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在本该如花朵般绽放、无忧无虑成长的年纪,一名15岁的女孩,手臂上那一道道密集且触目惊心的伤痕,却记录着她从7岁到15岁不为人知的痛苦。2025年,重庆一名检察官吴波在办理一起司法救助案件时,发现了一名15岁女孩的特殊情况。女孩在小学一年级时遭遇性侵,由于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心理干预,手臂上全是密集的自残伤痕。
![]()
更令人痛心的是,在女孩最需要专业帮助的时候,家庭却成了最大的障碍。女孩由外公外婆监护,两位老人认为“只有精神病人才吃药”,坚决拒绝专业心理干预。老人受限于传统观念和知识的匮乏,这种认知误区,在他们看来,或许只是孩子的一时叛逆或者矫情,让受害者在本应该获得支持的家庭环境中,遭遇到了更深的孤立,也阻断了她获得专业帮助的可能。
面对女孩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检察官吴波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停司法救助金的发放,联系家长将救助金用于孩子的心理治疗。好在经过一年的专业心理治疗,女孩的变化令人欣慰,曾经沉默寡言、频繁自残的她,性格逐渐变得开朗,心理危机得到明显缓解。
而这个案例也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性侵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远不止身体层面的创伤。它就像一种心理病毒,随着受害者的成长不断复制、变异,从最初的恐惧,到青春期的自我否定,再到成年过程中的关系障碍。而这个女孩八年的自残史,正是这种心理病毒持续发作的表现。
所以,预防远比事后补救更为重要。性教育必须从小开始:我们要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明白什么是“隐私部位”,并坚定地告诉他们:“你的身体属于你自己,任何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触摸,你都有权利大声说‘不’!” 要让孩子明白,“坏人”可能看起来并不坏,甚至很和蔼。
不仅如此,作为家长也要明确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相信你、保护你。”鼓励孩子分享秘密,尤其是那些让他们感到“不舒服”或“害怕”的秘密。每一起儿童性侵案,都是对一个鲜活生命的残酷摧残。在此也提醒家长们看护好幼年的孩子,不要轻易撒手给异性,甚至是你不太熟悉的亲戚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