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正式发布,长春净月高新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志刚入选。这位从军营走出的黑土地儿子,29年来,用握过钢枪的手种植稻米,既带乡亲们种出了致富粮,更用点滴善举书写了一长串暖人心底的故事。
![]()

1996年冬天,22岁的王志刚退役回到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孤家子村。望着厚雪覆盖的黑土地和乡亲们守着优质稻米却增收无门的窘境,他揣起一捧家乡的米暗暗发誓:“得让乡亲们靠这黑土地过上好日子。”此后,他省吃俭用购置农业书籍,笔记本上记满种植技术要点,天不亮就往农技站跑,跟着技术员蹲田求教,潜心钻研水稻种植与营销知识。
2006年,王志刚决心推广新技术种稻,面对村民“祖祖辈辈这么种,哪用新技术”的质疑,他拍着胸脯承诺:“签合同!我家地先当试验田,赚了分,赔了算我的!”资金短缺就投光积蓄再向亲友拆借,遭遇技术难题便骑摩托车跑遍全省找专家。当年秋天,试验田大获丰收,他按高于市场价履约收购,还悄悄为困难村民杜海江提价,免费帮其加工销售,让常年供老养病、供孩子上学的杜家切实增收。
从试验田到“吉稻乡”品牌,王志刚坚守12年。2018年,吉林弘孝堂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实现稻米产销一体化,带动村里30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农忙时优先聘用困难户,每年提供3000多人次就业。在长春净月高新区,他承包3000多亩稻田开展有机蟹田水稻试点;在老家孤家子村,整合700亩土地引进机械化设备,让昔日年收入仅一两万元的村民,如今能挣到五六万元。
![]()
致富后的王志刚,公益脚步从未停歇。新米上市时,总会挑选优质大米装百十来袋,送到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手中。得知孤家子村无路灯,他自掏两万元安装20根太阳能路灯,让村里的夜晚变得明亮热闹。在九台区鸡鸣山小学开展公益活动时,看到两名孩子因贫面临辍学,他当场承诺长期资助直至学业完成,被资助的13岁学生邹宇轩动情地表示:“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成为王叔这样善良的人。”
2018年,王志刚发起“弘孝堂善粮爱心基金”,在“吉稻乡”大米包装印下承诺:每售出1斤捐赠0.1元至长春市慈善总会。面对“这点钱不起眼”的劝说,他较真回应:“一粒米轻但积少成多,一分钱少可攒起来能帮人。”2022年,他组建长春市净月高新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近两百名队员中有退伍老兵也有受其感召的年轻人,他们定期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为养老中心老人送去米面油和急需药品,让爱心力量不断壮大。
![]()
29年来,王志刚累计捐款50余万元,帮助30余家困难家庭,近五年解决5000人次就业,先后获评“长春好人标兵”“吉林好人”“吉林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在部队,保家卫国是责任;回农村,让乡亲过好日子,也是责任。”站在金黄的稻田里,鬓角染霜的王志刚目光坚定。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他坦言更多感受到的是责任:“未来会把这份肯定当成动力,带领更多人参与公益慈善,让好人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
如今,王志刚承包的2000多亩有机蟹田水稻和大豆长势喜人,他裤腿上的泥土依旧,初心从未改变。这粒1996年就揣在他心里的“米”,早已长出致富的穗、结出温暖的果,串起一名退役军人对家乡的赤诚与担当,如同黑土地孕育的稻子,朴实无华却有着滋养人心的磅礴力量。

来源:彩练新闻
初审:李佳月
复审:魏兴瑶
终审:孟 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