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农业防虫新利器

0
分享至

在传统农业和林业防虫工作中,人们长期面临诸多难题。以往,监测害虫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工作人员需频繁穿梭于田间地头、山林深处 ,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效率还极其低下。而且人工识别害虫种类和数量时,容易受到主观经验和视力等因素的限制,导致结果不够精准,常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机。一旦害虫大规模爆发,往往只能依赖大量喷洒农药来应对,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困境,为防虫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借助先进的物联网、传感器、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起一个全方位、智能化的害虫监测网络,成为守护农林生产的得力助手。



一、远程看虫,一目了然

在过去,农户们为了查看害虫情况,不得不亲自穿梭于田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今,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改变了这一局面。该系统配备了高清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被巧妙地安置在田间的支架上,不仅能够 360 度自由转动,还能依据作物的高度灵活调整角度 。当监测果树时,它能精准地对准枝叶间;监测麦田,就贴近麦穗;监测蔬菜,便聚焦叶片背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白天,摄像头借助自然光进行拍摄,将害虫的一举一动清晰记录;夜晚,它会自动开启红外灯,即便是在漆黑的环境中,也能把蛾类、甲虫等害虫的翅膀纹路都拍得一清二楚。更为便捷的是,摄像头通过 4G 或 5G 网络,能将拍摄到的画面同步传输到手机 APP 上。如此一来,农户即便身处家中、外地办事,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实时查看田间害虫情况。放大画面,甚至连蚜虫的触角、菜青虫的足都清晰可见,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前往田间蹲守观察 。



二、实时算量,精准把握

当高清摄像头捕捉到害虫画面后,系统便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 “工作状态”。AI 识别系统会迅速对图像展开分析,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昆虫专家,凭借独特的 “眼力”,能够精准识别出画面里的害虫种类。无论是身形小巧的蚜虫,还是善于伪装的尺蠖,都无法逃过它的 “火眼金睛”。

不仅如此,AI 识别系统还会自动计算害虫数量。它运用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将害虫一只只清晰地 “数” 出来,避免了人工计数时可能出现的遗漏或重复计算问题 ,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通过对一段时间内害虫数量的统计分析,系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害虫数量的变化趋势。比如,发现某几天内玉米螟的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就意味着虫害可能即将爆发,需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这些统计数据会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展示在手机 APP 和电脑端平台上,折线图清晰地呈现害虫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柱状图则方便对比不同种类害虫的数量 。农户和农业工作者只需 glance 一眼,就能对虫情状况了然于心,为后续的害虫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三、提前预警,主动防虫

在传统防虫工作中,常常陷入 “滞后” 的困境,等肉眼观察到叶片出现缺刻、果实出现蛀孔时,害虫早已大肆啃食作物,此时即便打药,也只能减少后续损失,前期作物遭受的伤害已无法挽回 。而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出现,彻底扭转了这一被动局面,将 “被动灭虫” 转变为 “主动防虫” 。

该系统拥有一套科学严谨的预警机制,它并非仅依据单一因素做出判断,而是综合害虫数量、生长阶段以及气象数据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以稻田中的稻飞虱为例,当系统监测到稻飞虱数量连续 3 天呈增长态势,且每天增加 20 只 / 亩,同时未来 3 天天气预报显示有降雨天气(稻飞虱在湿润环境下繁殖速度加快),系统就会迅速做出反应,APP 会立即弹出推送消息:“5 天内可能爆发稻飞虱灾害,建议尽快喷洒防虫药” 。

不仅如此,预警信息还会紧密结合作物的生长阶段,给出极具针对性的提示 。当水稻处于扬花期,这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时期,预警信息会着重标注 “重点保护稻穗,防止害虫啃食籽粒”;当蔬菜处于苗期,幼苗较为脆弱,预警则会提醒 “优先保护叶片,避免幼苗被害虫啃食致死” 。

农户们依照系统的预警信息行动,能够提前 3 - 7 天为防控工作做好准备,有效减少虫害造成的损失,幅度可达 40% 以上 。有农户反馈,自从使用了该系统,自家麦田里的蚜虫再也没有像往年那样大面积爆发,麦穗饱满度明显提高,粮食产量也随之增加 。



四、省工省药,经济高效

在传统防虫模式下,人力和农药的大量投入成为农户们沉重的负担。而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为农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 。

以往,农户为了及时发现害虫,需要每天安排专人在田间仔细巡查 。像管理一片 30 亩的果园,每天至少得雇 2 个人,每人每天工钱 150 元,一个月下来人工成本就高达 9000 元。如今,有了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农户只需一人在家通过手机 APP 查看虫情即可,无需再花费高额的人工费用,也不用在田间来回奔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

在农药使用方面,过去由于缺乏精准的虫情数据,农户只能凭借经验定期打药,不管害虫是否真的出现,每月固定打 3 - 4 次药是常有的事 。这不仅造成了农药的极大浪费,还增加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风险 。现在,借助系统的精准预警,农户能够根据虫情变化,在虫害真正发生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打药,打药次数减少至每月 1 - 2 次 。以每亩地每次打药费用 50 元计算,30 亩地一个月就能节省农药费用 300 - 450 元,一年下来,节省的费用相当可观 。而且,精准打药使得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降低,品质得到提升,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卖相更好,在市场上的收购价也能提高一些,进一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

更为重要的是,系统让农户从时刻担心虫害的焦虑中解脱出来 。以往,农户出门在外时,总是忧心忡忡,生怕家中农田生虫无人发现 。现在,即便身处外地,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对田间虫情了如指掌 。晚上也不用再摸黑去田间查看蛾类害虫,系统的红外摄像头会忠实记录一切,农户可以安心休息,真正做到了省心省力 。



五、广泛适配,应用灵活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无论是广袤无垠的露天大田,还是相对封闭的温室大棚,又或是地形复杂的山林果园,它都能轻松 “上岗”,发挥出色的监测效能 。

在露天大田中,系统的设备经过精心设计,拥有坚固耐用的外壳和良好的防水、防风、防晒性能 。即便遭遇狂风暴雨、烈日暴晒等恶劣天气,内部的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核心部件也能安然无恙,持续稳定地工作 。在监测玉米螟时,系统能将摄像头精准地对准玉米植株,不放过叶片、茎秆、雄穗等任何一个玉米螟可能藏身的角落,清晰捕捉其幼虫和成虫的活动情况 。而且,通过合理布置监测点,一个监测设备便能覆盖大面积的农田,高效完成监测任务 。

温室大棚的环境较为特殊,内部温湿度相对较高,且害虫繁殖速度快 。针对这些特点,系统采用了专门的诱捕和监测方案 。它配备了与大棚环境相适配的色板和灯光诱捕装置,对蚜虫、粉虱等常见害虫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这些诱捕装置安装在棚架上,不会影响农事操作,还能巧妙地避开棚内的灌溉、通风等设备 。一旦害虫被吸引过来,系统会迅速拍照记录,并将数据实时传输 。农户根据系统反馈的信息,能及时采取通风降湿、释放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遏制害虫滋生 。

在果园中,系统会根据果树的高度和分布特点,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位置 。监测桃小食心虫时,会把设备固定在果树之间的立柱上,利用性诱剂将周围 50 米范围内的害虫吸引过来 。这样一来,一个监测点就能覆盖 20 亩左右的果园面积,极大地提高了监测效率 。遇到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后,农户无需亲自前往果园查看,只需打开手机 APP,就能了解害虫数量是否因天气变化而增加,及时做出应对决策 。



六、结语

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显著的优势,已然成为农业防虫领域的中流砥柱。它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让农户们告别了传统防虫方式的诸多弊端,真正实现了对害虫的全方位、精准化监测与防控 。从远程实时查看虫情,到精准计算害虫数量;从提前预警虫害风险,到节省人力和农药成本;从适应各种复杂的农业环境,到灵活应用于不同的种植场景,该系统在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

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也将不断迭代升级 。它将与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深度融合,如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施肥设备等,形成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智慧农业生态体系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系统不仅能监测害虫,还能实时分析作物的营养状况、土壤肥力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决策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必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助力农业生产迈向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守护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力量 。

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李连杰返老还童越扒越有!好友证实王宁也做了大血净,官媒早披露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3 15:23:54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歌手“阿珍”胸腔意外受电动座椅架挤压,抢救10余小时不幸去世,所在乐队来自大连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27:21
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起航,万吨舰带队,横穿日本土警告?

高市话音刚落,解放军舰队起航,万吨舰带队,横穿日本土警告?

时时有聊
2025-11-13 07:14:45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中日外交风波升级,日本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

时时有聊
2025-11-13 10:18:25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知名女星涉嫌超速驾驶致人受伤!此前确诊精神疾病

极目新闻
2025-11-13 15:15:31
突发意外,女歌手解惠钧送医抢救十余小时后不幸去世

突发意外,女歌手解惠钧送医抢救十余小时后不幸去世

鲁中晨报
2025-11-13 18:31:07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20人全部遇难,埃尔多安:坠毁的军用运输机黑匣子已找到,正开展检查工作

环球网资讯
2025-11-13 15:14:35
杭州机场重要提醒:“11月21日起,取消”

杭州机场重要提醒:“11月21日起,取消”

鲁中晨报
2025-11-13 20:27:06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上海一男租客入室抢劫独居女房东获刑13年,房东:他带大行李箱,威胁勒死我后装进去

潇湘晨报
2025-11-13 15:12:18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11月13日俄乌最新:壮士断腕

西楼饮月
2025-11-13 18:12:19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12条猎犬围捕400斤大野猪时4条不幸牺牲,损失3万余元,护农队:今年已有33条猎犬牺牲,总价值上百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3 19:51:51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香港名将何诗蓓全运会轻松夺冠,创香港游泳历史拿75万奖金

香港名将何诗蓓全运会轻松夺冠,创香港游泳历史拿75万奖金

体娱一家亲
2025-11-13 19:29:01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我家狗比你家人值钱:狗咬人被摔死,狗主人带9人破门而入遭反杀

汉史趣闻
2025-11-13 09:00:16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重大利好出现,A股终于如期大涨!

君临财富
2025-11-13 16:12:46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全运会乒乓:女单4强名单出炉,国乒2大主力出局,陈梦超级逆转

知轩体育
2025-11-13 14:56:52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闹大了:退貂女子全网社死,商家再放猛招:不计成本,追究到底

诗意世界
2025-11-12 18:03:04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2025-11-13 20:55:00
塔松电子科技
塔松电子科技
河北塔松科技
118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头条要闻

缅北园区头目佘智江被押解回国:登机前微笑 下机腿软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深夜重磅!GPT-5.1发布,奥特曼大谈情商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亲子要闻

何穗产后首晒照,网友:这是刚生完的人吗?

家居要闻

莫奈时间 重构先锋概念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