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正式投运。
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香港机场三跑道系统全面投运、深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全速推进……聚焦湾区天空,三大枢纽机场正上演一场深刻的竞合大戏。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共有7座民用机场,包括广州、深圳、香港三座枢纽机场,珠海、澳门两座干线机场,以及惠州、佛山两座支线机场,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主要城市。
而广州、深圳、香港三大枢纽机场,它们既是争夺全球流量的对手,也是共同做大湾区航空“蛋糕”的伙伴。
香港机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机场处理的客运量达4470万人次,飞机起降量上升至29.0885万架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分别录得14.8%及8.9%的升幅。
深圳机场也不甘示弱。今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深圳机场客货运业务繁忙运行、多项指标创下新高,累计保障旅客160.2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20万人次。
广州白云机场方面,随着全新T3航站楼与第五跑道正式投运,机场硬件设施迈入全新阶段。在刚刚过去的10月,单月客流量更创下历史新高——10月1日至31日,累计接送旅客超过760万人次,同比增幅超过11%。
三大航空枢纽的客流数据持续攀升,其背后是硬件设施能级的显著提升。机场地面扩容“竞赛”,终极赛场是空域的争夺。提升枢纽能级、加密航线网络……当前,三大枢纽机场正在展开多维度的博弈,这背后又是两大基地航司在航线网络与中转效率上的核心对垒。
作为关键的运营主体,“广州枢纽”南航与总部位于香港的国泰航空依托各自的基地机场,展开了一系列市场布局和行动。
今年4月,国泰航空正式开通香港至乌鲁木齐的直航航线,每周运营四对航班。这条航线的开通,标志着国泰进一步深入南航的腹地。
而南航作为新疆最大的主基地航司,在乌鲁木齐机场的航班量占比近五成。面对国泰的“入局”,南航在夏秋航季期间将乌鲁木齐至北京、广州、上海航线分别增班至每日8班、7班、6班。
双方的竞争表现在“抢客”策略白热化。国泰非常看重大湾区市场,正通过“海陆空”各种渠道,便利内地旅客经香港飞往全球。这对南航而言,意味着部分原本从广州中转的国际高端客源可能被分流。
而南航的应对非常直接——恢复已停飞多年的广州至香港的客运航线,直接切入国泰的腹地,争夺那些从香港出发的国际旅客,特别是前往中亚、欧洲和北美的乘客。
当前,大湾区已形成以广州、深圳、香港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为引领,珠海、澳门为支撑,多个支线机场协同发展的世界级机场群体系。
三大枢纽机场,三者地理位置相近,空域有限,但市场广阔。如何共同做大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空蛋糕”,提升整个区域在全球航空格局中的地位?
未来,三大枢纽机场的竞争与协作,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优质客源、时刻资源上存在直接争夺,这种压力倒逼三大枢纽机场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
在协同中共赢,通过“经深飞”“经珠港飞”等创新模式,三大枢纽正将竞争关系转化为协同动力,共同将大湾区打造为全球范围内航线覆盖最广、中转效率最高的“世界级机场群”。
而对于旅客来说,国泰航空与南航的这场“枢纽对决”,客观上也在推动整个市场与旅客体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无论是直飞还是中转,旅客都拥有了更丰富的选择空间与更具性价比的出行方案。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钟丽婷
摄影:通讯员 陈淑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