需要重新思考客户价值,从单纯的连接服务向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转变。通过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行业应用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和ARPU值。
比如,人口大迁徙——聚焦 “婴儿潮”人口步入老年带来的银发经济新需求,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
为奋斗者(50-65岁)
开发操作极简、能“被看见”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
为自由者(65-75岁)
推出能缓解孤独、提供陪伴的数字化产品(如远程互动课堂)。
为托付者(75岁以上)
利用IoT和AI技术,提供守护健康与安全的解决方案。
这一部分的核心是“开新局”。出海,是从“出口”到“扎根”——这不仅是产品输出,更是能力与文化的本地化共生。生态,是从“契约”到更深的“契约”——与伙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客户,是从“流量”到“心流”——为客户提供除连接外,更能带来情绪价值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市场,则是从“泛众”到“圈层”——精准切入如银发经济、远程办公等细分场景,提供真正有价值、可连接的场景化服务。
04升级AI战略
![]()
图源AI
通信企业倡导AI战略,已成共识,并且正在从企业内部推动AI落地。这可能是个开始,但作为一名资深通信从业者,我目前看到的,各企业内部更多还是较高期望之下的简单应用。如何将AI的应用从“降本增效”的工具层面,提升到“业务创新”的战略层面,首先就是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桎梏,让技术释放出其创新爆发力。未来,应该不仅仅是行业应用,也要转回到大众消费上,探索如何利用L3、L4级别的AI智能体,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但首先,不如从通信企业自身的运营管理上入手。
比如,智能大迁徙——从通信企业自身来看,尽快拥抱AI智能体,将其从工具升级为协作团队,重塑运营与创新。
应用L3执行助手
用AI自动进行网络故障诊断和优化。
打造L4协作团队
让多个AI智能体协同处理营销、客服、运维等流程。
从目前来看,AI战略落地从自身做起,其实是个最简单也最复杂的改革。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是核心,能持续做出竞争力产品的能力才是核心。要做到这一点,通信企业需要建立持续创新的组织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打破内部仍存的“老国企”味道,真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去改革。
面对行业变革,通信企业需要保持弹性心态,坚持长期主义。在技术路线选择、市场投入等方面要有战略定力,不被短期波动所干扰。而这一套在“生态位干旱”中寻找新水源的“迁徙地图”,对于通信企业来说,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更易于理解和执行的“行动金字塔”:
第一层:战略心智(顶层设计)
第二层:核心能力(中场引擎)
第三层:价值创造(前线战场)
![]()
图源AI
最重要的是,通信企业需要以创业公司的心态去打造一个个试点项目。目标不是短期盈利,而是验证新模式、跑通新流程、打造新标杆,以此,帮助大象转身掉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