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陈勇
编辑 / 兰雨
3000万辆汽车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平均一辆车长度4.7米来计算,那么首尾连起来可绕地球赤道约 3.5圈!
![]()
10月30日,长春一汽-大众工厂内掌声雷动,随着一辆全新的一汽奥迪A5(参数丨图片)L缓缓驶出总装线,这家扎根中国34年的车企正式解锁“产销突破3000万辆”成就!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中国乘用车企业产销规模的新纪录,更让一汽-大众成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史上共赢的范本。
![]()
提起一汽-大众,或许很多朋友都能想起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车型,以“皮实耐用”著称的捷达,陪伴了无数消费者考取驾照的时光;“小钢炮”代名词高尔夫,大众最成功的车型&年轻消费者梦想之车;合资B级车标杆迈腾,宜家宜商的不二之选;一汽-大众SUV家族的代表作探岳,以德系品质与舒适空间重塑中型SUV标杆。
时至今日,这些车型依旧凭借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熠熠生辉,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不二之选。
买车“着相”,一汽-大众坚守的长期主义与品牌内核是破局关键!
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齐头并进的当下,其实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一台怎样的车?买车容易被各种营销所引导,最终发现用车体验与核心需求大相径庭。
在佛教、道教等东方哲学和宗教中存在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着相”,指的是执着于事物的表象或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其本质或内在真相。
其实去走访一下很多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买车的时候“着相”的并不在少数!当你买车回归初心、拨云见日,你就会发现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品牌,他们坚守的长期主义与品牌内核,才是破解买车“着相”的关键。
![]()
一汽-大众于1991年成立,作为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肩负“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发展民族轿车工业”的使命,率先将国际领先技术与精细化管理体系引入中国。从最初仅有一款捷达车型,年产不足万辆,到如今形成覆盖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30余款车型的产品矩阵,一步一个脚印已经走过了34载。
从0到3000万辆的产销跨越中,一汽-大众将无数次技术迭代中积累的经验,精准熔铸到底盘调校的细节之中;把千万公里路试获取的海量数据,转化为对全用车周期的可靠保障。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产品,才是真正大众所需要的!
![]()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一汽-大众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适应能力。曾连续6年获国内燃油车销量第一,合资车企销量效益第一,到如今产销突破3000万辆,这些成绩无疑是一汽-大众34年砥砺奋进的最好证明。
而纵观同期成立的合资品牌,诸如广州标致、长安铃木、北京吉普等,早已淡出消费者的视野中。不同品牌的发展理念、成长脉络以及最终结局,或许在成立之初就已经决定。
拒绝草台班子,开不坏的一汽-大众才是信赖之选!
早在1996年,珠海出租司机苏耀洪驾驶的捷达,就创下了“60万公里无大修”的记录。为此,一汽-大众公司奖励给他一辆全新的捷达轿车,并召回了旧车做研究。
![]()
6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5圈,这是当时国内对于私家车引导报废要求的上限,而远远不是捷达的上限。现在看起来或许平平无奇,但是这个品质放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无疑是一骑绝尘!
彼时我国汽车产业的起步阶段,自主品牌还在起步与摸索当中。一汽-大众却早已经把品质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凭借口口相传的口碑,在无数中国家庭心中烙下“皮实耐用”的印记。
![]()
从320多个关键部位的螺丝拧紧过程全程监控,到率先引入工业CT检测技术;从气味实验室和“金鼻子”团队,到新能源汽车436项极限安全测试。一汽-大众始终秉持“质量至上”的理念,以高度可靠的产品形象屹立至今,并完整地保留、传承下来。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造车新势力为了迎合市场竞争,不仅大大缩短研发与测试的周期,更是将半成品汽车交到消费者手中,让消费者被迫成为“质检员”,由此还出现了“一年换三代”、“买车即背刺”、“上市即召回”的滑稽现象,难道造车也可以由巨大的草台班子组成吗?
一汽-大众成功的核心原因,其实就是在长期主义指导下,对于品质的坚守。这种坚守并非一时的口号,而是贯穿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每一个环节的坚定信念,由此在中国汽车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与口碑。
持续创新,品牌合力,铸就3000万辆里程碑!
一汽-大众3000万辆的辉煌成就,更离不开其贯穿始终的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的前沿突破,更渗透于产品规划、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全价值链环节。
![]()
在这里有几个不得不提的代表性技术,例如一汽-大众率先引入并深度优化空腔注蜡工艺,带来了“暴晒三年不失光,十二年无腐蚀穿孔”,显著提升车辆耐久性与安全性,成为其突破3000万辆产销的核心创新支撑。再比如TSI+DSG黄金动力组合的引入,兼顾能耗、性能、可靠性的动力总成,让每一个驾驶者无不为其体验所折服,由此推动了一汽-大众品牌的持续发展。
步入新能源汽车时代,一汽-大众自主开发的CEA电子电气架构及未来将导入的CMP纯电平台,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座舱与高级别辅助驾驶,为未来产品注入更强大的智能基因。
可以说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我们都能看得到一汽-大众带来的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赋予了消费者的新鲜感,更维持了一汽-大众的市场竞争力。
![]()
此外,一汽-大众拥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覆盖了主流、豪华与经济型市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大众品牌以其实用性和性价比,成为家庭用车的首选;奥迪品牌凭借其豪华品质和先进技术,吸引了众多高端消费者;捷达品牌则以亲民的价格和可靠的性能,满足了经济型消费者的需求。这种多元化的品牌矩阵,使一汽-大众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细分领域占据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站在新起点,一汽-大众剑指年销200万辆规模
站在3000万辆的新起点,一汽-大众提出了新的“五年计划”,确立了“两高一新”总体目标、“五大领先”具体目标和十大核心任务,剑指年销200万辆规模。
一汽-大众将坚持“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重磅开启新一轮电动化转型,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商品,其中新能源商品超20款,全方位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在技术创新层面,一汽-大众将依托两国九地研发布局,持续保持年均近百亿的研发投入,聚焦智驾、软件等智能电动核心赛道,加速技术创新及应用。
其实纵观一汽-大众走过的34年,它的成功不仅仅是说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的值得信赖的车型,其实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和研发能力,不仅提升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水平,也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散发到各行各业去,继续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供应商领域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只要是一汽-大众的供应商,再给其他主机厂供货时就可以“免检”。生子当如孙仲谋,做汽车这行的又怎么会不想像一汽-大众一样,产销实现千万级的表现,在行业领域牢牢掌握话语权。
![]()
一汽-大众成为国内第一个累计生产销售超过3000万辆的企业,背后是34年来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成绩,坚守质量、推陈出新、品牌合力,无不汇聚成一个激流席卷整个汽车行业,既赢得同行的啧啧称赞,又更赢得消费市场的广泛好评。
于商业之境,优秀公司似精明行者赚取利润,而伟大的公司超越了单纯追求利润的层面,以赢得人心为长期价值的源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