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PCB,再强大的AI芯片也只是孤岛!
但幸运的是,我国PCB巨头胜宏科技的崛起,正成为照亮这座孤岛的明灯。
10月28日,胜宏科技率先发布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1.17亿元,同比增长83.4%;净利润高达32.45亿元,同比大增324.38%,将沪电股份、鹏鼎控股等同行远远甩在了身后。
![]()
伴随业绩增长,胜宏科技的市值也在今年迎来了大翻身,从年初的不到400亿飙升至如今的2500亿,翻了6倍多。创始人陈涛夫妇成为这场资本盛宴的最大受益方。
按照目前陈涛夫妇31.24%的持股比例看,截至2025年11月3日,胜宏科技已为其创造了810亿身家,成功将他们带进了《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
未来的日子里,胜宏科技还将带来哪些惊喜、又面临着哪些挑战呢?
在建工程激增1283%
撇开狂飙的业绩,胜宏科技2025年三季度报中,在建工程的大涨同样引人注目。
2025年三季度末,胜宏科技在建工程数额从年初的2.57亿大跨步到35.48亿,同比激增3293%。
![]()
“在建工程”,其实就是公司所投项目中,正在建或建成尚未交付使用的部分,对应的是公司产能扩张预期。
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当在建工程因某些原因,长久不能投入使用、无法转为固定资产时,就很容易让公司陷入利润虚高、税务负担、运营效率下降等困境。
具体到胜宏科技,在建工程大幅上涨的原因无非是,今年投资13.26亿元扩建了越南、泰国高端PCB产能。
![]()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来到了,这轮投资能否顺利落地?
胜宏科技对自己是相当有信心的。其计划5年内在越南扩建15万平方米高阶HDI,三年内在泰国新增150万平方米高多层PCB产能。
这或许不是胜宏科技盲目自信,因为一定程度上说,公司的历史就是一部由“扩产”推动的成长史!
![]()
1995年,退伍老兵陈涛被改革开放热潮吸引,毅然决然南下经商,并很快在2003年成立了胜宏科技的前身——胜华电子。
“创业之初,最困难的就是技术”,偏偏陈涛是一个PCB技术小白。他只能一边请业内专家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自己拆电路板研究,日复一日的坚持最终让陈涛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行业专家。
专业技术上突破让陈涛有了创业的底气,但真正让他突出重围的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
2006年,在国内高端PCB市场还是一片“海市蜃楼”的时候,陈涛就成立胜宏科技,砸3.5亿港元建造生产基地,决意进军高端PCB市场。
2017年,在全球PCB产业调整期,胜宏科技逆势扩产十几亿,押注新能源汽车和AI市场;2019年,陈涛力排众议,成立HDI事业部;2021年,公司又计划斥资15亿建设高阶HDI及IC封装基板项目……
![]()
在同行眼里,创始人陈涛可能是“疯了”,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是在“赌未来”。
2025年,这场豪赌终于得到了反馈。英伟达AI服务器所用PCB,七成来自胜宏;产品良率高达98.5%,领先全球;毛利率冲上行业第一等一串串数据,昭示着胜宏科技的胜利。
很显然,过去二十年,用产能扩张堆砌起的技术和规模护城河,成功让胜宏科技翻身。
那么,扩产这一招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2025年,还适用吗?
产业东移的浪潮继
产能的释放,一方面,在于公司的管理,另一方面,在于市场需求,也就是行业景气度情况。
过去20年,胜宏科技能豪赌成功,一部分原因也是碰上了全球PCB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浪潮。
2000年时,日本、美洲是PCB生产的主阵地,中国大陆PCB产业尚在发展初期,占比只有可怜的8.1%。之后,受劳动力成本以及东部制造业崛起等因素影响,中国大陆成为了PCB产能的最佳承接地之一。
![]()
于是,2024年,中国大陆的PCB产值规模就已增长至412亿美元,占比56.1%。据预测,2029年,中国大陆PCB产值将达到508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仍高达53.6%。
只不过,接下来,PCB可能不会是一个全面繁荣的市场。
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的下游应用领域确实很广。从消费电子到新能源汽车、从通信基站到AI服务器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随着消费电子市场增量趋缓、通信网络市场规模走向稳健,繁荣的AI市场又成为了PCB延续传奇的关键。
2024年-2029年,全球PCB市场增速按应用领域划分,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市场是唯一超20%的。说白了,接下来AI服务器用PCB最为抢手。
![]()
可AI服务器用PCB并没有那么好造,它不仅要在微米级的精度上实现几十层信号层、供电层高效运转,还要抗高温、抗干扰。
更重要的是,它要随着AI服务器算力的升级不断迭代,从24层到30层,甚至到100层。AI服务器巨头英伟达的产品甚至要搭配8阶28层的HDI系列。
HDI(高密度互联),是继多层板之后的又一PCB升级形态,通过加入微盲孔工艺,HDI能实现更高的密度和性能。至少未来4年内,HDI与封装基板将是PCB市场的“香饽饽”,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5%,居行业前列。
![]()
而胜宏科技在20多年的摸爬滚打中,不仅熟练掌握了100层以上高多层板的制造技术,还是全球首批实现6阶24层HDI产品大规模生产的企业,且已突破了8阶28层HDI工艺。
这就使得,英伟达在全球招揽供应商时,发现只有胜宏科技等少数厂商能胜任。
显然,高含金量的客户、高预期的细分市场为胜宏科技2025年的扩产提供了又一重保障。
可见,在产业浪潮持续东移的背景下,胜宏科技未来产能放量依旧可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不存在风险。
环比失速的隐忧
风险依旧藏在胜宏科技2025年三季度报中。
单看第三季度,胜宏科技实现净利润11.02亿,环比下降9.88%。放在平常,公司业绩起起伏伏也是常事,可对于贴着“技术壁垒”“规模量产”“大客户”等众多靓丽标签的胜宏科技来说,委实有点刺眼。
![]()
胜宏科技也快速了解到了大众情绪,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中重点解释了这件事。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三季度公司产线调整。8月份,受主要客户产品换代影响,胜宏科技曾对HDI产线进行过1-2周的停线处理。
要知道,HDI是高端PCB的代名词。英伟达GB200产品中使用的HDI板价格可达5200元/平方米,而普通多层板价格仅在1700元/平方米,差了整整3倍,这直接影响了2025年第三季度胜宏科技整体的盈利水平。
![]()
再就是,成本的增加。
扩产,大多数情况下要增加人才储备,进而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同时,2025年,胜宏科技还承接了客户的快板任务,就是针对PCB研发阶段小批量、短周期样板的制造,这会在短期内增加公司的研发成本。
不过,长远来看,胜宏科技提前参与下一代产品研发,能将新品的量产落地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这种技术上的捆绑无疑会降低胜宏科技的单一大客户风险。
公司还透露,国内新规划的厂房预计今年11-12月陆续投产,满产后预计是一个“超300亿元营收”的项目,东南亚产能也将在2026年年中左右释放。
所以,综合来看,胜宏科技的成长曲线更可能是曲折向上的,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环比失速更可能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小插曲。
总结
如今的胜宏科技,是陈涛用极致技术造就的千亿王国。
伴随全球PCB产业持续东移,手握英伟达订单的胜宏科技开始了新一轮的扩产之旅,这显然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
并且,公司直接锚住了预期增速较快的HDI和高多层板市场,这或许能助其在未来的PCB战役中赢得先机。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