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京剧大师裘盛戎先生诞辰110周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将于本周日(11月9日)20:00播出纪录片《百年巨匠—裘盛戎》。
![]()
《百年巨匠—裘盛戎》深情纪录了京剧大师裘盛戎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艺术人生。
裘盛戎(1915年—1971年),中国京剧净行艺术巨匠,裘派艺术创始人,对京剧花脸行当的发展影响深远。他出身梨园世家,父亲裘桂仙是清末民初著名铜锤花脸。裘盛戎自幼受家庭熏陶,四岁起随父出入戏园,八岁正式学艺,在父亲严苛教导下打下了坚实根基。1927年,12岁的裘盛戎进入富连成科班“盛”字科深造。七年的科班训练中,他系统掌握了铜锤、架子和武花脸的全面技艺,并通过大量舞台实践崭露头角。在艺术探索中,他突破科班禁忌,观摩学习周信芳等大师的表演,这种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贯穿其艺术生涯。
1933年出科后,裘盛戎经历十年磨砺期。在倒仓变声的困境中,他根据自身条件潜心钻研,融合各家之长,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他成功扭转了传统花脸直腔直调的唱法,创立了以韵醇味厚、声情并茂著称的裘派艺术,极大丰富了花脸行当的表现力。1944年,他与花脸宗师金少山合作录制《真假李逵》,以韵味独特的唱腔和精湛表演赢得认可,标志其艺术地位的确立。1947年,裘盛戎创立“戎社”,成为继金少山后第二位以净行挑班的演员。他在代表作《姚期》中融合唱念做打,革新传统程式,开创了铜锤花脸“以情带声、韵味取胜”的新风格。他突破传统花脸“黄钟大吕”的直朴唱法,结合自身条件创立立音发声体系,设计出汉调二黄等新板式,使花脸唱腔更具抒情性与戏剧表现力。
![]()
新中国成立后,裘盛戎参与组建北京京剧团,与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并称“四大头牌”。他先后塑造包拯、窦尔敦等经典形象,主演《铡美案》《赵氏孤儿》等剧目,其艺术强调“演人物而非演行当”,通过服装、身段、唱腔的匠心设计,使舞台形象丰满深刻。裘派艺术影响深远,形成“十净九裘”的盛况,弟子方荣翔、再传弟子孟广禄等持续推动流派发展。裘盛戎尽管名满天下,但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与谦逊。他以植根传统、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将京剧净行艺术推向新的高峰,成为百年来的净行泰斗。裘盛戎用一生证明:真正的艺术革新源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更源于对人物灵魂的深入探索。这种创新精神,使得裘派艺术超越时代,成为京剧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
![]()
![]()
本期编辑:蒋巧 I责编:蒋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