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高地,始终将科技与创新置于城市发展的核心位置。
江宁作为南京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最大的区,创新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PART 01
科技创新,为江宁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天车你听过吗?对,可以理解为在天上跑的车。位于江宁开发区的江苏道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和大家在超市等场景看到的那种简易方案不同,道达智能研究的“天车”要复杂得多。产品主要用于半导体生产车间,为了完成半导体晶圆在生产工序间的高效流转,车间还对无尘化、速度、精度和连续性等多方面提出了很高要求。
比如,有些工序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早不了也不能慢。
目前该公司的OHT智能天车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空中搬运机器人可实现直线速度5.3m/s。
前不久,该企业还成功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
要说这两年哪个产业最火,机器人绝对是其中之一。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个行业的隐藏王者。
机器人哪个部位最重要?换个问法:当你面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是真人另一个是外形无限接近真人的机器人,该如何辨别?
当然要看动作协调度了!是的,“除了大脑外,最重要是关节”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创立于2022年9月的因克斯,位于南京江宁区。公司聚焦具身智能领域,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的初创企业。创始人毕业于南航,在经南航创业孵化中心孵化后才创办了公司。
行业前景如何?“关节模组占据了整台机器人超过50%的成本”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当然是前途无量!
公司产品市场占用率也可以!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庄的半程马拉松赛道被载入史册——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在此鸣枪开跑。在此次赛事中,超过半数参赛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产品均来自因克斯。其中,获得冠亚军队伍的机器人更是全身的所有关节均使用了因克斯的产品。
产业有上下游,创新也是。
![]()
位于江宁麒麟的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1月,属于创新平台也就是孵化器,是中科系麒麟区域创新生态链中支撑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一环。
研究院主要聚焦新型疫苗、抗体和分子诊断等方向关键理论和技术创新与产品创制,目标是打造国家级生命健康原始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
一方面,该院会与现有机构或大型企业进行合作研究,比如现在已经与南京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试剂盒。
另一方面也能孵化出新的初创型企业,是成果转化的另一种途径。
在江宁,创新也不止于科技创新!
PART 02
文旅创新,为江宁添光加彩
![]()
谁能想到,曾经平平无奇的佘村,这几年火爆了起来!为什么?作为“金陵古风第一村”,佘村拥有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古民居文化资源。
只要会运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佘村在深挖“三山两湖”生态与明清古建资源,修复矿山、保护文脉的基础上,以“村咖”为切口,融合汉服、非遗、民宿等业态,构建长长的“吃住行游购娱”链条。
![]()
背后还有一条创新举措很关键:在利益共享机制之下,原住民和游客融为一体,体验感更强!
相比两年前,无论业态、界面还是面积,都有很大提升。如果你还没来过,或者好久没来了,在这个秋天来一趟吧!
![]()
谁又能想到,曾经备受矿坑困扰的牛首山,如今成了刷屏社交平台的“南京文旅新顶流”。
在遥远的1937-1958年期间,牛首山西峰山体经历过两次破坏性的开采,形成了一个60多米深的矿坑。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矿产资源枯竭,矿山才算最终关停。
2012年9月起,随着环保工作越来越受重视,牛首山在“生态修复、文化修补、再现奇观、再造奇迹”思路的指导下,启动了大刀阔斧的“整容”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2015年10月,焕然一新的牛首山正式开放。历史悠久的牛首山,叠加这次创新性整修带来的“佛教文化与现代艺术交融的圣地”这一标签,开启了流量持续攀升的通道!
![]()
创新发展的牛首山,不仅局限于前面提到的建筑美学式修复,后期运营方面也有发力:以“文化+科技”的方式打破体验边界,让牛首山从宗教朝觐地,变成了兼顾文化体验、艺术欣赏、休闲放松的综合文旅目的地,文化厚重感与自然观赏性双重拉满!
文体不分家,携手激活城市发展新动能。
![]()
随着苏超联赛的持续火爆,江宁也通过消化、利用,将所见变所为,创新性推出“小江联赛”。
更加接地气“小江联赛”跨度3个多月,主要包含主客场单循环积分赛、四强淘汰赛及决赛。
![]()
同时,8人制足球可以摆脱对专业球场的依赖,也给观众带来更加沉浸的体验,场边的你距离球场很近。没了看台隔阂,站在场边几乎能看清球员的跑位细节,能听到他们的战术呼喊,甚至能在球员进球后近距离击掌庆祝——这种“在场感”,是其他赛事难有的沉浸体验。
火热进行中的“小江联赛”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同时还是展示江宁生态之美、带动周边消费的“文旅+体育+社区活动”的特色IP!
PART 03
政策创新,默默为江宁高科技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
很多人喜欢溯溪,创新也可溯。企业创新往上是平台创新,平台创新往上是高校创新。
为深化校地融合,江宁区近年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主动打通高校院所创新资源的溢出与落地通道。通过试点“揭榜挂帅”机制,引导高校精准对接江宁重点产业发展及企业转型升级的“一线需求”,联合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去年底,校企协作就培育出这样的成果:徐工集团凯宫重工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凯宫1号”机械装配式电力沉井掘进机,正式下线并顺利通过了验收!
最南京是秦淮,说的是文化和旅游;最南京是鼓楼,说的是政治和教育;最南京是江宁,说的是产业和创新!
我们有理由相信:江宁将持续以创新赋能,推动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文旅业态多元升级,夯实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