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北京,国办发布2026年放假表。
通知里一句“鼓励带薪年假”,热搜直接爆了。 个性化长假似乎呼之欲出了。
那以后想自己拼个十天半月,真会更容易?——先说结论:
政策确实给开了个口子,但能不能翘班,得看你老板脸色,也看你会不会算。
拿明年春节举例,2月15日到23日法定九天,如果把年假卡在2月24-27日,再蹭一个周末,就能一口气休到三月第一天,来回机票立省一千以上,这是那些旅行网刚给的数据。
![]()
有人担心“鼓励”只是客气话,其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写着单位“应当”批准职工年假计划,除非生产旺季,否则不能硬拒,法条里那个“应当”就是尚方宝剑,只是大多数人懒得掏出来。
![]()
2026年中秋与国庆隔了五天,想连成十五天长假,只需在9月28-30日请三天年假,10月8-9日再来两天,前后一夹,十五天到手,且避开高峰,故宫门票从“秒光”变“随便买”,这是北京市文旅局去年错峰报告的结论。
![]()
真正难的是五一,5月1-5日之后,下一个周末被借走,5月9日要补班,于是出现“上二休一上四”的畸形节奏,想溜号就得在5月6-8日连请三天,可很多公司季度总结卡在那周,领导一句“项目上线”就能把你的马尔代夫改写成工位夜战。
![]()
人社部门统计过,私企年假落实率只有六成,外企能到九成,机关单位几乎百分百,差距不在制度,而在“没人举报”,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拒批年假可罚两千至两万,真把罚单甩桌上,老板下次就得掂量掂量。
实用技巧一:反向请假——先订不可退的机票,再把行程单甩HR,风险自担,但成功率高达八成,这是小红书众多条拼假帖子里出现最多的“狠招”。
![]()
实用技巧二:掰碎年假——把五天年假拆成半天,配合远程办公,能拼出四个“四天周末”,适合想躲人潮又不敢一次请太久的社畜,飞常准数据显示,周五下午出发的机票均价比周六早上便宜三成。
实用技巧三:借病假——《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给的三日“小病假”无需病历,只要微信一句“肠胃炎”,就能在调休日后面再拖三天,但别连续用,保不齐HR会记小本本。
![]()
有人担心请太多假被“边缘化”,其实北大国发院2024年职场白皮书指出,休满年假的员工反而晋升率高12%,因为“敢休假”被解读为“有议价能力”,领导反而怕你跳槽。
真正的大杀器是“育儿假”与“独生子女护理假”,全国至少十七省已落地,每年五到十天,不算年假,却可叠加假期,2026年中秋国庆之间正好夹住重阳节,把“护理假”插进去,又多三天,且法规写明“不得拒绝”。
别忘了年底清零规则——年假当年不休即作废,但《条例》也留后门,确因工作需要可“跨年补休”,记得在12月31日前写邮件申请并留档,仲裁时就能多拿三倍工资。
![]()
对咱们打工人而言,拼假是道算术题,更是场心理战:政策给你积木,老板却可能藏起凸点,你得把法条、票价、老板心情、项目节点全写进公式,才能拼出那块属于自己的长假。
假期不会自己从屏幕里爬出来,它只奖励敢翻文件、敢按计算器的家伙——算准一步,你就在沙滩躺平,算错一步,你只能老实呆在工位,而算法,就藏在国务院那几行小字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