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时期,庄子和他的朋友惠子站在濠水的桥上。
庄子看着水里的鱼,悠然自得地说:“你看这鱼游得多么从容,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立刻反驳:“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不慌不忙地回了一句:“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抓住逻辑漏洞,步步紧逼:“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你肯定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
眼看陷入了逻辑的死循环,庄-子却话锋一转:“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承认了‘我知道’,才来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告诉你,我就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你看,这根本不是一场辩论,而是庄子用他的第一条鱼,说出的人间第一层境界。
不禁想起哲学家傅佩荣读完《庄子》后感慨:“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别的,就是把自己活成一个旁观者。”
庄子一生,画了三条鱼。
你的人生卡在哪一关,就看你还在为哪条鱼烦恼。
这三条鱼,不是鱼,是三面镜子,照出了一个人从挣扎、通透到自由的三重境界。
![]()
01
濠中之鱼:争辩的尽头,是无尽的内耗。
《庄子》里,这两位老朋友的“濠梁之辩”,其实说的是“认知的不同层次”。
惠子是当时著名的逻辑学家,他活在一个由“名、实、利、害”构成的现实世界里。在他看来,知识是用来分析和辩论的。
而庄子,活在一个“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世界里。他感受万物,与万物共情。
当惠子试图用逻辑去框定庄子时,庄子根本不接招。他不是在跟你辩论“真理”,他只是在单纯地表达“我好快乐”。
![]()
就像你对一个从没见过雪的南方人,无论怎么描绘大雪纷飞的壮阔,他的脑海里,可能也只是冰箱里的冰碴子。
你看不管你的道理多么严谨,一旦你试图去说服一个认知层次完全不同的人,你就已经输了。
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德道经》里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意思是,真话不好听,好听的不是真话。善良的人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
你跟领导争论方案的对错,跟伴侣计较谁付出更多,在网上跟陌生人彻夜对线。
你以为你在追求真理,其实你只是在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消耗。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人生99%的烦恼,都来自于跟那些本不必交谈的人,多说了几句废话。
![]()
02
涸辙之鲋:生存的压力,会关闭你所有的格局。
《庄子·外物》里,讲了第二条鱼,一条快要渴死的“车辙里的鲫鱼”。
庄子穷得揭不开锅,跑去跟监河侯借米。
监河侯画了一张大饼,说:“没问题!等我收到封地的租金,马上就借给你三百金!”
庄子听完,脸一沉,讲了这条鱼的故事:
“我昨天在路上,听到有鱼在呼救。我低头一看,车轮碾过的洼地里,有一条小鲫鱼。我问它怎么了,它说:‘我快渴死了,求你给我一斗水活命!’”
“于是我对它说:‘好啊!我正要南下游说吴王和越王,到时候我引来西江的水救你,好不好?’”
“那条小鲫鱼听完,有气无力地对我说:‘等您引来西江的水,您还不如直接去咸鱼干的铺子里找我吧。’”
![]()
你看,当一条鱼连下一秒的生死都无法确定时,你跟它谈江河湖海的星辰大海,是一种何其残忍的傲慢。
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写照呢?
老板跟你谈理想,谈情怀,谈未来,就是闭口不谈加薪;
各种文章都在教你提升格局,拥抱变化,终身学习;
但你每天一睁眼,脑子里只有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和父母的医药费。那个困住你的“车辙”,就是现实的生存压力。
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说:“贫穷,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它会慢慢剥夺一个人的心气和希望。”
为了保住工作,你忍受着不公,不敢辞职;为了几毛钱的折扣,你花费半天时间在APP上做任务;为了省一点钱,你放弃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成长和体验。
一个人最大的悲剧,不是没有水,而是每天醒来,眼睛里只看得见那快要干涸的一点水。
你的全部心力,都被用来“求生”,而忘记了去“生活”。
![]()
03
北冥之鱼:挣脱束缚,你的世界原来如此辽阔。
《庄子·逍遥游》的开篇,描绘了那条最伟大的鱼,叫作“鲲”。
当这只巨鸟迁徙到南方的天池时,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而上,直达九万里的高空。
而在地面上,那些小麻雀、小知了,却在讥笑它:“我们一使劲就能飞到榆树上,有时飞不上去,掉在地上也就算了。它干嘛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去呢?”
你看,麻雀的认知,永远无法理解鲲鹏的世界。对麻雀而言,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就是它世界的全部疆域。
而鲲鹏,见过天地之大美,它的志向,在九天云外。
一个人走向真正强大的开端,就是有勇气从麻雀的视角,切换到鲲鹏的视角。
![]()
当你还在为一次升职的失败而沮丧时,有人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十年后的行业变革;
当你还在为一段感情的结束而痛苦时,有人已经把它当成了自我成长的一段必经之路;
当你还在为别人的评价而内耗时,有人早已把这一切,都当成了飞向高空时,耳边无关紧要的风声。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说:“多数人在二三十岁就死了,因为过了那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活成麻雀,还是活成鲲鹏,全在于你的选择。
放下那些毫无意义的争辩,摆脱那些迫在眉睫的焦虑,把你的视线从地面的车辙,抬向九万里的高空。
![]()
庄子画下的这三条鱼,就是人生的三重境界。
大多数人,都活得像第一条鱼,困在与人争辩对错的“濠梁”之上,虚耗生命;
还有一部分人,活得像第二条鱼,困在生存压力的“车辙”之中,苟延残喘。
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挣脱束缚,把自己活成第三条鱼的模样,跳出井底,遨游天地。
不再与夏虫语冰,不再与井蛙语海。因为你知道,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愿你我早日读懂庄子的这三条鱼,不与烂人争辩,不为琐事忧心,扶摇直上,去看一看属于自己的、九万里的风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