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质量报
□胡立彪
由商务部—复旦大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联合四川师范大学首发经济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全国首个聚焦首发经济发展的量化评估指标——“首发经济指数”,前不久在四川成都发布。该指数涵盖首发资源聚集度、首发生态支撑力、首发发展转化力、首发影响辐射力四大核心板块,将为地方政府制定消费政策、企业布局首发业务提供数据支撑。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首发经济正在成为多地释放消费潜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首发经济,其价值远不止于一时一地的销售热潮或话题效应,它对激活整体消费活力的促进作用是多层次、系统性的。首发经济是驱动供给创新、引领消费创造的重要力量。为了在首发中赢得开门红,企业必须倾注更多资源用于研发设计,力求在核心技术、工艺水准、外观设计或服务模式上实现突破。这种围绕“首发”目标的竞争,会激发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而许多潜在的、隐性的消费需求,往往需要借助具象化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被有效激发和释放。首发活动正是这样一种“创造需求”的催化剂,它通过呈现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或体验,打开新的消费空间。
首发经济是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能级的关键抓手。传统消费市场在某些领域趋于饱和,同质化竞争激烈。首发经济通过持续引入高品质、高附加值、高体验感的新供给,能够有效打破僵局,推动消费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它鼓励消费者为创新、设计、体验和文化内涵付费,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层次和品位。各类首店、首发、首展的落户,不仅直接带动了高端消费,其产生的“鲶鱼效应”也倒逼本地商业企业提升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区域消费环境的整体优化与升级。
当前,我国首发经济增长迅速,在各大城市的商业版图中,首发经济已然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也要正视,现阶段我国首发经济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营销轻研发”的现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需加大,仿冒抄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企业首发的积极性;新品通关、检验检测、数据跨境流动等便利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不同地区之间在承接和培育首发资源的能力上不平衡。
要让首发经济更好发挥激活消费新动能的作用,需精准施策,系统推进。各地应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于核心技术突破与原创设计提升,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建立快速维权通道,显著提高侵权成本,让创新者安心首发。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新品通关、上市准入等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品发布平台和高端消费载体。鼓励发展专业化的首发服务机构,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的服务支持。积极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提升首发活动的传播效果和市场转化效率。在支持基础好的中心城市强化首发高地功能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资源禀赋,培育区域性首发中心,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让首发经济的活力在更广阔的空间迸发。
发展首发经济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牢牢把握创新这个核心驱动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完善产业生态,首发经济必将在激发消费巨大潜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征程中,开拓出更加广阔的蓝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