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带您飞越山海,抵达远方。曾几何时,我们早已习惯把乘机视作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出行,难免步履匆匆;我们也宁愿简单地把飞机当作出行工具,难免兴致索然。
航空带您看遍世界,体验别处。又有多少个日子,我们或者视机场为一次匆忙之旅的起点,只想快速抵离;或者把它看作一个因告别而伤感的地方,却忘记了这里会见证很多美好,甚至讲出很多故事。
而这些平凡的体验正随着航空与旅游、商业、文化的生态融合而悄然发生改变,客舱变成了一个有趣而生动的文化空间,机场逐渐成为一个体验文明与舒适购物的特色场所,手中握着的机票自带旅游景点的微笑,本子里的行程清单全是航旅的打卡胜地。
“航空+”也超越了出行舒适便捷的需求,让出行多了意愿、多了期许,更多了收获。如今的飞行给了我们“慢下来”看世界的可能,给了我们“静下来”体验美好的机会,给了我们可以“爱上一切”的心理空间。
政策支持 收获可喜变化
近日,东航与星巴克中国联合打造的MU5814云南咖啡主题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抵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其以“每一杯,有云南”为设计理念,将云南咖啡文化融入空中旅程。旅客在飞行途中品尝一杯正宗波旁咖啡豆特制的冷萃咖啡的同时,还能获赠主题颈枕、联名徽章、咖啡手册等专属伴手礼。
该航班是“航空+文旅”融合创新、人文关怀与地域文化深度结合的主动实践。这与云南省政府多年来致力于打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密不可分。云南省全面整合资源,推动航空与旅游深度融合。“云南省拥有6项世界遗产、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77个中国传统村落、62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024年,全省实现旅游总花费1.14万亿元;过境免签扩展到9个州(市)并延长至240小时,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增长168%,旅居人数达389.75万人次。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等地成为航旅融合发展的典型范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
MU5814云南咖啡主题航班为云南咖啡呈现的视觉元素(东航供图)
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离不开民航的支持,日益完善的航线网络和持续增加的航班频次正将更多的人带到云南。云南省优化“机场+文旅”产业布局,则为航旅融合提供了新契机。
目前,云南省共有15个民用运输机场,开通航线553条,通航城市达177个,昆明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客运通航点共计26个。云南省政府已将推进“航空+旅游”深度融合,持续加大机场、航企、旅行社与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力度作为重点工作。
![]()
旅客在主题航班上品尝云南咖啡豆制作的冷萃咖啡(东航供图)
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顶层设计带来的是航旅的资源整合。近来,一批批飞往江西上饶的旅客手持“全景上饶”旅游手册,脸上洋溢着对三清山、望仙谷的向往。这是上饶市政府建立“民航发展政府化、航线开辟市场化、机场运营专业化”的新模式后,发生的“客源外流到旅客回流”的可喜变化。
为充分开发旅游资源,上饶市政府两年前成立相关旅游公司,深耕航线开辟与旅游运营,形成航旅协同的市场化主体。短短两年间,上饶三清山机场通航城市从2023年的7个增至目前的16个,与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实现高频直飞,为上饶城市发展开辟了空中通道。
从客源外流到旅客回流,关键在于打破航空与旅游的壁垒,这是上饶航旅融合的核心密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运营”的创新机制,上饶三清山机场实现了从单一运输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上饶市政府还整合酒店、景区、交通资源,推出“机票+门票+酒店”一站式产品,游客购买套餐即可享受三清山索道优先、望仙谷夜游专属通道等权益。航旅深度融合让上饶旅游的“朋友圈”越来越大,2025年上半年组织出入饶团队游客2.5万人次,带动航空游客15.66万人次;望仙谷、婺女洲等景区旺季日均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
今年火热的航空研学这一新兴航旅融合模式也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2024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建设一批主题特色鲜明、课程和师资支撑有力、配套服务完善、综合效益突出的优质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培育一批优质研学旅游品牌和企业,打造一批优质研学旅游产品。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暑假期间,该平台上的研学旅行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翻番。除了探秘自然、红色之旅、探寻历史等主题,航空研学也成为颇具吸引力的选择。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研学基地,体验“发现兴世界”研学产品成为今年旅游新时尚。
伙伴支持 交出双赢成绩单
在机场发生的爱情,不是只有电影《幸福终点站》中才有。来自河北的小王在上海虹桥机场参加“样YOUNG精彩满载而飞”第二届品牌日活动时,不仅得到了国际特价机票,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同样参加活动的姑娘李小姐坠入爱河。
机场与飞机是天然一体的好伙伴,是航空、旅游、交通等资源的天然交汇点,它有着打破不同产业壁垒,实现“航空+旅游”要素高效联动的天然优势。航旅融合发展离不开机场的助力。
旅程起点即旅程的开始。传统机场仅承担交通枢纽功能,而在航旅融合背景下,机场与航空公司、旅游企业等合作,将旅游体验前置,让旅客在机场就能感受目的地文化,提前进入旅游状态,收获飞行惊喜。
10月23日,同程旅行与成都天府机场联合开展“与天府·遇世界”全球航旅嘉年华活动。活动面向国际航班旅客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并面向境外旅客推出了四川本地特色酒店和景区预订优惠,吸引更多旅客经由成都天府机场开启全球之旅。机场的“大动作”直接带来了旅客量的增长,实现了入境游和出境游“双向奔赴”,也交出了机场与航空公司双赢的成绩单。
![]()
“与天府·遇世界”全球嘉年华线下航空市集活动现场(同程供图)
近年来,湖南机场集团同样致力于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在刚刚迎来的冬春航季,湖南机场周计划航班总量达5800架次,通达国内外128个城市,重点航线湘京、湘沪、湘川、湘海实现全天候、高密度的“公交化”运营;聚焦云南暖冬特色、顺延冰雪游趋势等新开航线、加密航班,为航旅融合发展打下了畅飞基础。
实现“航程即旅程”的无缝衔接离不开伙伴携手前行。目前,湖南航旅融合进一步迈向一体化。湖南机场集团联合长沙城发集团、张家界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韶山旅游发展集团等,创新推出“一张机票游湖南”航旅融合产品。旅客凭有效机票或登机牌,即可在航班起飞前后7天内,享受长沙、张家界、韶山三地多个核心景区、精品文旅演艺及精选酒店的专属优惠,涵盖杜甫江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韶山毛泽东纪念园、《魅力湘西》、《最忆韶山冲》等知名文旅项目,为航空旅客提供一站式、高附加值的湖湘文化体验。
机场在航旅融合中早已打破了以前被动参与的局面,而是通过“资源整合降成本、体验升级增好感、产业联动促循环、区域赋能扩影响”,成为连接航空与旅游的核心纽带,最终形成“旅客得便利、航空得客流、旅游得发展、地方得经济”的多赢局面,成为航空公司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在北京—宜春航线开通之际,宜春明月山机场通过“航线开通+宣传推广”增强航线影响力,在机场大力宣传“明月山温泉+武功山徒步”的组合旅游产品,让原本小众的宜春逐渐成为网红目的地,带动当地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同时助力航班客座率稳步提高。
手持一张机票,游遍诗意济南。新航季,济南机场与济南市旅游服务中心共同推出凭登机牌免费游趵突泉景区专项航旅融合服务产品,旅客持目的地为济南的当日登机牌或3日内抵济登机牌可直接免门票入园,同时可获得“一对多”的专业导游讲解服务。此举为广大旅客打造了便捷、优质的航旅融合新体验,进一步推动航空与地方文旅资源深度联动。
智慧支持 探索创新模式
随着旅客出游意愿的增强以及出游需求的细分,航旅融合早已不是“机票+门票”那么简单,流程的精细化、线路的精准度以及服务的温度都在旅客的考量范围内。而满足这些需求,越来越离不开智慧支持。
近两年,入境游成为热门,温州民航抓住境外旅客探索温州故事的热情,打响“最温州”文旅品牌。温州依托民航、旅游新技术,创新出台极具温州特色的“十个一”便利化服务举措。如入境来温“一站办理”建成综合站点、集成服务功能,实现支付、交通、通信、文旅咨询等服务一站通办;航班中转“一票到底”优化值机等服务,实现跨航企、航线无缝中转;支付服务“一路畅通”提高外币兑换点服务水平,通过手机实现移动支付,通过外卡POS机(销售点情报管理系统)实现即时支付;外宾住宿“一碰入住”通过第三方平台拓展赋能,在酒店前台实现便捷入住;咨询讲解“一路伴游”优化“入境游”小程序线上智能讲解、咨询投诉、景区入园等服务;离境退税“一买退税”拓点扩围,分批次推进离境退税商店实现“即买即退”;行李运送“一达多通”拓展快递公司服务功能,实现机场、试点酒店行李互通、市域运达;外宾就医“一号畅医”优化咨询、标识、结算等服务。一系列智慧服务在外籍旅客心中树立了“世界的温州,来了都说好”的品牌形象。
新技术的支持也在旅客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发挥支撑作用。
技术驱动的个性化服务成为竞争焦点。云南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源结构,推出“冬游云南”“菌俏昆明”等主题产品,并借助人工智能精准推送航旅组合套餐;陕西则通过“文旅+航空”产业平台,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内嵌入非遗展示、艺术表演等文化空间,打造“第一眼陕西”的文旅门户。
![]()
西安机场T5航站楼(记者路泞/摄)
在技术赋能方面,成都双流机场的“AR(增强现实)导航+数字孪生”系统颇具代表性。旅客通过手机扫描机场实景,即可触发虚拟导游讲解、商家优惠推送及行李追踪服务。该技术使旅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25分钟,带动商业区销售额增长18%。西部机场集团与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推出“入境游客大礼包”,即通过整合机场服务(外币兑换、免费半日游)与文旅资源(兵马俑、丝绸之路),形成“流量—服务—消费”的闭环。
绿色出行成为航旅融合的新领域。近来,国航与北京大兴机场合作打造“绿色航旅走廊”,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执飞京沪航线,旅客可通过碳积分兑换景区门票或酒店优惠。数据显示,在选择该航班的商务旅客中,68%愿意为碳中和支付5%~10%的溢价。
航空与旅游的生态融合,通过智慧民航建设,已突破简单的“机票+门票”组合模式,朝着通过资源重组、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重构旅行的时空维度迈进。当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与旅客的笑声共鸣,当机场廊桥延伸为文化走廊时,这场“云端经济”革命正在让人们连接世界的方式悄然发生改变,让更多美好的故事在飞行中书写。(中国民航报 记者刘璐)
编辑|张 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 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