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吞咽和说话对健康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然而,当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脑瘫等疾病侵袭大脑特定区域,如负责协调咽喉肌运动的脑干或掌管语言表达的布洛卡区时,这两项看似简单的活动就可能变得异常艰难。河北大学附属邯郸明仁医院康复中心吞咽言语组,将带您走进吞咽言语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
吞咽障碍,即吞咽困难,指食物或液体在从口腔运输到胃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轻者会出现呛咳,重者可能引发肺炎,甚至危及生命。言语障碍包含失语症和构音障碍。患者并非思想缺失,而是表达受阻。清晰发音需要唇、舌、喉部肌肉精确协作,但由于大脑指令不畅,这些肌肉无法正常配合,导致患者声音嘶哑、发音含糊、语速失控或语调怪异。
![]()
很多患者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餐桌前,家人欢声笑语,食物香气扑鼻。患者端起一碗汤,本应顺畅滑下的液体却意外呛入气管。他们剧烈咳嗽、泪流满面,狼狈不堪。刹那间,餐桌安静下来,众人投来关切或困惑的目光。患者想表达“没关系,你们继续吃”,嘴唇努力张合,喉咙却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越着急越说不清,只能用手比划,内心满是挫败与焦急。
更让人心寒的是,外界常把神经受损导致的障碍,误认成患者“不愿意做”或“能力低下”。“吃个饭都这么费劲,你到底想不想吃?”“说话都说不清楚,怎么这么笨?”“快说啊,我没时间等你!”这些话如冰冷的针,刺痛着患者本就因疾病而敏感脆弱的心。
![]()
患者内心充满诸多挣扎:强烈的表达欲被身体禁锢,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因身体无法听从指挥而难以诉说;每一次吞咽失败、表达含糊,都累积着沉重的无力感;呛咳时的狼狈、言语不清时的尴尬,无声地剥夺着他们的尊严;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被理解,渴望交流时不受身体障碍的阻隔。
这份耐心,是患者康复路上最温暖的阳光。进餐时,请慢一点,允许患者按自己的节奏来。细嚼慢咽是安全保障,餐后清理口腔能降低感染风险。交流时,请看着患者,耐心倾听,不要轻易打断,给他们足够时间组织语言、调动肌肉发声。即使表达模糊,也要用心理解他们的眼神、手势。必要时,文字、图片或专业沟通工具能提供很大帮助。心态上,要记住病根在大脑。患者每一次吞咽、发声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渴望交流的心无比热切。
医院会通过吞咽电刺激训练,促进口腔-咽部神经肌肉激活;采用冰刺激和舌运动训练,改善吞咽动作协调性,并进行饮食调整。此外,医院还会开展言语认知训练,内容包括听理解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呼吸训练和舌运动训练等。
请理解,患者并非不会吃、不会说,只是大脑发出的指令,身体暂时无法完美执行。这既需要时间与专业康复治疗,更需要家人、朋友以及陌生人给予耐心,这是助力患者生命重归秩序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