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9点,洋河镇闸口村江山春晓小区党群微家的书法课上,10岁的小轩正握着毛笔,一笔一画临摹“安”字——笔尖顿收间,这个曾总抱着手机的男孩,如今每周最期待的就是这90分钟的笔墨时光。
这是闸口村联合村社工室、宿迁市智汇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的爱心书法班,自今年起每周六上午9:00 - 10:30开课,近20位青少年学员成了这里的常客,小轩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握笔像抓筷子,现在能写完整的楷书笔画了。”小轩举着练习纸,纸上“人”“木”等字横平竖直,旁边还贴着讲师苏老师批改时画的小红星。
课堂里没有大课的喧闹,近20位学员分在四张长桌:6岁女孩小彤正皱着眉调整握笔姿势,苏老师蹲在她身边,指尖轻轻纠正她的指距;12岁男孩小浩则在临摹“多”字,不时抬头向老师请教“撇画怎么写更舒展”,桌上摆着项目组免费提供的毛笔、宣纸与字帖。“之前担心孩子周末光抱着手机刷视频,现在他回家会主动铺开练习本写两页,连作业卷面都干净多了。”小轩的妈妈站在教室后门,看着孩子专注的侧脸笑着说。
![]()
![]()
![]()
社工李燕记得,开班前走访时,不少家长提出“想让孩子学书法,但外面培训班收费高、距离远”。于是村社工室特意邀请到退休老教师老党员苏永军,还安排志愿者提前整理教具,教室内每周都保持满座。党群微家的墙上,已经贴满了学员作品。
“下周要教写‘孝’字,准备让孩子们写给家里长辈。”小区党支部书记朱建宇说,不用搞复杂的活动,能让孩子们放下手机、爱上传统文化,这样的“小课堂”就很有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