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天气难得的好,秋阳西斜,把栾树上满挂的荚果映照得通红透亮,如一朵朵袖珍的火烧云。树下的健身步道上,一个身影迎面缓缓跑来。
和此前我在路上偶遇过的那些活力充沛的年轻跑者不同,眼前的他看起来五十多岁,大约知天命的年纪。
促使我做出判断的,是他身上那种难以描摹,却又无处不在的沧桑感——从面部的松弛,到皮肤的褶皱,再到发丝的斑驳,都已不复青春年少时的新鲜饱满,而更多地呈现出历经岁月侵蚀后的粗砺痕迹,就像一块被浪涌、日晒和风吹反复雕琢的礁岩。四季有其时,人生亦如此,到了这个不上不下的阶段,各方面普遍处于一种日渐失衡与减退的状态,身体似乎突然间变得坦诚了许多,不再试图掩饰那些令人无奈的衰老细节。
算上他一起,短短几分钟内,竟接连遇到三个年纪相仿的跑者。我更愿意视之为一个积极的信号,而非纯粹的巧合,至少说明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里,正有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自我觉醒。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标准,我算是新晋“中年萌新”,因而也能多少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对处在两头不沾的年纪的人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比健康更为重要的了。一方面,自身的机体功能持续老化,另一方面,外界的压力传导却不减反增,矛盾便由此产生,日益凸显。于是乎,保温杯里的枸杞黄芪与加班时的浓茶黑咖啡频繁碰撞交流,混合成中年一族特有的味觉符号;体检报告指标后高高低低一堆扎心的箭头却总是令人忧心忡忡,茶饭不香;因过劳或疾病导致同龄人英年早逝的消息更是不时见诸网络,其中不乏身边熟识的好友,每每闻之,总不免要扼腕吁叹一番。
好在如今社会观念的确也在不断进化。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身边不少朋友不再像以往那样过度沉溺于酒场人情,少了那些既徒添神劳身伤,又有碍家和人安的“觥筹交错推杯盏”“斗酒十千恣欢谑”,无酒一身轻。喜欢熬通宵的夜猫子们也终于痛下决心,定好闹铃,晚上到点忍痛放下手机,强制自己改变不规律的作息。大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纠正不良习惯,取而代之的,是回归家庭,亲近自然。或三五相约,运动怡情,让本已倦怠的身心重新寻回曾经的活力,对抗衰老的曲线。
观念的改变不仅源于身体的告警,也来自认知的提升。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既关乎个人健康,更反映了对待人生的态度。真正热爱生命、认真生活的人,都应该在律己的道路上不断强化自我约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人生下半场,而非早早放弃自己的主动权,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场外板凳上百无聊赖的观众。
那个中年跑者从我身边经过时,可以清晰地听见他深沉有力的呼吸声,如优美的节拍,一张一弛,极富节奏。虽然他的腿脚已不再像年轻人那样轻盈敏捷,迈出的每一步却始终坚定而稳健。我向他致以鼓励的微笑,他转过汗涔涔的脸庞,报以同样灿烂的笑容,原本紧握的右手伸出大拇指向我晃了晃。我心领神会,那是彼此无言的共勉。
目送他的背影渐渐远去,周身散发出一圈柔美而蓬勃的光晕,我突然也有了一种想要奔跑在这落日余晖中的冲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