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要求,扎实推进全员育心制度落地,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育心”意识与专业能力,11月4日,以“积极心理学赋能成长·川渝联动共筑心育未来”为主题的重庆市江北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在新村国奥小学举行。来自重庆市教科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专家学者,成都市、永川区及江北区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心育发展,共探育人路径。
![]()
课例经验相得益彰,理论实践双向赋能
此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读本发布、经验交流与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搭建一个开放共享、互学互鉴的专业平台,促进理念更新、方法创新和能力提升。
![]()
课例展示环节,新村国奥小学教师张天一执教了一堂精彩的心理健康公开课。在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陈卓的精心指导下,张老师以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节律为切入点,紧扣学生在季节交替中易出现的情绪波动,聚焦心理情绪的表达与调整为中心,运用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情绪管理,课堂氛围活跃,育人效果显著,充分展现了江北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
![]()
重庆市教科院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杨昌义指出,二十四节气顺应自然规律,人的生命节律与天地运行是相通的,并形成“天人相应”。这种顺应本质上是文化浸润与生命教育的深层融合,将节气智慧融入教育实践,正是激活生命教育内在动力、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生动体现。
心育读本重磅发布,文化心理融合创新
活动现场,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国奥小学正式发布了《二十四节气心育读本》。该读本创新融合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以节气时序为脉络,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季节特征及心理发展规律,设计出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兼具文化底蕴与实践价值的重要载体。
研发过程中,学校汇聚48名学科骨干教师,联合国内积极心理学专家,历经多轮深度研讨,最终形成《二十四节气心美心育》(1-6年级套装)。读本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时间轴,将“勇气、感恩、坚韧”等24项积极心理品质精准融入立春“播种希望”、秋分“丰收自省”等节气主题。内容设计遵循“知、读、玩、悟、颂”的认知规律,融入区域“五个一点”教育理念,并设置“美家长・心锦囊”亲子互动模块,构建起家校协同的心育体系。
![]()
“这套读本是‘至美’理念在心育领域的重要实践载体。”新村国奥小学校长蒋成羽表示,学校秉持的“至美教育”文化理念,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底层逻辑与最高追求。“至”既代表极致的愿景,也蕴含通达的历程,因此“至美教育”既是育人目标,也是实践方法。“一个孩子要通向‘至美’人生,丰盈健康的内心是承载一切美的基石——‘至美’为心育指明方向,‘心育’则为‘至美’提供保障。”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顾问杨欣磊对读本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以文化滋养心灵,为儿童成长注入积极能量”,不仅具备扎实的科学性与极强的实用性,更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秀范例。
川渝联动凝聚合力,共筑心育发展生态
![]()
来自成都王府外国语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林娇,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分享了在全员育心机制建设、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案例鲜活、数据详实、思考深入的分享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张婷博士带来了题为《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
她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出发,结合大量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与教育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如何通过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与幸福感。报告内容高屋建瓴、干货满满,为在场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视角与实践启发。
本次活动以《二十四节气心美心育》校本读本发布为支点,不仅是江北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推动了川渝两地心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针对性强,不仅拓宽了心育工作视野,更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此次川渝联动的研讨模式,也为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搭建了坚实桥梁。(郑小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