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岳池县师达实验学校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官方回复,教师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该校自2024年1月以来仅缴纳了1个月社保,所属的四川冬石教育管理集团公司以“周转资金困难”为由拖欠教职员工薪资和社保。
![]()
教育主管部门的回应中承诺“将陆续补发”,但未给出明确时间表。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另一方面却是生存的现实压力。
01 事件真相:拖欠工资与社保,官方回应难消疑虑
事件源于教师在网络平台的投诉,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岳池县教育科技和体育局于2025年10月17日通过官方渠道作出回应,确认了问题的存在。
![]()
回应中提到,拖欠工资和社保的原因是企业“周转资金困难”。这种解释看似合理,却难以令人信服。教育是持续性事业,教师的劳动同样需要持续性的回报。资金困难成为了损害教师权益的正当理由?
更令人担忧的是,回应中使用了“将陆续补发”这样模糊的表述,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解决方案。这种不确定性让教师们在期待中继续等待,而生活开支却不会等待。
教育局公布了政工股联系电话,看似提供了沟通途径,但根本问题仍悬而未决:教师们的劳动权益何时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02 教育之困:当园丁自身难以温饱,如何培育花朵?
教师是教育的基石。当基石动摇,整个教育大厦也将岌岌可危。岳池县师达实验学校的问题不是孤例,而是反映了当前民办教育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教师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一个为生计忧心的教师,如何能全心投入教学工作?当教师不得不分心考虑如何维持生计,学生的教育已经打了折扣。
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等问题时有所闻。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将教育真正视为优先项?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是切实的行动指南。如果连教师的基本劳动权益都无法保障,谈论教育质量无异于空中楼阁。
03 深层思考:资金困难背后的价值排序问题
每个企业都可能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刻,但如何应对困境往往反映出真实的价值排序。
当学校面临资金压力时,为什么是教师的利益首先被牺牲?为什么不是削减其他非必要开支,而是选择拖欠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教师们的工资和社保?
这背后是一种价值排序的错位。教育机构的核心是教师,没有教师就没有教育。任何困难时期,保障教师权益都应该是优先考虑的事项。
资金困难可能确实是现实,但解决方案不应建立在损害教师权益的基础上。真正的教育责任担当,是在困难时期依然坚守对教师的承诺。
04 解决之道:不能让教师总是“理解与等待”
面对此类问题,我们需要的是系统性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临时性的补救措施。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学校资金状况的日常监管,建立预警机制,防止问题积压到难以挽回的地步。同时,要明确拖欠教师工资的处罚措施,提高违法成本。
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建立更加透明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教师工资和社保支出优先于其他非必要开支。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教师是这一过程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权益必须得到优先保障。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定位。在社会快速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今天,教育是否被简单归类为一种“生意”?如果是这样,那么当“生意”不好时,教师自然成为最先被牺牲的对象。
其他地方的校园里,黑板上的公式、书本里的篇章、学生眼中的光芒,都在静静诉说着教育的价值。而岳池县师达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却不得不在维持生计与坚持教育之间艰难平衡。
县教育局电话已经公布,但一根电话线能否撑起教师们被拖欠的期望?“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只是墙上标语,更应成为行动准则。教师的尊严就是教育的尊严,而教育的尊严,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希望下一次官方回应,不再只是“正在筹措资金”的模糊承诺,而是具体的时间表和切实的解决方案。因为教育等不起,教师等不起,孩子们的未来更等不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