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前言
大家好,言叔今天要和各位聊的,是一件令人震惊又发人深省的事——联合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崩溃”边缘。
谁能想到,这个已经主导全球治理近八十年的国际组织,如今竟被会费拖欠逼到裁员、停摆的境地?更讽刺的是,欠钱最多、拖得最久的,恰恰是长期标榜领导力的美国。这背后,显然不只是账目问题,而是国际责任与道义担当的深层危机。
联合国的钱去哪儿了?
最近,联合国内部频频传出“红色警报”。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表示,若再无法及时收缴欠款,组织将陷入实质性财政瘫痪。这不是危言耸听:预计到今年年底,资金缺口将达到32亿元人民币;若延续当前趋势,明年将不得不裁撤近五分之一的员工以维持基本运转。
要知道,联合国绝非一个只负责开会表决的象征性机构。它在全球范围执行着维和任务、人道救援、公共卫生应对等关键职能。从战火中的南苏丹到疫情肆虐的刚果,从难民营里的儿童到灾民手中的口粮,背后都有联合国的身影。可现在,连这些工作的基本经费都岌岌可危。
![]()
我们必须搞清楚这笔庞大的开销究竟流向何处。很多人误以为联合国只是各国代表穿西装、举手投票的地方,实则不然。它实际上是一个覆盖六大洲、雇员超万人、运作数十个专项项目的超级国际实体。
仅今年的常规预算就高达264亿元人民币以上,若加上维和行动的专项拨款,年度总支出堪称天文数字。这些资金用于支付全球各地工作人员薪资,为部署在冲突区的维和部队提供装备、补给与医疗支持,同时还要保障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难民署等下属机构的日常运行。
![]()
根据规定,各成员国需按经济实力分摊费用。其中,美国作为最大经济体,承担22%的常规预算和25%的维和预算份额,居各国之首;中国以20%的比例紧随其后,日本则以6.93%位列第三。可现实却是,本应带头履约的美国,反而成了最大的“赖账者”。
自2024年初以来,美国几乎全面暂停缴纳会费,不仅未结清当年欠款,连2025年应缴的8.2亿美元常规预算也迟迟未付。截至目前,其累计拖欠总额已突破30亿美元大关。这笔金额足以支撑联合国整整一年的正常运营。
![]()
相比之下,中国的做法显得格外坚定且负责任。作为第二大会费贡献国,我国已于10月底前全额缴清2024年度常规会费,共计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逾48亿元。
这一举动在联合国总部引发广泛反响。副发言人哈克在新闻发布会上特意用中文说出“谢谢”,并明确指出中国的及时缴费为其他成员国树立了典范。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在财政极度紧张的背景下,每一笔到账款项都直接关系到组织能否继续履职。
![]()
联合国破产?各国反应亮了
面对日益扩大的资金黑洞,联合国已启动紧急“瘦身计划”。古特雷斯近日提交了2026年度预算草案,拟将总预算压缩至32.38亿美元,较2025年减少5.77亿美元,降幅达15.1%。
人员编制也将大幅缩减,计划由现有的14275个岗位削减至11594个,裁员比例接近19%。事实上,这并非首次提出精简方案。早在今年5月,秘书处就曾提议削减20%预算,并裁撤6900个职位;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更因美国单方面削减资助,被迫计划裁减20%人力来填补5800万美元的资金空缺。
![]()
即便如此节衣缩食,仍难以填补收支鸿沟。截至9月底,联合国仅收到2025年分摊款项的66.2%,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古特雷斯警告称,即使成功削减近6亿美元支出,年末仍将可能出现超过4.5亿美元的赤字。一旦年底前无法收回至少15亿美元的欠款,明年年初极有可能出现现金流断裂。
财政吃紧带来的后果,最终都将转嫁到最脆弱的人群身上。核心职能必然收缩:秘书处裁员将直接影响文件处理、会议筹备与政策协调效率;维和行动更是首当其冲。出兵国派遣士兵参与维和,联合国须支付相应补偿金,若资金不到位,士兵的后勤供给、伤亡抚恤乃至家属安置都将成问题,未来谁还愿意响应号召?
![]()
目前,非洲已有12个国家的粮食援助项目被迫中断,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援助规模被削减40%。那些依赖联合国生存的难民群体,或将失去最基本的药品、饮用水和营养包。更为严峻的是,全球安全格局本就动荡不安,一旦维和机制停摆,部分地区可能陷入权力真空,引发更多单边军事干预或区域联盟对抗,使冲突升级、调解无门。
这场危机也折射出各国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英国尚未完成缴费,俄罗斯仅缴纳75%,法国虽足额支付常规费用,却悄然减少了对维和预算的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应尤为强烈,非洲联盟公开发表声明抗议,强调削减维和投入将严重威胁地区和平稳定——毕竟,他们是联合国行动的最大受益群体。
![]()
其实,联合国并非没有制约手段。《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规定:任何会员国若拖欠金额超过其过去两年应缴总额,将自动丧失在联大会议上的投票权。美国审计署也曾向国会发出正式提醒,前任秘书长安南亦曾严词谴责其拖欠行为。但美方始终置若罔闻,持续拖欠,依旧在大会上高谈“规则”与“秩序”。
结语
归根结底,这张看似冰冷的财务清单,衡量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国家信誉与全球责任感的真实刻度。联合国不是某个强国的附属工具,而是人类共同应对挑战的合作平台。无论是维和维稳、抗疫救灾,还是气候治理、消除贫困,哪一项能离开它的协调与执行?
![]()
美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最大受益者,一边享受着由联合国维护的全球秩序红利,一边长期拖欠会费、逃避义务,本质上是一种责任上的“断供”。而中国多年来始终坚持按时足额缴纳会费,不仅是履行国际义务的表现,更是以实际行动捍卫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体系。
现在我们应当看清:不是联合国正在“失效”,而是某些大国选择让它失效;不是联合国即将“破产”,而是部分国家的责任心早已“资不抵债”。账本上的每一个数字,映照出的,正是各国对待世界的立场与胸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