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中美两国防长在马来西亚举行会谈。
会晤中,赫格赛斯除重申“美方不寻求冲突”之外,还罕见地抛出了一个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表述:“美方将继续坚定捍卫自身利益,确保在地区拥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
“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自保能力”。
这番话,从任何一位美国防长口中说出都堪称罕见,更何况是出自向来以鹰派著称、恨不得把“MAGA”刻在脑门上的赫格赛斯之口?
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方在军事语境下,挂在嘴边的词是“威慑”、“优势”、“制衡”、“全球打击”。
![]()
这些词汇背后,是一种君临天下的俯视姿态。
而“自保”,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平等审视,甚至带着一丝底气不足的焦虑。
从“全球打击”到“区域自保”,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五角大楼的“战争部长”,在解放军面前,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谈起了“生存问题”?
![]()
是什么压垮了五角大楼的鹰派?
答案,不在谈判桌上,而在谈判桌之外广阔的西太平洋海空之上。
赫格赛斯的拘谨和言辞上的退让,并非心血来潮的外交辞令,而是对中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无奈承认。
![]()
这是一种“被迫的清醒”。
美军近年来在西太平洋过得并不舒心。
被寄予厚望的“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不明不白地撞上了海底山脉,至今还在船厂趴窝;F-35舰载机从航母上“滑滑梯”一样掉进海里;功勋卓著的“尼米兹”号航母,在巡航途中因机械故障不得不停摆半个月。
![]()
与此同时,解放军的力量增长却是肉眼可见、实实在在的。
在南海,曾经的岛礁已经变成了装备有防空和反舰系统的“海上堡垒”,构筑起了一个让任何对手都望而生畏的“区域拒止圈”。
美军航母想要再像过去那样肆无忌惮地进来“刷存在感”,需要计算的成本早已是天文数字。
![]()
在台海,解放军的战机、战舰进行常态化战备警巡,早已成为每天都在发生的新闻。
所谓的“海峡中线”在佩洛西窜台之后,就已经被强大的军事实力彻底抹除,变成了一纸空文。
美军舰机穿越台湾海峡的次数显著下滑,行动也变得愈发谨慎。
更让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是两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一把是“天眼”。
![]()
以“吉林一号”为代表的商业卫星网络,如今已经能够实现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实时动态追踪。
这意味着,美军过去最大的战术优势——“单向透明”,即“我能看到你,你找不到我”的时代,已经彻底终结。
当航母的坐标可以实时发送到火箭军的指挥中心时,它就不再是浮动的海上霸主,而是一个暴露在火力下的巨大靶标。
![]()
另一把,自然是“东风快递”。
中国的火箭军,特别是东风系列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其“区域拒止”能力已经成为美国进行任何军事冒险前,都必须放在计算公式第一位的巨大成本。
无论是“九三阅兵”上亮相的国之重器,还是轰-6K轰炸机群挂载巡航导弹在西太平洋上空进行的模拟打击演练,都在不断提醒着美方:第一岛链内,时代变了。
![]()
这种军事现实的巨大变化,不仅仅停留在装备层面,更深刻地影响了华盛顿的战略思想。
美国精英的无奈与算计
就在这次会晤前不久,美国顶级智库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稳定中美竞争》的重磅报告。
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就是承认“全面战胜中国几乎不可能”,因此建议美国战略应该从“零和博弈”的对抗模式,转向构建所谓的“稳定竞争架构”或“风险控制体系”。
![]()
这绝不是兰德公司突然“亲华”了,而是美国战略精英层在经过无数次沙盘推演后,得出的冰冷结论。
他们发现,在西太平洋这个解放军拥有地利与人和的“主场”,美军的胜算正在无限趋近于零,而冲突的代价却高到无法承受。
![]()
赫格赛斯在吉隆坡的表态,正是这种战略思想转变在军事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
他口中的“自保”,其实就是兰德报告里“风险控制”的军方版本。
其潜台词是:我知道在你家门口打不赢你,所以我现在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我的军队在这里不会被你一锅端,能有保全自己的能力。
![]()
这是一种典型的战略退让。
它不是“战略投降”,美国并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意图。
赫格赛斯在声明中依然提到了“维护印太地区力量平衡”,提及了美国的盟友,这表明他想通过强化盟友体系来间接牵制中国。
![]()
比如2025年7月,美国与印度达成的十年防务合作协议,内容涵盖了联合研发、情报共享和军工转让,其目的就是在中国另一个战略方向上寻找代理人。
然而,这种“拉帮结派”的策略效果如何,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东南亚国家普遍在观望,他们关心的是谁能带来真正的稳定与发展,而不是被绑上谁的战车。
![]()
就连与美国互动频繁的越南,其高层也清醒地认识到,与隔壁强大的邻居彻底交恶,绝不符合自身利益。
所以,当董军部长在会谈中开门见山,直指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不可跨越的红线”,并明确要求美方“停止一切形式的‘台独’支援”、“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时,赫格赛斯除了严肃聆听,能做的也只有反复强调“不寻求冲突”。
![]()
因为董军部长的底气,来自于身后那支正在大洋深处潜航的核潜艇,来自于那片已经实现常态化巡航的空域,来自于能够实时锁定对手的太空天眼,更来自于那足以“使命必达”的东风导弹。
吉隆坡的这次会晤,可以说是中美亚太军事博弈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主动权,正历史性地向中方倾斜。
![]()
赫格赛斯一句无心或有意的“自保”,道尽了美国从“进攻方”转为“防守方”的尴尬与无奈。
这当然不是斗争的结束。
正如分析指出的,第一岛链的军事封锁尚未被完全打破,台湾问题依然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火药桶,美军的全球调动能力和技术存量依旧强大。
![]()
赫格赛斯的“战略退让”,是为了争取时间,调整部署,寻找新的遏制方法。
参考资料:
董军与美国国防部长会谈
2025-10-31 14:04·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