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业务“下家”敲定。
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中国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根据协议条款,博裕将向星巴克支付约40亿美元,以获得合资企业最多60%的股份。而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
![]()
星巴克表示,其中国零售业务估值预计将超过130亿美元,这一估值包括交易所得款项、公司剩余的40%股权,以及未来十年授权费的预期价值。
合资公司总部在上海
星巴克在中国门店将拓展至20000家
星巴克方面表示,此次战略合作开启了星巴克深耕中国市场26年后的全新篇章。
据了解,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秉持共同的发展愿景,双方将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我们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打造卓越的伙伴(员工)体验与世界一流的顾客服务,携手谱写星巴克在中国发展的全新篇章。”
![]()
博裕投资合伙人黄宇铮表示:“我们既认同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也看到了为中国顾客带来更创新、更本土化体验的巨大机遇。基于这一共同的信念,我们将与星巴克协作,融合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业的领导力与博裕深度的本地市场洞察,致力于加速增长,为更广大的中国消费者缔造卓越的咖啡体验。”
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表示:“在星巴克中国当前健康的发展势头下,与博裕的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助力我们充分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推动中国精品咖啡行业的进一步升级与发展。此次合作彰显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新阶段发展的坚定承诺。”
星巴克利润率明显下滑
中国市场明显回暖
财报显示,在截至9月的第四财季,星巴克业绩表现与LSEG数据统计的分析师与其相比:
星巴克营收95.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93.4亿美元;公司每股盈利52美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6美分;公司营业利润率降至2.9%,而去年同期为14.4%。
此前,星巴克已经经历了多个季度的销售额下滑。为了打破业绩下滑的僵局,星巴克新任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在去年8月临危上阵,并启动了一项名为“回归星巴克”的品牌重塑计划。
自担任CEO职位以来,尼科尔已关闭了全球数百家门店,简化了菜单,并努力加快服务速度。
该公司声称,作为品牌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其在第四财季已经关闭了627家门店。尼科尔向分析师表示,本季度标志着星巴克美国业务的“转折点”。
![]()
然而,星巴克高管们表示,考虑到咖啡豆价格居高不下,这一成本问题预计将在至少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内成为不利因素。今年,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全球价格涨幅已经超过20%,而在2024年更是上涨了70%。
财报显示,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比销售额增长了1%,但在其最大的市场——美国,可比销售额持平,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额则有所下降。
这表明,随着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以及通货膨胀挤压了消费者的预算,美国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方面的支出愈发谨慎。
而在中国——星巴克在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市场,该公司报告称同店销售额增长了2%,这一指标在上个季度刚刚恢复增长,表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近几个月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降低了非咖啡产品的价格,并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和本地特色产品。
不过,在以瑞幸为代表的众多本土咖啡品牌的竞争压力下,星巴克已经准备出售其在中国业务的部分股权。在财报电话会上,星巴克CEO尼克尔强调,星巴克仍将要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数量的股权,并称已经收到多个合作伙伴的收购兴趣,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博裕今年收购北京SKP约45%股权
是蜜雪冰城、宁德时代等的基石投资者
博裕投资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站在私募股权、公募股权、不动产和基础设施、风险投资和可再生能源平台的前沿。该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利用全球网络和针对特定市场的洞察力来寻找、评估和利用跨市场的高信念投资机会。
博裕资本深耕中国市场,是布局全球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在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
2011年,也就是博裕资本成立不到1年的时候,博裕资本投资了日上免税行的部分股权,后来日上免税被中免集团收购。
2012年,马云在中方财团的支持下募资,从雅虎回购阿里巴巴的股权,完成了阿里巴巴上市前最重要的一次股权重整。后来的信息显示,这个中投领头的财团里就有初出茅庐的博裕投资。
除了阿里巴巴,博裕还曾参与过网易云音乐、完美日记、药明康德等明星项目的投资。
今年,博裕在中国消费品领域开启“扫货模式”。
2025年5月,博裕资本收购北京SKP约45%股权,交易估值达40亿~50亿美元,展现其在大额并购与高端零售领域的操盘能力。
今年上半年,蜜雪冰城(港股名称:蜜雪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明星公司扎堆上市,在它们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上,都能看到博裕的名字。
![]()
所以对于此次合作,星巴克可谓优中选优。
当然作为优质卖家,星巴克有这样的底气。10月30日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星巴克在2025财年全年(截至2025年9月28日),门店数量在季末突破8000家,中国市场净收入高达22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近5%。尤其是第四财季,中国业务同店销售增长了2%,交易量则增长了9%,成绩亮眼。
星巴克找到深耕中国的资方合作
接下来应是加速推动本土化发展
早在2024年7月底,星巴克在全球股东会上首次放出明确信号——正探索在中国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今年7月,星巴克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透露,超20家机构对收购感兴趣。
一年多来,市场传闻不绝于耳,到8月底,包括博裕资本在内的五家投资机构进入名单。决赛圈里的候选者也瞬息万变。10月,又有消息称博裕资本和凯雷集团进入最后一轮竞逐。
一位投资机构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无论是否笑到最后,只要拿到这项收购案的入场券,就是实力的象征。因为收购星巴克的股权,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资源。
倪睿安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
华福证券大消费首席分析师刘畅分析,目前国内市场咖啡饮品竞争激烈,星巴克找到资本方合作后,接下来的方向应该是加速推动本土化发展。
星巴克有麦当劳中国和百胜中国两位前辈的丰富经验可以学习。2016年,运营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百胜中国从百胜餐饮集团(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YUM)拆分,同时引进春华资本等本土投资者。2017年,麦当劳中国将内地和香港所有店面的特许经营权出售给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和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凯雷投资,变身金拱门。
麦当劳中国和百胜中国引入本土化资本方后,都加快了中国市场的开店速度。
2017年,麦当劳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超2000家;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初,门店数量近8000家。2016年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的门店在7000家左右,如今仅主品牌肯德基就有超过12000家门店。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新华财经、都市快报、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新华日报等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