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一架安-124巨型运输机悄然降落在德黑兰梅赫拉巴德机场,舱门打开,伊朗革命卫队迅速封锁现场,重型卡车连夜运走那些被严密包裹的“神秘货物”。
这已是一个月内俄罗斯向伊朗发起的第三波密集空运,而卫星影像显示,这些运输机均从俄罗斯军工重镇起飞,飞行途中全程关闭信号器,航线隐蔽得如同幽灵。
![]()
俄罗斯的“空中生命线”为何此时全开?
答案藏在运输机的货舱里,安-124“鲁斯兰”运输机最大载重150吨,能塞进拆解的战斗机甚至S-400防空系统发射车,这次俄罗斯送去的,正是伊朗梦寐以求的两大王牌——S-400防空系统和苏-35战斗机。
对伊朗来说,这条“空中生命线”堪比雪中送炭。其空军主力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制F-14战机,面对以色列的F-35隐形战机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而S-400的400公里防空半径足以覆盖伊朗核设施等关键目标,苏-35的1600公里作战半径更能将以色列全境纳入威慑范围。
![]()
普京的战略算计:用伊朗牵制美国,为乌克兰战场减压
俄罗斯自己正面临乌克兰战事吃紧,为何不惜动用顶级战略资源支援伊朗?背后是一盘“一石二鸟”的大棋,2025年1月,俄伊签署60亿欧元全面战略协议,伊朗已向俄罗斯提供大量“沙赫德-136”巡飞弹用于乌克兰战场。
此时武装伊朗,既能通过“石油换武器”绕开西方制裁,更能在中东开辟第二战场——一旦伊朗拥有反制以色列的能力,美国势必分散精力,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压力将大幅减轻。这种“围魏救赵”的策略,直戳美国同时应对两场危机的软肋。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安全会议上直言,俄伊合作“直接威胁以色列生存”,甚至威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作为报复。
![]()
但警告难阻装备落地。S-400系统搭配伊朗自研的“巴瓦尔-373”,可形成高低空全覆盖的防空网;苏-35配备的“雪豹-E”雷达能探测400公里外目标,足以与以色列F-35抗衡。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俄伊早已摸透制裁套路,通过里海通道、第三方公司中转等手段规避封锁。而沙特、阿联酋等国见状已加速军备竞赛,中东正滑向新一轮力量重组。
尽管外表的合作 sempre看似牢固,但俄乌的关系却始终掩藏着深不见底的裂痕,伴随伊朗对俄方延迟的苏-30战机的交付的不满不断的升级,两国在叙利亚问题的利益的冲突也日益明显起来,基于伊朗的实力相对的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可战胜”了,俄罗斯此次对伊的“倾囊相助”就更具有可控性了,而伊朗内部亲美势力的存在,也让合作充满变数。
在对伊朗的外部压力日趋加大背景下,两国都将相互的“利益之桥”作为目前最为可靠的“共同的命运之链”,各自的“命运之链”都将越来越深入地“纠缠”在一起,相互的依存程度也将越来越高。
![]()
如今伊朗正处于美以的双重夹击之中,若不借助俄方的“盾牌”,恐难以抵御外来的一切打击,而俄方也正经历着中东的“大转变”,若不借助伊方的“支点”,就难以维持其在中东的相对的影响力。
运输机的引擎声渐渐消散,德黑兰的夜空恢复平静。但这场无声的军火交割,已让中东棋局悄然倾斜。接下来,就要看以色列的F-35敢不敢闯入S-400的射程,以及美国的制裁大棒能否打断这条暗流涌动的“空中桥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