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高票当选后,国民党内一片欢呼,大家都在讨论“论功行赏”,名单一个接一个公布。
季麟连有功,李乾龙有功,萧旭岑也有功。但是,细看这份名单,所有人都发现一个问题:那个最重要的人,不见了。
谁是这次选举的第一功臣?毫无疑问,是杨永明。可在前两波最重要的人事安排里,没有杨永明的名字。这就很奇怪,那么原因是什么?是失误,还是更深远的谋划?
![]()
郑丽文的这次胜利,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换个领导人,而是整个党派的一次重新开始。选举结束后,按照老规矩,自然要“论功行赏”,奖励那些出过力的人。
我们看到,季麟连得到了重要职位。他擅长组织协调,把竞选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李乾龙也有收获,他负责资源整合,帮郑丽文找来了大量支持。萧旭岑在舆论宣传上出了大力,张雅屏和李德维在地方上深耕多年,功劳也不小。这些奖励,都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但是,明面上的名单之外,还有一个暗地里的功臣,杨永明。说他是“第一功臣”,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从开始到结束,杨永明才是背后那个最关键的人。
![]()
选举刚开始,郑丽文报名参选,整个策划就是杨永明做的。后来的所有文宣设计,从海报上的标语到网络上的宣传视频,都是他一手把关。他设计的“务实改革”口号,简单好记,一下子就传开了。
不止这些,郑丽文去各地拜访,行程怎么安排,见哪些人,说什么话,也都是杨永明策划的。举个例子,在南部一个本来不支持他们的地方,杨永明提前布局,让郑丽文去参加一个当地的传统活动,和民众一起劳动。这个画面被拍下来,在网上获得大量好评,一下子扭转了当地的风向。
![]()
最大的考验出现在选举中期。郑丽文有一次在公开场合说错了话,引起很大争议。对手抓住这点猛烈攻击,民调数字眼看着往下掉。
当时很多人都慌了,是杨永明站了出来,立刻联系了几家友好媒体,安排了一场专门的记者会。他让郑丽文用诚恳的态度道歉,并且把话题引回到路线主张上。
同时,他在网上发动支持者,集中宣传郑丽文过去的成绩。就这样,一场眼看要输掉的危机,被杨永明硬生生扳了回来,这件事大家都记得很清楚。
![]()
杨永明有这个能力,一点也不奇怪。他是国际关系方面的专家,当过教授,对形势的判断非常准。他的视野,比很多只懂内部事务的人要开阔得多。
既然功劳这么大,能力这么强,奖励的时候怎么会没有他呢?目前公布的重要职位,比如副主席,还有几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没有杨永明。有两个位置看起来很合适他,一个是负责大陆事务的部门,一个是国际部。以杨永明的背景,去管哪个都完全没问题。但现在看来,他不会去。
这就让人想不明白了,就算不给他最高的职位,也应该有个重要的安排吧?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但肯定不是,故意忘记了他。唯一的解释是,这是故意安排的。
![]()
我们分析,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变了。选举结束了,郑丽文现在最着急的是“找钱、找人、找资源”。这些都是非常具体、非常事务性的工作。杨永明的强项是出主意,定战略,而不是天天去跑关系、搞应酬。让他去做这些事,是浪费他的才华。
第二,是为了保护杨永明。国民党内不是铁板一块,有很多股势力,对郑丽文上台不一定都服气。如果郑丽文重赏杨永明,就会让杨永明成为这些人的“靶子”。所有人都会把不满集中对准他。让他暂时退到后面,反而能让他避开这些明枪暗箭。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比如刘备刚拿下益州的时候,也没有立刻重用法正,就是为了避免激化矛盾。
第三,要平衡各种人情。帮助郑丽文选举的人很多,人情债也很多。职位只有那么几个,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怎么办?现在,功劳最大的杨永明主动不要位置,其他人也就不好再争什么了。这叫“高风亮节”,也帮郑丽文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将来的大选。郑丽文的任期是4年,但目标绝不仅仅是这4年。后面还有2026年的地方选举,更有2028年的更大选举。郑丽文在就职典礼上,最后一句话特意提到了“2026”和“2028”,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她现在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开局,而杨永明,是一张王牌,不能随便打出去。等到2026年选举,需要他在背后出谋划策。而到了2028年,那才是他真正走到前台,发挥更大作用的时候,那时候的职位,会比现在重要得多。
第五,我们认为,这也和郑丽文个人的领导风格有关。她是一个想得很远的人,不喜欢只看眼前利益。不奖励杨永明,看起来有点无情,但这正说明她看得远,决心大。她愿意为了长远的目标,顶住现在的压力。这种风格,和一些上任后就急于奖励自己人的领导人,完全不同。
![]()
所以,杨永明没有被“论功行赏”,根本不是被忘记,更不是什么内部斗争。恰恰相反,这是一步想得很远的棋。郑丽文展现出的,是一种不贪图眼前热闹、敢于进行长远布局的决心。这种决心,确实不小。
短期看,杨永明似乎“吃亏”了。但长远看,这对他也许是更好的保护,也为他将来发挥更关键的作用,留下了空间。
一时的奖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028年的大选,我们很可能看到杨永明从幕后走到台前,真正地“论功行赏”,那时,赏格将完全不同。
郑丽文的这步棋,你看懂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