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是一门助人的学科,这也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许多心理学工作者之所以选择心理学大都因为心中有深刻的助人理想。心理学的助人行为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在私密、安全、温馨的空间里,心理专家和求助者深入沟通交流,一起梳理求助者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激活求助者自身的勇气和能量。看着一个个生命走出阴霾,重新灿烂,是心理学工作者的愿望和欣慰。当然,心理学工作者不仅希望助人,而且希望能帮助很多很多人。于是有人著书立说,传播心理学助人技巧;有人开办讲座,助人自助;企业组织则统一实施 EAP,将助人服务覆盖到每一个成员。
无论是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还是一对多的心理知识、技能的讲授和传播,易普斯看到心理学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助人的目标。那么,怎样让心理学的助人功能获得更大发挥呢?经验告诉我们,当一项工作得到国家、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其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同时其积极影响也将惠及更多人群。
回顾最近 5 年,易普斯发现国家对心理学在社会层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加上若干重大事件的推动,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发展脉络。2006 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07 年,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008 年,汶川重大地震后全国性的心理援助将心理学应用第一次呈现在大众视野。2009 年,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班组长的任职条件 “关心爱和团结员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身心健康。”
2010 年,玉树地震后的心理援助显现国家成熟的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急预案。2010 年,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群众工作会议讲话指出:保持员工队伍稳定,帮助员工适应新环境,消除心理上可能出现各种问题。2010 年,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指出:引导员工提高身心健康意识,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从这些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心理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同时,中国心理学应用领域非常关注国际上的发展,对国外的经验扬其精华,弃其糟粕,兼容并收。除了关注到起源于美国的 EAP 项目在国内外企业组织中的成功应用之外,目前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心理资本、心智资本增值和应用也引发国内各方面的思考。美国管理学大师 Fred Luthans 教授提出的心理资本 (PsyCap) 在美国企业组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对组织员工和各界人士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内的一些企业组织也关注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积极作用,在 EAP 项目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实施 PCA (员工心理资本增值) 项目,从潜能提升的角度关注员工心理疏导。Luthans 提出的心理资本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关注并实践,尤其是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心理资本备受推崇。
基于国家近年来在心理工作领域的各种导向和国际上心理资本应用的兴起,心理学应用,尤其是 EAP 已经在整个社会层面实现了重要价值,并且在未来必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
本文摘自《易普斯观察》20周年合订本。主办单位易普斯咨询成立于 2001 年,是中国 EAP 行业的领军企业与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秉持 “让生命更灿烂” 使命,为千万个体及各类组织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凭借全链条服务能力与丰富实践经验,易普斯多次荣获行业权威奖项,持续通过《易普斯观察》分享前沿研究与案例,助力职场心理健康生态建设。了解更多可访问易普斯官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