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27日-28日,短短两天时间内,王虹在数学事业上迎来了重大突破,为此不少官媒纷纷发文祝贺。
而王虹的这一突破对于整个学术圈和“韦神”韦东奕来说也是非常震撼的。
那么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女子到底达成了什么成就呢?
![]()
王虹再破天花板,曾与韦神联动
2025年10月27日,当王虹获得ICCM数学奖金奖的消息传来时,不少人感到震惊。
这项由丘成桐先生发起的奖项,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是全球华人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此前获奖名单中不乏国际知名学者,而34岁的王虹成为了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性获奖者之一。
![]()
次日另一则喜讯传来,王虹凭借在几何分析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斩获塞勒姆奖。
这个以表彰青年数学家杰出贡献闻名的奖项,56位获奖者中诞生了10位菲尔兹奖得主,有“菲尔兹奖风向标”之称。
双奖加身的消息经多家官媒报道后迅速冲上热搜。
![]()
熟悉数学圈的人都清楚,这并非王虹首次“破圈”。
早在2025年2月,她就与加拿大数学家约书亚・扎尔一起以一篇127页的论文攻克了困扰学界百年的“三维挂谷猜想”。
这个由日本数学家挂谷宗一于1917年提出的难题,百年来无数数学家试图破解却都铩羽而归。
王虹的团队用独创的理论方法让这个百年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王虹与“韦神”韦东奕之间曾有过一次特殊联动。
6月份王虹受邀回母校北京大学开讲,主题正是关于三维挂谷猜想的破解思路。
当天的北大智华楼报告厅座无虚席,田刚院士等学界权威亲临现场,第一排一身朴素衣着、手里拿着矿泉水瓶的韦东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
王虹讲课过程中韦东奕全程专注,偶尔低头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
互动环节,一向不爱与人接触的他更是主动走近讲台,与王虹就某个推导细节展开讨论。
这场“天才对话”被在场学生拍下视频传到网上后迅速引发热议。
有人调侃“这大概是全网最‘费脑子’的同框,光看他们写的公式就觉得自己需要回炉重造”。
![]()
此次王虹双奖加身,不少人联想到韦东奕。
毕竟作为同龄的数学天才,两人都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韦东奕2025年与团队发表的论文涉及的内容同样引起国际高度关注。
![]()
有人说这场“双奖加冕”让王虹再次打破了数学界的“天花板”。
估计“韦神”韦东奕和学术圈其他人看到也会“沉默”。
这种沉默并非不认同,而是对王虹创造顶尖成就的敬佩,是对中国数学界新生代力量崛起的赞叹。
更是对这位从广西小镇走出的女数学家无限潜力地期待。
![]()
数学天才的成长之路
王虹是1991年出生的,广西桂林人。
她没有优越的家境,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女孩,父母是中学教师。
王虹的“早慧”在小时候就初露端倪。
5岁那年,还没上小学的她,仅仅靠着父母的辅助就自学完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
![]()
不仅能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还能举一反三解决拓展题。
好在王虹的父母也是有智慧的人,感受到女儿的天赋后,他们没有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去上一年级,而是决定让她直接去上二年级,免得浪费时间。
这次“跳级”只是开始,小学六年级时,王虹再次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学习能力,在通过学校的测试后直接升入初中。
![]()
尽管学习进度比别人快,但王虹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初中时她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课本上的难题在她眼里不是负担,而是“有趣的挑战”。
有时为了解一道几何题,她能坐在书桌前演算两三个小时,直到找到最优解法才肯罢休。
高中阶段,王虹的数学天赋彻底爆发,多次在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奖,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靠数学就能‘躺赢’的学霸”。
![]()
2007年,16岁的王虹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她以653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
不过最初她进入的并非数学系,而是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那段时间,她的世界里都是地质标本、空间模型这些东西,虽然也觉得有趣,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在纠结了一段时间后,王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到数学系。
这就意味着她要从零开始追赶。
![]()
凭借着一股韧劲,她每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补修数学系的基础课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转系后的第一个学期她的数学成绩就跻身年级前列,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2011年,王虹从北大毕业前往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深造。
这所被誉为“数学界圣地”的机构曾培养出8位菲尔兹奖得主,学术氛围极其浓厚,但也让王虹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
![]()
刚到法国时,由于语言障碍和研究方向的调整,她一度陷入迷茫,还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快速出成果,自己却连研究方向都没确定,甚至想过放弃数学。
可最后她还是不甘心,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导师的指导下,她逐渐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一次次实验、一遍遍修改论文,慢慢在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
![]()
2020年,王虹凭借在几何分析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成立70余年来首位女性终身教授,打破了该机构长期由男性主导的格局。
回顾王虹的成长之路会发现,或许她并非大众以为的那样是无所不能的天才,只不过相比起一般人,王虹多了点坚持。
从广西小镇到法国,从转系到攻克百年难题,王虹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
同为数学天才,王虹与韦神有何区别?
提到中国青年数学家,王虹和韦东奕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两位。
他们同为北大数学系出身,都是30多岁的年纪,都在国际数学界取得了顶尖成就,常常被人们放在一起比较。
那么这两位数学天才究竟有何相同之处,又存在哪些区别呢?
![]()
从相同点来看,王虹和韦东奕最显著的共性是对数学的极致热爱与专注。
他们不在乎物质方面的东西,而是一心沉浸在学术研究中。
而且两人在这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天赋,并在年龄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来了。
不过对于这样两位人物,总会有人好奇他们俩究竟谁的成就更高,谁更优秀。
![]()
其实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两人从研究方向到成长经历、学术路径都不相同。
在数学这条路上,韦东奕可以说没有走过什么弯路,但王虹却在这个过程中学过其他的,也曾迷茫过。
在成就和影响力上,两人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韦东奕性格内向,影响力更多集中在学术圈内,而王虹在学术圈和公众层面都具有较高影响力。
她不仅以硬核成果征服学界,还凭借女性数学家的身份,打破了人们对“数学家”的刻板印象。
![]()
其实这跟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处事风格有很大关系。
韦东奕不擅长社交,接受采访时总是显得比较局促紧张,平时也极其低调。
王虹则相反,性格开朗,也擅长和人交流,镜头前也总是落落大方,很自信的样子。
![]()
这样的两个“天才”无需一较高下。
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也就意味着人与人的闪光点是不一样的。
上天在开一扇门的时候或许会关上一扇窗,所以不必因为一个人的优秀而否定另一个人。
![]()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90后”数学家王虹,再传喜讯》
【2】《34岁王虹教授北大开讲,韦东奕坐第一排听,老家村民:她从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