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福建舰进入常态化训练阶段后,外媒就开始猜测,我国下一艘航母究竟是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有文章认为,由于中国的技术还不行,所以第4艘依旧是常规动力。
外媒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还是说他们只是在满嘴跑火车?
![]()
美国人最喜欢这个话题
美媒最喜欢炒作我国航母的建造,一方面确实有话题性。另一方面,美国人现在有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因为多年以来,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航母发展能够和美国相提并论。而自从我国开始发展航母以来,不管是建造的速度还是整体的自主性,美国人似乎都看到了曾经的那个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人喜欢炒作航母话题,就是因为他们清楚中国未来的航母发展一定能够达到美国这样,甚至超过美国现在的高度。按照这个逻辑,从今年初开始,美国的很多媒体都在分析,我国的第四艘航母建造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而且一定会采用核动力。
![]()
虽然美国人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是他们的猜测也是有依据的。第一种猜测的依据是,从发展的时间线上来看,下一艘就应该上核动力了。
以美国人的航母建造为例,上世纪30年代,美国人建造了第一艘航母,而后到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建造了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并在1961年正式服役,这就是服役时间超长的企业号航母。从时间上来看,发展航母到发展核动力航母,中间间隔了20多年。
![]()
再来看我国的航母发展,辽宁号虽然是在2009年下水的,但是算上此前的改造升级过程,时间还要往前再推一下。因此,从本世纪初至今,我国航母发展的时间也持续了20年左右。
单从时间上来看,我国确实也走到发展核动力航母的阶段了,而且相比于早期,现在核动力技术更加成熟,还有技术路径可以遵循,因此发展起来的难度相对较低。
![]()
凭借这一点,美国人就可以猜测,我国的第四艘航母将会是核动力。国外的一些军事专家也分析,第四艘航母在建造过程中不但取得了技术突破,中国海军将具备更强的远洋作战能力,海军整体更将发生转型。
按照这部分专家的观点,中国海军正在逐步缩小与美国海军的差距,尤其是技术上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当然,他们也不否认,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在实战经验上还拥有一定的优势。
![]()
发展核动力的技术因素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凭空猜测,他们根据卫星拍摄的图像分析认为,正在建造的第4艘航母吨位甚至要超过美国的福特号航母。因此,单单从动力驱动的角度看,要保证航母长时间的运行,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采用核动力,因为这接近无限续航。
除此之外,美国人还分析认为,在建的航母上拥有两条弓形弹射器,而福建舰上只有一条弹射器,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航母能够同时实现两架飞机起降。
![]()
航母的甲板更加宽大,可以装载的舰载机数量规模也会扩大,因此基于这一点分析,如果航母依旧使用传统的动力,根本难以支撑如此大的平台的运作,所以必须得使用核动力。
吨位和结构更大之外,如果继续使用传统动力,那么航母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为了保证油料的供应,就必须得配备一个强大的后勤维护舰队来保证航母出巡。
![]()
可是这样一来,包括航母在内,每一艘舰船上都得尽可能的多携带燃料,既占用了空间,实际上也消耗了整个舰队的成本,关键是不能够长距离长时间的执行任务。
美国人现在十几艘航母全都变成了核动力,这样一来,航母战斗群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整个舰队没有必要携带太多的燃料,也不需要更多的后勤补给,航母投射的范围大大扩大,作战的灵活性也更强了。
![]()
基于上述原因,外媒分析认为,中国海军正在推动转型,未来海军的投射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周边海域,还会逐步扩大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其他地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势必会发展核动力航母。
为作战考虑而升级核动力
第4艘航母上如果真的增加了弹射器,那就意味着战斗机升空的时间更快,战斗机升空的数量也更多,航母的综合战斗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
具体来看,如果弹射器能够保证在20秒之内就能弹射出去一架飞机,那么在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保证两到三架战机升空。而传统的起降方式,至少需要30秒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保证战机升空。
你家里的飞机还聚集在航母甲板上,而对方的战机已经升空作战了,差距一下子就拉大了,所以要保证战斗力的持续提升,就必须得保证航母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起降更多的战机,而能源就是这一切的基础。
![]()
因为弹射起降需要充足的电力保证,如果是传统的动力能源,根本提供和保证不了这样高频次的起降,只有核动力才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电力,进而维持航母整体的战斗力。
美国的媒体还分析认为,中国的海军正在迅速推动转型,要打造“蓝水海军”,就是要具备远海作战能力,就是要保证整体战斗力的成倍提升,要达到这一切,自然还得需要核动力做基础。
![]()
所以说,美国人的分析也并非凭空杜撰,他们从航母整体的构造,再到我国海军的转型等方面来分析第四艘航母究竟会采用哪种动力。基于上述的情况来看,使用核动力的可能性最大。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也有的分析是从别的角度入手的,认为中国海军并不会马上采用核动力。
![]()
硬件要跟实战经验同步
美国人也坦言,中国海军近年来在硬件装备上不断追赶美军,甚至可以和美军平起平坐。不过他们也觉得解放军缺乏实战经验。在这个前提下,有分析就认为第4艘航母不会采用核动力。
因为实战经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国海军现在恰恰缺乏这一点。如果硬件装备升级太快的话,就会出现两者不协调的情况。
![]()
他们给出的更多理由是,美国海军从二战开始,大小航母都是经过不同的实战培训出来的。正因为有这一点,所有的硬件装备通过战争才被打磨的更好,与人之间的契合度也更高。
而中国海军只有演习,没有实战,目前主要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沿海周边地区,如果硬件装备升级太快的话,军队掌握新型装备的能力可能会跟不上。换句话说,现有的航母装备军队还得继续去打磨和吃透。
![]()
因为没有实战,所以这个时间花费的也就更多。对比之下,美军的大量装备都是通过实战打磨出来的,所以武器等硬件装备能够更快速的升级,完全不用担心军队不会掌握。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国的海军未来确实也需要大量的实战才能够保证整体的进步,尤其是要保证与硬件装备的同步和契合。
![]()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海军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本身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因为航母作战类似于特殊兵种,而中国军队在人员的凝聚力方面恰恰能够做到最好。
只要保证军队的高度协调性,那么任何一种新装备,部队人员都能快速掌握,而不用靠时间去慢慢打磨。对比之下,美国的军队在协调性上是出了名的懒散,尤其是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他们基本上无法推进任何有效的训练。
![]()
因此,基于这一点,也有国外的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军没有高度的协调性和凝聚力,所以只能通过实战去掌握新装备。中国的军队则恰恰相反,哪怕没有实战,只是单纯的日常训练,也能持续掌握和打磨新装备,从而完成整体战斗力的持续提升。
这个观点如果正确的话,我们现在上马核动力也完全没问题,技术上过关,部队掌握方面也能够快速过关。
![]()
从上述分析来看,美国人是异常关注我国的航母建造,甚至于分析的非常全面。他们之所以如此关注,一方面就像前面所说的,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一个真正的对手。
另一方面是美国人开始担心和怀疑自己能力的下降,尤其是在造船方面。美国这两年来的整体下降速度更快,主要还是因为此前推动的去工业化进程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制造业能力,甚至还破坏了造船产业链。
![]()
所以,看到中国人快速发展航母,而且技术上已经完全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美国人当然心慌。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一旦中国真正建造出了核动力航母,那么两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便不复存在,唯一存在的差距也就只剩下航母的数量了。
结语
不管美国人如何分析,如何担心,我们永远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规划。换句话说,只要时间到了,核动力航母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正所谓瓜熟蒂落。
![]()
这样一来,我们越是稳坐钓鱼台,美国那面他们就越是担心,从而就会胡思乱想。因此围绕第四艘航母的建造,他们才会360°无死角的监视和分析我们。这恰恰是心虚的表现,也是美国造船领域持续衰退的又一个明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