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闻纵深|万鸟归来 七里海潟湖十年重生

0
分享至

(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阅读提示

前不久,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发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第二批)》,秦皇岛市七里海潟湖生态减灾案例成为收录其中的9个典型案例之一。

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七里海潟湖位于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潟湖、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河北省提升海洋碳汇能力、增强海洋防灾减灾功能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

通过协议退养还湿、微地形改造、岸线修复等生态减灾修复措施,目前七里海潟湖水面面积恢复至2015年的3倍,同时构建起“空—天—地—海”一体化海洋灾害预警监测体系,区域生态功能得到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


七里海潟湖湖面上群鸟飞舞。(摄于2025年10月12日) 费明健摄

退养还湿

水面面积扩大至十年前的3倍

10月20日,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秋高气爽。16时,正值退潮时分,七里海潟湖的低潮高地上,成群的水鸟聚在一起,有的悠闲漫步,有的将脑袋扎进水中觅食。突然一群水鸟腾空而起,引得众多同伴振翅响应,在七里海潟湖上空盘旋,很是壮观。

七里海潟湖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每年10月和11月,都会有大批候鸟飞临这里中转停歇,再向南迁徙。

今年72岁的费明健是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戴河新区护飞队队长。他从小生活在七里海潟湖旁的侯里村,经常拍摄和救助七里海的野生鸟类。

“这些天,我们观测到东方白鹳、白枕鹤等大型涉禽,还有白琵鹭、小天鹅、反嘴鹬等一些体形较小的候鸟。”费明健说,近两年回来的鸟越来越多,去年,七里海潟湖外围布设了一米多高的围栏进行封闭管理,水鸟们有了更自由安全的“驿站”。

七里海潟湖鸥鸟翔集的原生态胜景,是过去十年持续治理和科学监管换来的。

为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海洋灾害防治能力,2016年到2023年,秦皇岛市先后开展了两期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减灾修复工作。

10月21日,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海域科副科长王威龙在电脑上打开七里海潟湖治理前后的卫星地图作对比,其中最直观的变化是潟湖面积的扩大。

“看,在2015年的图上,潟湖里这些密密麻麻的条形区域,都是渔民为养殖鱼虾、海参等修筑起来的围堰;在2023年的图上,它们消失了。”王威龙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向海要经济”的大背景下,围海养殖迅速发展。到2015年,七里海潟湖水面面积缩减至历史规模的14%,仅剩286公顷。

如果说曾经的七里海潟湖是个“脸盆”,到2015年,它已经缩小成一只“小碗”。

七里海潟湖生态空间缩减,直接影响其防灾减灾能力。

“这些人工围堰阻碍了泥沙自然输运,改变了海岸动力平衡,湿地蓄滞洪水能力大幅下降,暴雨时地表径流难以及时消纳,加剧内涝风险,直接威胁周边农田与居民区安全。”王威龙说。

同时,围海养殖还会破坏水生生物和鸟类的栖息环境。围垦侵占候鸟栖息地、破坏鱼类洄游通道,养殖过程中过量投放饲料、抗生素及排泄物积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有害藻类爆发,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减灾修复过程中,工程车进行拆除养殖围堰作业。(摄于2022年9月)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供图

“要修复七里海生态环境,需要退养还湿,最大程度恢复湿地水域面积。”王威龙说。

为此,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通过与养殖户签订退养协议,分两批清退了七里海潟湖内的全部养殖厂房、围堰等构筑物,使潟湖面积扩大至853.47公顷,是修复前的3倍。

修复后,七里海潟湖区域生态功能得到改善。各类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大型底栖生物个体密度平均值,由修复前的每平方米20.71个增加到60.83个,鸟类由13目26科85种增加至15目29科165种。

几乎每天都在七里海周围巡护的费明健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常常拍到一些之前没见过的珍稀鸟类,而这,就是七里海潟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缩影。


10月22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工作人员陈作艺介绍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预警监测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摄

岸线修复

吸收和分散海浪能量增强

10月20日17时,一艘艘运输扇贝的货船驶入位于七里海潟湖纳潮通道的新开口渔港。渔民把传送带架在渔船和货车之间,将船上的扇贝养殖笼用传送带送到货车上。

这条纳潮通道长约1.9公里,是七里海潟湖通往渤海的“门户”。

过去,由于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和养殖池塘废水都排入潟湖内,导致区域水体质量较差,纳潮通道淤积,水体交换不畅,许多垃圾漂浮在湖面上。

“扇贝养殖在渤海近海,海水水质直接影响扇贝产量,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潟湖及上游河道垃圾入海污染海水。”扇贝养殖户刘玉柱说,这几年潟湖里的垃圾少多了,附近海水水质越来越好,扇贝产量每年都在增加。

养殖户有这样的感受,原因之一是七里海潟湖生态减灾修复项目对纳潮通道开展了清淤工作。

“清淤后,水深从3米增加到4.5米。”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是修复项目技术支撑单位,该大队工程师周龙指着新开口渔港一艘货船说,像这样30多米的大型渔船,过去只能等待高潮时靠港,很影响作业效率,现在能随时靠港。

潟湖“门户”扩大,加之潟湖面积增加,纳潮量提升至原来的2.82倍,单位时间水体交换量增加30%以上。

“这样的‘吞吐’能力,可以有效缓解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风险,减少洪水对周边城镇和农田的威胁。”周龙说。

比纳潮通道变化更直观的,是修复后的潟湖岸线。

10月21日,记者驱车沿着七里海岸线公路一路前行。阳光下,潟湖岸边大片大片的盐地碱蓬绽放出火红色彩,像一张张红色的地毯绵延铺展。10月,正是观赏七里海“红海滩”最好的时节。

“要修复多年遭受破坏的岸线,盐地碱蓬是‘开路先锋’,它是‘吃盐能手’,能够改良土壤,帮助修复生态环境。”周龙说。

草只是最靠近七里海潟湖的一层植被。自岸向海,修复岸线按照“乔—灌—草”分层种植模式,先后栽植了刺槐、竹柳等乔木28998株,紫穗槐、绚丽海棠等灌木108113株,芦苇等水生植物37.27公顷,喷播碱蓬植草66.39公顷。

值得注意的是,修复岸线所用的土几乎全部来自拆除养殖池埂的土方,共281.7万立方米。

“这种就地取材、拆旧建新的办法,节省了大量的土方运输成本,实现了生态修复和资源利用双赢。”周龙说。

在后期管护中,对七里海潟湖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水盐运动分析,针对性选择回填种植土,增施腐熟有机肥,调节土壤pH值,保证了植被成活率在90%以上。

2016年至今,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减灾修复项目共实施微地形改造610.52公顷,通过植被种植,将15.61千米人工岸线转化为生态恢复岸线,显著增强海岸线稳定性。

这条生态恢复岸线,是一道防灾减灾的柔性安全屏障,它能吸收和分散海浪能量,降低风暴潮对堤坝和内陆的冲击。


10月20日,七里海潟湖岸边大片大片的盐地碱蓬绽放出火红色彩。 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摄

技术赋能

让湿地保护“耳聪目明”

10月22日,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海洋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预警监测系统查看潟湖的实时监测数据。

“监测系统可以对与海洋生态灾害相关的风向、风速、雨量、温湿度、气压、太阳辐射、盐度、溶解氧、叶绿素a、水体营养盐、海浪等20多项指标进行全天候宏观和微观监测。”技术人员陈作艺说。

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预警监测系统,是河北省首个滨海湿地立体在线监测体系,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些基于气象、湿地、海洋的实时监测数据,极大提升了相关部门对湿地生态防灾减灾的监测能力。

如果说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预警监测系统是“智慧大脑”,布设在七里海潟湖各处的25个监测站,就是为“大脑”采集数据的“眼睛”。

10月20日,站在七里海潟湖的北岸,陈作艺通过调整手机相机焦距,把建在西岸的6号站位监测站拉近。

这是一座陆上监测站,从远处看是一座约四五层楼高的铁塔,在铁塔的不同高度,安装着监测气象、鸟类、涡动通量、植被、土壤的多个功能不一的传感器。这是七里海潟湖的“陆上之眼”之一。

七里海潟湖还有“海上之眼”——海上观测浮标。它位于潟湖中央,看上去是个“随波逐流”的黄色小船。

“海上观测浮标是一种锚定于海上长期、连续、全天候、自动化海洋观测装备,它可以自动、定点、实时对水温、盐度、电导率、pH值、溶解氧、叶绿素a、营养盐、海面波浪等数据进行监测。”陈作艺说。

此外,七里海潟湖上空还常有“空中之眼”无人机执行日常巡查任务。

地质八队的无人机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室一键启动,无人机即可起飞,利用搭载的红外摄像机等设备对七里海潟湖进行全域、高效、精准的智能巡查。

“过去人力巡逻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轮工作,巡逻时间长,覆盖面不全,有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如今,运用无人机,巡查一圈只需要30分钟,主要查看是否有人员违规进入或违规作业,相比人力巡逻,响应快速,处理高效,对潟湖内动植物影响更小。”周龙说。

事实上,2023年以来,上述场景已逐渐成为七里海潟湖湿地海洋灾害预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标配”。

目前,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陆上监测站、海上观测浮标、数值模拟和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手段,秦皇岛市已经在七里海潟湖构建起“空—天—地—海”一体化海洋灾害预警监测体系,让湿地保护从人海战术转向技术赋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七里海潟湖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修复后的七里海潟湖,吸引了众多投资项目落地北戴河新区,2024年该区旅游人数增加至1174万人次。

紧邻七里海潟湖的渔田七里海度假风景区,自2023年运营以来迅速成为热门景区。旅游高峰期,度假村工作人员数量接近千人,为居住在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七里海潟湖地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与保护区管理中心、北戴河新区海洋和渔业局联动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海洋碳汇交易,让七里海潟湖持久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王威龙说。(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宋柏松)

记者感言

让修复治理更凸显“基于自然”

在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七里海潟湖中,一片片低潮高地像潟湖中的小岛,为鸟类提供了觅食、休息的“驿站”。

潟湖中这样高低起伏的地形,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减灾修复过程中人工设计出来的。但这种设计努力追求接近自然,很适合鸟类栖居。

作为我国海岸带保护修复的创新实践,七里海潟湖生态减灾坚持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因地制宜采取修复措施,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响应了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积极倡导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生态与减灾的协同增效。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风险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传统海岸硬质防护工程措施,在经济成本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治理修复向生态化转型的需求愈发迫切。相较而言,红树林、珊瑚礁等海岸带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消浪弱流、促淤保滩,显示出天然“海洋卫士”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国在海岸带地区部署了一系列保护修复项目。许多项目都注重充分发挥红树林、滨海盐沼、砂质海岸、海草床、牡蛎礁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消浪弱流和固滩护岸功能,构建更具韧性、更加安全的海岸带。仔细观察收录进IUCN《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第二批)》的9个案例,无不体现出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山东省威海市好运角创新实施“退养还滩”,在不进行人工补沙的情况下,通过恢复自然水动力条件,成功恢复了18公顷沙滩,展现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强大潜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在海湾修复中,建起外湾“沙滩—生态护坡—防护林”和内湾“红树林—生态护坡”综合生态减灾体系,实现了波高衰减率最高达63.7%的显著成效。

浙江省宁波市花岙岛构建“沙滩缓冲—护岸防护—山体稳固”的生态减灾格局,发展“旅游—文化—渔业”多元化产业,探索出一条海岛高质量发展与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的特色之路。

这些案例表明,生态减灾协同增效不仅技术上可行,还能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滨海地区落地,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韧性海岸的有效路径。

随着全球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认同度不断提高,相信在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实践中,会有更多结合当地特点、运用先进技术、凝聚实践智慧的生态减灾方案涌现出来。

文/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我是局里骨干晋升失利,提交调岗申请的当天,局长紧急约我面谈

秋风专栏
2025-11-11 11:51:21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不旅游只扎根,直接把中国城市当第二故乡?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不旅游只扎根,直接把中国城市当第二故乡?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3 16:15:58
一个玄学真相: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状态

一个玄学真相: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状态

小鬼头体育
2025-11-16 13:56:58
张文宏直言:不管你信不信,老人过了80岁,基本都有如下7个现状

张文宏直言:不管你信不信,老人过了80岁,基本都有如下7个现状

黄河新流域
2025-09-28 13:34:43
董璇没想到,自己辛苦养大的9岁女儿,如今已开始给佟丽娅长脸了

董璇没想到,自己辛苦养大的9岁女儿,如今已开始给佟丽娅长脸了

湘村大余
2025-11-16 13:48:25
网友两次反映问题,省委书记到现场暗访

网友两次反映问题,省委书记到现场暗访

政知新媒体
2025-11-15 20:26:44
成吉思汗蒙古大军常年征战,生理需求怎么解决?方法让人难以启齿

成吉思汗蒙古大军常年征战,生理需求怎么解决?方法让人难以启齿

牛牛叨史
2025-11-06 15:45:54
日本媒体慌了:中国发布避免前往日本的提醒,旅游业可能受影响了

日本媒体慌了:中国发布避免前往日本的提醒,旅游业可能受影响了

娱乐叭叭君
2025-11-15 18:16:32
勇士重建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防守万人捅,进攻便秘

勇士重建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防守万人捅,进攻便秘

许穩很机智
2025-11-16 14:24:57
爆料:高市早苗又有新动作!

爆料:高市早苗又有新动作!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9:56:23
威少之外,下一个现役10000助攻会是谁?库杜来不及,2人机会最大

威少之外,下一个现役10000助攻会是谁?库杜来不及,2人机会最大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5 14:52:42
全运会历届单打:樊振东4进决赛历史第一人,马龙邓亚萍张怡宁2冠

全运会历届单打:樊振东4进决赛历史第一人,马龙邓亚萍张怡宁2冠

乒谈
2025-11-16 09:57:44
汪小菲喜迎三胎!马筱梅小腹凸起疑似怀孕,箖儿玥儿要当哥姐啦

汪小菲喜迎三胎!马筱梅小腹凸起疑似怀孕,箖儿玥儿要当哥姐啦

智凌纵横
2025-11-16 13:31:51
70%国产化已成真?清华教授警告:100%国产化反成最大隐患

70%国产化已成真?清华教授警告:100%国产化反成最大隐患

墨山看客
2025-11-16 10:22:24
汪小菲动真格了!发律师函严正警告:造谣诋毁必追责,绝不姑息!

汪小菲动真格了!发律师函严正警告:造谣诋毁必追责,绝不姑息!

探长影视解说
2025-11-16 12:49:11
《四喜》冯家破产才懂,冯父死护沈明珠,原来她是全家最后的底牌

《四喜》冯家破产才懂,冯父死护沈明珠,原来她是全家最后的底牌

陈意小可爱
2025-11-16 14:03:19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4 23:39:25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卷史
2025-11-08 14:48:31
徐增平花1亿美元买航母送祖国,公司破产清算,国家如何对待他?

徐增平花1亿美元买航母送祖国,公司破产清算,国家如何对待他?

南书房
2025-11-15 12:30:09
2000年到2043年大学毕业人数天梯

2000年到2043年大学毕业人数天梯

微微热评
2025-11-13 09:58:24
2025-11-16 15:07: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4520文章数 4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燕云十六声》海外版上线 Steam首发峰值超16万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旅游要闻

雪后初晴 新疆乌孙山现水墨画卷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