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当前,一股“智慧活水”正注入旅游业。从产品到服务再到治理,智慧驱动助力旅游目的地焕新升级。在2025年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现场,多位行业代表围绕“智慧旅游推动景区目的地焕新升级”展开经验分享并进行深入探讨。
参会代表实地调研了无锡惠山古镇景区智慧化成果,无论是提供AI伴游服务的“慧游惠山”小程序,还是集成江苏省智慧文旅平台、无锡市城运中心和景区主体三方数据的惠山古镇数智治理平台,都让人眼前一亮。
惠山古镇景区是无锡通过智慧旅游推动景区焕新的一个缩影。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黄维恭说,通过推进数据协同、交旅协同、端口协同,无锡智慧旅游基本实现了“四个转变”,即治理范围由“内向抓点”转向“外向拓面”,治理形态由“静态展示”转向“动态赋能”,治理方法由“单兵作战”转向“协同联动”,治理路径由“局部整改”转向“系统治理”。
南京博物院“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自7月开始运营,仅100天就吸引超10万人次参观。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张莅坤介绍,南京博物院建立了“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产品”体系。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方面,针对“预约难”问题,运用AI算法,上线防黄牛风控系统,同时在展厅推出AR眼镜导览服务。
“我们秉持‘管用、好用、爱用’理念,持续深化智慧景区建设。”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勇介绍,“一是开辟无人机固定航线,建成低空业务网络。二是推出黄山智能体,实现游客的全程AI伴游,在游前为游客定制精细化路线。”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近年来热度不断攀升,园长沈志军介绍,动物园打造了智慧红山数智中心,推动管理、服务、营销全方位实现智慧化。“大数据时代,我们用更多智慧化、信息化手段获得游客画像、精准数据,并用信息化引导传播,引爆市场流量。”
如今,智慧旅游早已不再局限于景区。活动现场,杭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杭州市旅游经济实验室)主任周围演示了与杭州城市智能体“杭小忆”对话,令人印象深刻。
周围介绍,“杭小忆”连接了文化和旅游、气象、交通运输、城管等政府部门的相关实时数据,并结合专属数据库,为游客提供定制化服务。“我们还打造了杭州文化和旅游数据在线平台,用户可实时看到杭州景区游客量、酒店入住率等信息。”
入境旅游持续升温,如何让外国游客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便利?黑龙江省黑河市旅游服务中心主任洪在雄介绍,聚焦入境游客语言、交通、信息、服务、支付、应急和通关等7个痛点,黑河去年上线了黑河蝴蝶云谷“中俄通”跨境无障碍服务平台,并加入最新的AI大模型。目前,平台下载量达到9000余次。
“当前,旅游目的地正积极布局、实践,用新技术解决痛点难点,推动场景的全新创造、产业的全新突破。这些工作塑造了面向未来的新产业、新格局、新应用、新空间。”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白长虹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