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3日,刚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第三天的郑丽文,抛出了牵动岛内政坛的重磅人事方案——全台22个县市党部主委名单正式公布。
这一动作距前任主席朱立伦掀起“211人集体总辞”风波仅过去6天,郑丽文以“3天搭完基层班底”的高效节奏,既化解了党务系统“无人干活”的危机,更通过名单中的人员配比,清晰勾勒出国民党2026县市长选举备战与党内路线调整的双重蓝图。
这份名单最鲜明的标签是“稳”字当头。22个县市中,17位现任主委获得留任,留任比例高达77%,仅桃园、台中、苗栗、新竹市、南投5地迎来新人接任。
留任者中,不乏谢龙介、柯志恩这样的“战场悍将”——台南市主委谢龙介深耕基层多年,2022年台南市长选举中以“庶民风格”斩获蓝营二十年最佳战绩,仅差4.6万票落败;高雄市主委柯志恩凭借“步行拜票”的韧性稳住南部基本盘,此次留任被明确赋予“2026非赢不可”的攻坚任务。
新北市黄志雄、宜兰县林明昌等与民众党有合作基础的主委同步留任,更暗藏为“蓝白合作”铺路的深意,为后续跨党派选举协作预留了空间。
留任是“稳基本盘”,新人任命则是“补关键短板”。5位新任主委中,桃园蔡忠诚、新竹市王志豪两人均出身“黄复兴党部”——这个由退役官兵、军眷及其后裔组成的特殊群体,覆盖台湾约10%的总人口,在地方社团与邻里组织中拥有广泛影响力。
![]()
蔡忠诚曾任“黄国园党部”主委,擅长对接桃园军眷群体;王志豪来自新竹“黄国新党部”,能精准动员当地军眷选票,两人上任直指激活这股长期被忽视的“隐形力量”。
苗栗县由议长李文斌接掌、台中市由议员苏柏兴接任,南投县由民代游颢上任,则体现了对地方议会资源的整合,试图通过“党务与地方治理绑定”提升选举动员效率。
更深层的博弈藏在派系平衡与路线校准中。郑丽文此次人事安排,既未迁就“按资排辈”的老规矩,也未陷入派系倾轧的漩涡。
一方面,她重用洪秀柱“柱系”骨干,台北市主委张斯纲、高雄市主委李思川等均为坚定主张“两岸同属一中”的深蓝代表,与郑丽文竞选时“恢复国统纲领”“反对隐性台独”的论述形成呼应,标志着国民党正在摆脱此前两岸立场模糊的困境。
![]()
另一方面,她对朱立伦阵营也展现和解姿态,朱系核心人物柯志恩的留任,既认可其地方战力,也化解了此前总辞风波引发的党内裂痕。
而台中市主委由亲信代理、卢秀燕阵营未获预期席位,则暗示郑丽文在整合地方势力的同时,也在强化中央对党务的主导权,避免“地方诸侯坐大”。
这份名单的出炉,本质是国民党应对选举压力的务实选择。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得票率下滑;2025年民进党发起的“大罢免”行动遭遇零封,岛内民意对“抗中保台”叙事的疲惫感日益显现。
![]()
郑丽文深知,2026县市长选举是国民党重返执政的关键一战,而县市主委作为“地方选举指挥官”,其人选直接决定候选人提名、资源分配与基层动员效率。
77%的高留任率,正是为了避免人事震荡影响选举筹备,让经验丰富的主委继续深耕选区;而黄复兴系与深蓝骨干的上位,则是为了凝聚党内核心共识,用清晰的反“独”立场争取中间选民与深蓝基本盘的双重支持。
不过,这场人事布局也暗藏挑战。南部绿营传统票仓的留任主委虽有过往战绩,但此前未能突破民进党防线,2026年能否实现突破仍存变数;5位新任主委中,部分缺乏全面操盘地方选举的经验,短期内能否整合资源、应对绿营攻势尚待观察。
更重要的是,名单传递的“深蓝路线”信号,能否在“求稳”的岛内民意中获得广泛认同,如何将两岸政策的清晰化转化为民生议题上的选举优势,将是郑丽文团队接下来需要破解的核心难题。
![]()
从朱立伦的“集体总辞”到郑丽文的“快速补位”,国民党的这场人事洗牌,早已超越单纯的权力交接。77%的留任率是对基层生态的尊重,5席新人是对关键短板的补齐,派系平衡与路线校准则是对党内乱象的拨乱反正。
这份名单既藏着国民党“赢回选举”的迫切诉求,也彰显了其“回归核心价值”的决心。
随着2026县市长选举的临近,这些新老主委将迅速投入选区备战。国民党能否借助此次人事调整凝聚力量、扭转颓势,郑丽文的“稳中有进”策略能否在台海复杂局势中奏效,不仅关乎国民党的政治命运,更将影响台湾地区的政治生态与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
这场始于人事布局的改革,正在为岛内政坛注入新的变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