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底,曾在 2019 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走红的李七月,在总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王牌节目《中国三农报道》完成首秀。这档被誉为 “三农版《新闻联播》” 的主流节目,迎来了这位以沉静真挚风格著称的主持人。此次亮相并非简单的节目排班调整,而是 CCTV-17 对核心主持阵容的重要升级,标志着沉寂一段时间的李七月正式跻身频道中坚力量,开启职业新征程。
![]()
首秀表现:政策解读专业通透,故事播报共情力拉满
李七月的首秀全程保持沉稳基调,既无刻意的话题营造,也无新主播的紧张感,与《中国三农报道》的权威调性高度契合。节目中,她率先播报秋粮收购政策解读环节,面对 “最低收购价执行标准”“市场化收购补贴” 等专业术语,处理得条理清晰。
她没有照搬政策原文,而是通过 “农民卖粮能拿多少补贴”“不同产区收购价格差异” 等通俗表述,将复杂政策转化为观众易懂的信息,语速平稳且重音突出,既保证了新闻的权威性,又兼顾了传播的实用性。镜头前,她坐姿端正,眼神坚定,手部动作简洁克制,尽显央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
当节目切换至返乡青年特色养殖的专题故事时,李七月的风格完成自然过渡。讲述青年放弃城市工作、扎根农村创业的艰辛时,她语调放缓,眼神中透着理解与共情;提及养殖项目获得丰收、带动村民增收时,她的语气多了几分轻快与欣慰。这种 “跟着故事情绪走” 的播报方式,打破了传统新闻的客观抽离感,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创业者的悲欢,网友评价 “她的声音里有温度,能穿透屏幕触达人心”。
职业积淀:多元经历铸就独特优势,差异化突围豪华主持天团
《中国三农报道》的主持阵容堪称 “央视三农天团”,高凡以幽默接地气的风格见长,擅长用互动式表达解读三农资讯;张祎凭借明快犀利的节奏,成为政策播报的中坚;孟语凡与郭嘉宁则以亲和力出圈,深受基层观众喜爱。李七月的加入,并非简单的 “锦上添花”,而是凭借多元职业经历开辟了独特赛道。
![]()
在 CCTV-1《等着我》担任寻人团团长的经历,让李七月直面无数人间悲欢。她曾在节目中陪伴求助者寻找失散数十年的亲人,在情绪崩溃的现场保持专业克制,同时用温柔的语言疏导对方情绪,这种经历锤炼出她极强的情感感知与共情能力。董卿曾评价她 “身上有种可贵的感受力,能让别人感同身受”,这一特质在三农故事播报中尤为珍贵。
而在 CCTV-4《远方的家》担任出镜记者的岁月,让她积累了扎实的基层经验。她曾行走于全国多地山川湖海,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采访,与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熟悉农村生活的细节与农民的真实需求。这种 “从田间走来” 的经历,让她与纯粹演播室出身的主持人形成鲜明区别 —— 当其他主持人专注于信息整合传递时,李七月能让宏大的三农叙事与个体的真实生活产生连接。
![]()
播报养殖产业政策时,她会自然提及 “养殖户最关心饲料成本与销路”;解读乡村振兴政策时,能联想到 “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这种自带的 “落地感” 让报道更具说服力,也让观众相信她讲述的不仅是稿纸上的文字,更是她真正理解的生活。
频道契合:从 “支援力量” 到 “核心担当”,精准匹配三农传播需求
李七月此前曾回应调入 CCTV-17 的初衷,除了老领导的器重,更源于 “新频道需要支援” 的责任担当。这番谦逊表态背后,是她对三农传播价值的认可 ——CCTV-17 以 “人” 与 “土地” 为核心,聚焦乡村振兴、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需要的正是有情怀、懂基层、能共情的讲述者。
![]()
从早期主持《大地讲堂》,到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再到如今入驻《中国三农报道》,李七月在 CCTV-17 的角色逐步升级。她曾在《我的家乡我代言》节目中,深入乡村挖掘特色产业故事;在《我的宝藏 “村晚”》中,以 “村晚宣传员” 身份展现乡村文化魅力,这些经历让她对三农领域的认知不断深化,也让频道看到了她的潜力。
《中国三农报道》前身为《乡村振兴资讯》,改版后以 “权威政策解读、深度调查报道、有温度的三农故事” 为核心定位,覆盖农村群众、基层干部、三农专家等广泛受众。李七月的加入,恰好弥补了节目在人文叙事上的需求 —— 她既能精准传递政策信息,又能让三农故事更具情感共鸣,这种 “专业 + 温度” 的双重特质,与节目定位形成完美契合。
![]()
网友的反馈也印证了这种适配性,首秀后不少观众留言 “终于有主持人能把三农故事讲得这么动人”“听她播报,仿佛看到了乡村的真实模样”。这些评价背后,是李七月用职业积淀换来的认可,也证明了 CCTV-17 的重用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风格契合与能力匹配的精准选择。
行业启示:静水深流的成长,定义央视主持人新标杆
在央视这个不断求新求变的舞台上,李七月的崛起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成长范本。她没有依赖流量炒作,而是通过一档档节目积累经验,从外景记者到演播室主持人,从文艺类节目到三农领域,每一步都走得扎实沉稳。
![]()
作为中国反拐义务宣传员,她将公益情怀融入职业底色;作为资深主持人,她始终保持谦逊学习的态度,在三农领域不断深耕。这种 “不疾不徐、厚积薄发” 的成长路径,让她在浮躁的行业环境中显得格外清醒。
![]()
如今的李七月,既保留着文艺主持人的细腻感知,又具备了新闻主播的专业严谨,更拥有基层记者的接地气特质。这种多元融合的风格,不仅让她在《中国三农报道》的主持阵容中脱颖而出,也为央视主持人的发展提供了新可能 —— 真正的 “重用” 从来不是喧嚣的登场,而是基于能力与价值的认可,是静水深流般的积淀与绽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