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0岁后,整理家的层次,决定了你经营人生的层次

0
分享至

作者 | 帆书· 小柒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住在一个脏乱差的家里十几年是什么感受?

有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从结婚就和婆婆住在一起,这一住就是二十年。 刚结婚时,家里大小事务都是婆婆做主,90多平的房子,东西堆得到处都是,无论她和老公怎么劝说都没用。 为了解决东西多的问题,网友选择换大房子,结果又被婆婆塞得满满的。 为此,她和老公、婆婆经常为整理房间发生争吵。 本来和谐的家庭,却因为家里乱糟糟,关系一度紧张起来。

很多网友会认为,这位婆婆有囤积症,其实并非如此。

这位网友的问题,看似是乱堆乱放的问题,实际上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失败。

正如《整理家,整理亲密关系》所说:

整理一个家,要解决的不仅是物品的整理和归位‍,还有人的家庭关系的处理。

家的秩序,呈现的是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

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家,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用心整理家,你的家庭关系都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更好。



几年前,台湾的一位蔡先生,因为家中常年凌乱不堪,无法忍受直接起诉离婚。

原来蔡先生和妻子结婚30余年,两人就整理房间发生过无数次争吵。

妻子喜欢在家堆置垃圾、杂物,旧衣、旧鞋损坏也不丢,厨房更是乱七八糟,有如垃圾场。

蔡先生会主动收拾房间,可每次都维持不了多久。

蔡先生多次规劝妻子,该收纳的收纳,该丢掉的丢掉。

换来的却是妻子的冷眼相对,甚至丢下一句话:“想住就住,不然就出去。”

最终蔡先生忍无可忍,请来清洁队协助清理了两次,可仍然没有改观。

无奈之下,蔡先生提出离婚。

整理家务,是婚姻的照妖镜。

近年来,中国夫妻离婚的第一大原因就是家务琐事。

蔡先生是个爱干净的丈夫,而妻子却把家搞得像垃圾场,甚至扬言不想住就出去。最终导致两个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我们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

所谓的温馨,首先是人呆在里面舒适,放松在外紧绷的神经。

一个温暖的家,绝对少不了家务的整理。

可家从来不是一个人,那整理家务也不是一个人的事。


《人生只有一件事》的作者金惟纯,曾在帆书上分享自己的小故事:

他自己有个坏毛病,回到家中,在哪儿脱袜子就丢在哪儿。

妻子每次都跟在他屁股后面收拾臭袜子,还不断地念叨他。

可他从来不当回事,以至于后来妻子放弃了唠叨,也不再关心他。

直到有一天,金先生决定试着改变自己,把袜子脱到脏衣篓里去。结果才三天,妻子就感动得不行。

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小小的举动,不是帮妻子保持了环境,减少了家务,而是让妻子感受到了他的在意。

整理家务的背后藏着的,永远是对对方的理解和爱意。

米勒·伯尔曼在《亲密关系》中说:

“妻子承担了全部或大部分家务时,其家庭幸福感为负值,反之亦然。”

一个家庭主妇,每日把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而丈夫却袖手旁观。

此时再干净的家,也隐藏着不和谐的亲密关系。

妻子会抱怨丈夫的懒惰,丈夫则会说自己忙着赚钱养家,都累死了,做个家务你就矫情。

这样的日子久了,两个人的感情也就慢慢淡了。

整理家务不是简单的物品收纳,而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

爱一个人,就和她一起做家务,共同营造一个整洁、温馨的家。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讲述了海清扮演的儿媳妇和婆婆的故事。

海清碰到了一个爱收纳的婆婆。

女儿画画的废纸,婆婆都不舍得丢弃,整理好堆到纸箱里。美其名曰:“有朝一日,孙女成名了,这就是古董。”

海清只能苦笑地摇摇头,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加上婆婆帮忙带孩子,该包容的还是要包容。

谁知婆婆囤积物品越来越夸张,纸箱子叠好放阳台上,饮料瓶、油桶也会有同样的命运。没过多久,小小的阳台堆满了婆婆的杰作。

海清无奈,只好主动卖了这些废品。结果这一操作却引发了婆媳矛盾。

婆婆回到家中看到空荡荡的阳台,气不打一处来,不容分说地就找海清对峙。

海清连忙说:“卖了五十块钱,挺多的。”

‍本以为婆婆能熄火,结果却是火上浇油。

婆婆觉得她好不容易积攒了那么多,就被便宜贱卖了,心里既心疼又生气,直接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

海清赶紧低头认错挽留婆婆,才将一场婆媳大战扼杀在萌芽中。

婆婆她们爱囤积物品,其实是和她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她们大部分都经历过饥荒或者社会动荡,家徒四壁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


朝不保夕的不安定感,让她们对物质极端的吝啬,还有强烈的占有欲。

她们会留住孩子从小到大的物件;舍不得扔掉任何一件旧衣服; 留下一些物品以防万一哪天用到。

在她们眼里,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来之不易,不能轻易丢掉。

这种习惯延续了几十年,并不是我们几句话就可以消解的。

一旦处理不好,婆媳矛盾一触即发。

生活中,这样的婆婆比比皆是。

同事倩倩经常向我抱怨,家里过时的物品太多了。

每次她收拾一番扔掉,都会被婆婆无声无息地捡回来,还藏了起来。

这时候就特别尴尬,你说老人,就会引发婆媳矛盾;

不说自己心里还不舒服,天天看着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心情瞬间不美丽了。

无论是电视剧中的海清,还是生活中的同事,她们只是一味地让老年人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没有去理解老人行为背后的需求。

看似整理家务的分歧,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同年代人的感情需求不同。

《整理家,整理亲密关系》中认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世界。 不要以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人,就共处于同一时空。

对于长辈爱囤东西、舍不得丢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尊重、不打扰。

在整理家务时,我们要仔细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

如果老人有腰椎病、心血管疾病等,他们需要的物品就不要放在低处,而是放在不需要弯腰就可以够到的地方。

对于老人日常需要更换的物品,不妨新旧物品衔接一段时间,让老人和旧物有时间告别,再建议老人丢弃。

一些危险物品,对孩子以及他自己健康和安全不利,以此说服她们。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

你整理家务的态度,多了对老人的尊重和包容。

老人也会理解你的苦心,从而听从你的建议。

下一次整理家务,不妨试着去照顾老人的情感和习性,你会发现解决婆媳矛盾如此简单。



前两年,“扶弟魔”这个词火了。

无论是《欢乐颂》里的樊胜美,还是《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她们都拥有同一款父母。

她们的父母严重的重男轻女,眼睛里只有弟弟。

弟弟在家什么也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足足一个小少爷。

而姐姐呢?家里的家务被承包了,吃饭穿衣都排到最后面,在家里如同丫鬟的存在。

父母以为这是对儿子的爱,爱他就供着他、养着他。可实际上呢?

姐弟俩长大后,完全走向了人生的两面。

天天做家务的姐姐,长大后却成就了一番事业;

弟弟变成了好吃懒做,除了啃老,还要啃姐姐的混世魔王。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样的结果是她们父母没有预料到的。

从她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参与家务会让孩子的将来过得更好。

而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长大后不仅无法独立的生活,还会成为家庭的累赘。

现在很多家长,虽然没有了重男轻女思想,但是常常以孩子学业重要为由,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家长以为等着孩子上了大学,自己就会主动做一些事情。殊不知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戒除。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参与整理家务的习惯。

《整理家,整理亲密关系》中讲到:

让孩子参与到整理家务中来,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生活自理能力。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新闻,一对美国夫妇,将十二个孩子全部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而且大多数是研究生。

这些孩子取得骄人的成绩,和他们从小的生活习惯分不开。

妈妈在采访中透露,这些孩子3岁时,便开始做家务,要学习简单的整理和收纳;四岁的时候,简单的整理和收纳已经做得非常熟练;

从他们识字开始,学着做菜,而且要做出够吃的饭菜;八岁的时候,已经开始自己洗衣服。

从小参与家务整理,让他们变得自律,对生活有掌控感,更易于取得成功。

哈佛大学曾对400多名少年进行了20年的跟踪调查得出结论:

做家务的孩子,将来会更有出息。

从小善于整理家务的孩子与不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是15:1,收入高出20%,家庭更美满,心理疾病患病率更低。

参与家务的好处不仅仅如此,它还会让孩子内心更有秩序感,更加独立自主。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走上社会更能独当一面。

作为父母,盼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如多花一些心思,让孩子多多参与家务中来。



萧伯纳说: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家务劳动,把这些缺点和隐藏的爱完全呈现出来。

表面上看似脏乱、不协调的家,实则是我们经营人生关系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夫妻双方不同的生活理念,还是两代人不同的收纳方式,甚至是孩子是否参与家务,都是我们经营人生的重要课题。

《整理家,整理亲密关系》正是通过家务劳动这件普通事,透过物品的整理,去了解家庭关系,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唯有将自己的小家整理舒适了,你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去干一番大事业。

点个❤️,用心整理一下自己的家,去经营好属于自己的生活。

作者 | 小柒,记录自己,书写生活,一个爱读书的80后女子。

排版 | 郑向北

图片 |图虫创意

最好的赞赏,就是“在看”和分享,让生活更有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吉林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正厅长级)张兆义,已赴松原市履新

吉林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正厅长级)张兆义,已赴松原市履新

鲁中晨报
2025-11-12 13:27:02
广西南宁某女状元 200 多页小说的瓜,为何让人生理性不适?

广西南宁某女状元 200 多页小说的瓜,为何让人生理性不适?

桌子的生活观
2025-11-12 12:30:13
常州小米汽车路边爆燃 消防灭火后只剩空壳 车主:车里携带的锂电池着火

常州小米汽车路边爆燃 消防灭火后只剩空壳 车主:车里携带的锂电池着火

三湘都市报
2025-11-11 13:25:43
建造8万吨航母的能力归零,连拆除核动力航母的能力也丧失了?

建造8万吨航母的能力归零,连拆除核动力航母的能力也丧失了?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14:38
山姆始料未及,阿里味被抵制,风向变了,中产想要的,阿里给不了

山姆始料未及,阿里味被抵制,风向变了,中产想要的,阿里给不了

王新喜
2025-11-10 11:36:16
涉台湾问题,日本前首相驳斥高市早苗:少插手别国内政

涉台湾问题,日本前首相驳斥高市早苗:少插手别国内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2 12:32:20
第二个“默克尔”出现,给欧洲指了明路!中方对其发出邀请

第二个“默克尔”出现,给欧洲指了明路!中方对其发出邀请

军机Talk
2025-11-12 14:40:33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虽然毛主席享年83岁,保健医生却说:其实毛主席不具备长寿条件

刘哥谈体育
2025-11-12 09:18:23
13岁被侵犯,30年无性婚姻,这个女人是疯子、天才!却治愈了千万人

13岁被侵犯,30年无性婚姻,这个女人是疯子、天才!却治愈了千万人

十点读书
2025-11-11 12:24:39
A股大跌的原因找到了,杠杆、北上资金出逃超1000亿

A股大跌的原因找到了,杠杆、北上资金出逃超1000亿

风风顺
2025-11-12 01:00:03
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就要收拾美国

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总账,第一个就要收拾美国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12 11:40:10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孙杨泪崩!34岁大白杨落下英雄泪,全运会2个项目全进决赛太难了

嘴炮体坛
2025-11-10 18:27:22
医保限额真是个天才思路,完美解决医保资金问题

医保限额真是个天才思路,完美解决医保资金问题

挪威Talk
2025-11-12 13:06:02
顶级潜伏者:吴石仅排第5,钱壮飞排第2,第1名老蒋到死都没明白

顶级潜伏者:吴石仅排第5,钱壮飞排第2,第1名老蒋到死都没明白

白面书誏
2025-10-31 09:20:02
反转!3岁幼童偷上千零食:门店老板还原真相,赔60又退50给家长

反转!3岁幼童偷上千零食:门店老板还原真相,赔60又退50给家长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1 22:16:23
浙江女子参加婚宴酒席,回礼礼物令人羡慕:随礼至少3000以上

浙江女子参加婚宴酒席,回礼礼物令人羡慕:随礼至少3000以上

心轩专栏
2025-11-10 23:22:56
陈锦鸿也没想到,那个被医生诊断智力问题的儿子,如今活成了这样

陈锦鸿也没想到,那个被医生诊断智力问题的儿子,如今活成了这样

科学发掘
2025-11-03 13:46:43
山东金牌第一仍有突破!今日篮球五场比赛,未来双塔值得期待

山东金牌第一仍有突破!今日篮球五场比赛,未来双塔值得期待

曹焋解说
2025-11-12 13:13:27
联合国五常驱逐舰差距断崖:美国71艘,俄罗斯11艘,中国令人意外

联合国五常驱逐舰差距断崖:美国71艘,俄罗斯11艘,中国令人意外

顾史
2025-11-09 20:17:30
红色警报!梅根向贝索斯发起“攻势”,全网替桑切斯捏把汗!

红色警报!梅根向贝索斯发起“攻势”,全网替桑切斯捏把汗!

乡野小珥
2025-11-12 00:01:28
2025-11-12 16:04:49
盖娅Uni心理学
盖娅Uni心理学
关照自我与成长泛心理学
2860文章数 17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冬季光照减少,如何科学补钙促长高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年度大作《COD22》预载现已开启!11月14日开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